- +1
陳靜丨回鄉記:鄉村抖音,抖出了什么?
原創 走南闖北的社長 行業研習 收錄于話題#生命故事5#時空6#鄉村24#科技2


社長說
通過鄉村民眾拍攝的抖音內容、愛看的抖音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個體的生活方式,也能夠看到群體的生活狀態。在當前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拍攝抖音短視頻也成為了當地干部進行宣傳的重要手段。而在這波熱潮中,需要警惕其產生的消極后果。例如村民難以進行信息的篩選、輕信謠言;各類低俗文化的傳播;過分沉迷、迷失在虛假的空間中,影響正常生活等等。鄉村抖音的熱潮已經產生,而如何應對值得繼續思考。
新年新氣象,回家鄉過年的這段時間,發現在農村,抖音已經進入人們的點滴生活中,形成了一股鄉村抖音潮。小至孩童,大至老人,打開抖音,手指劃一劃,這樣的畫面在農村也不是件稀奇的事。當鄉村與抖音聯系起來,日益平常的現象背后也有一系列值得思考的問題:在鄉村,為什么抖音能夠流行起來?村民為什么對刷抖音、拍抖音產生興趣?抖音流行對鄉村而言意味著什么?
1 “可以賺錢嘞”
讓母親開始下載抖音的初衷是朋友告訴她,可以通過刷抖音視頻獲取一些收益,雖不多,但是手指劃一劃就能小賺一點,報著試一試的心態,開啟了自己的抖音生活。還沒加入抖音熱潮的我產生疑惑,之前也沒聽說刷抖音視頻能夠賺錢啊。
原來有兩個APP,分成抖音極速版和普通的抖音版本。在極速版中觀看視頻、以及頁面推送的廣告、小說就能獲取一定量的金幣,而10000金幣能夠兌換1元錢。倘若一個小時不間斷的刷視頻,能夠獲得8000左右的金幣,也就是說一個小時能夠賺個幾毛。按照古人的說法一寸光陰一寸金,這成了一個小時就幾毛,是不是不值當?
“沒啥事啊,而且視頻都很短,不喜歡就劃掉,不過這么一說,我還沒想到每天花在上面的時間還挺多,還以為就半小時。反正看電視也是看,玩手機也是玩,都是娛樂,能賺就不錯啦,管賺的多少。”母親笑嘻嘻的說。動動手指頭都能賺錢的好事,吸引了一波村民開始下載抖音。但僅僅因為這個?
在和街坊領居、親戚的聊天中發現,對于為什么要下載這個軟件的回答更多是“周邊人都在玩,湊一湊熱鬧”。當周圍大多數人開始下載抖音,平常的聊天話題也涉及抖音中哪個熱門視頻,加入這波浪潮,才能讓自己在聊天中有話可說,才能夠自然的融入群體話題之中。
如果說下載抖音是為了獲取一定的收益與融入話題,那抖音能在鄉村持續熱潮的“法寶”又是什么?
2 奶奶學會了抖音
首先是簡單性。這種簡單可以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操作的簡單化。“奶奶學會抖音是我教會的,大概就花了半個小時,包括怎么看,怎么拍,怎么關注等等。最主要是她記得住步驟,不會反反復復問。之前我教她微信操作,花了好幾天,之后又來問,我還特意給她寫了個教程,可累了,還是抖音簡單。”上初中的外甥女和我說道。
不需要花費什么精力,無須記住什么步驟,手指一點,打開,視頻就出現,喜歡就看,不喜歡就向上一劃。拍攝也只需要打開攝像,按住即可。對比微博、微信等應用程序,不同功能的實現需要牢記不同的操作步驟,抖音簡便、單一的操作程序,讓其成為村民使用率較高的軟件。
簡單性的第二種體現則是村民理解內容的簡單性。這種簡單性得益于視頻、照片等具體影像化信息的可理解性。微博、知乎、微信等應用程序,更多是以文字為信息載體的理解主場,使用者也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文化水平,才能夠更好的對信息進行提取。這對于相對文化程度較低的鄉村村民而言,內容的理解是較為困難的。而抖音視頻的具體影像化方式能夠幫助例如對于微信的使用,大多數村民還是將其視為免費的語音電話。比較而言,視頻、圖像等直接的信息呈現方式更容易為村民所接受。
3 “刷來刷去,都是新鮮的”
其次是快速性。這種快速性可以體現在時間消耗的快速性以及個體能夠實現快速地進入與退出。在鄉村中生活,時間相對自由可控,農村中的村民也沒有什么上下班的概念。一天日子怎么過,全憑自己的計劃,忙完了田間的農活與家務,開始自己的娛樂生活。在鄉村,娛樂生活是較為單一的,如何打發閑暇時間,的確是一個問題。幾十秒的短視頻,重復性少,新鮮感足,在無數個幾十秒鐘度過閑暇時間,好像也不覺得漫長。正如上文提到的,在抖音上花費兩個小時置身在其中的人們也會覺得只刷了半小時。
以往熱愛在飯后看電視的小姨現在變成了喜歡窩在床上看抖音,“看電視又得守著等著,而且看久了吧,還費神有點累,沒什么新鮮感。這個抖音就不一樣,刷來刷去,都是新鮮的,你問我才知道原來我刷了那么久,但是真的不會覺得看了累。”
父母親開店,多為零散的時間。上一波客人離去,下一波客人未能預料何時到來。以往這個時間父母親會拿著手機看看電視劇,當客人來臨,父母有時難以迅速從電視中脫離,催促對方“要不你去做生意吧,我再看會”。現在抖音成為了這段碎片化時間的第一選擇。父母表示“抖音視頻又沒有什么關聯,不像電視想著會錯過什么劇情,還得退回去重新看看,而且幾十秒就講完了一件事,也沒有啥后續,看到一點差不多就行啦。”短短幾十秒,既娛樂了自己,又能不誤事,不占據時間,讓個體能夠在零散的時間中,隨時進入與退出。
4 “有抖音上的同款煙花賣嗎?”
再次是新奇性。當前媒介工具的發展,給鄉村中的人提供了了解外部世界的接口。不一樣的生活樣貌、不一樣的風土人情涌入眼前,新鮮事物讓村民開始蠢蠢欲動。例如美食,在親戚家做客時,親戚特別說明“這碗咸鴨蛋的味道大家嘗嘗,我從抖音上學的新做法,可不是我們現在傳統的做法”。話一說出,大家紛紛下筷,果然,是不一樣的新奇味道。
例如過年前的衛生打掃,大家圍坐一塊,聊到衛生難清理,馬上就會有人提供來自抖音上學習的清潔小妙招。來店里買煙花的客人,偶爾也會詢問,“有抖音上的同款煙花賣嗎?”對于鄉村人民來說,這是源源不斷的、新奇的、且可觸碰到的體驗。通過不一樣的新奇事物的體驗,鄉村人民可以認識、了解、接觸到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進而適應現代的生活。
最后是接地氣。正如抖音的廣告語,“記錄美好生活”。不同于其它“高大上”的應用程序,抖音和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這樣的記錄方式對于鄉村人民來說是易于觸碰、且敢于觸碰的。平民化、生活化、日常化的片段構成了抖音視頻,這更為貼近村民的生活,也讓其感到親切。同時,美好生活到底是什么,沒有絕對的定義。在村民看來,村莊生活是較為封閉、單調的,人們過著相對重復的生活。
而對于自身來說平淡的生活,在他人眼中或許也是一種向往的美好生活。過年聊天時親戚和我分享,“我之前就在家附近拍的一些稻田啊、山啊,就是那種自然風光,還有好幾百贊,好多不認識的人還在下面評論說想來,看來我們生活的地方還是很不錯的嘛,那么多人覺得好。”從其中,獲得的是一種生活認同感。
5 誰都是視頻中的主角
在鄉村社會中,抖音流行的背后能夠反映什么?需要注意的不僅僅是娛樂方式的轉變,更值得注意的是人。在鄉村中,通過抖音,人們的自主表現性更加強烈,個性化愈加凸顯,以個人為主導的價值觀念愈加突出。當前手機已經慢慢取代電視,成為人們使用頻率最高的電子工具。與電視不同的是,手機具有更強的私人性質。抖音的創作形式賦予人們自主性,怎么拍,拍什么,都由創作者決定。
而這種敢于自主表達的特點在農村女性中更為典型。與舊時代的閉門不出,在家繡花的傳統女性形象,新時代農村女性能夠通過抖音獲得展示自我的機會。母親熱衷于拍抖音,我和弟弟都幫忙拍過,但是無奈的是技術不過關,拍來總是不讓其滿意。往往一個幾十秒的視頻,得顛三倒四的拍,半小時拍完已然算快。從“失敗”的拍攝中摸索經驗,發現母親喜歡的拍攝風格是必須得懟臉,風景不是主角;節奏得卡住,這叫做“動感”。看不清臉的意識流拍攝,母親是萬萬不能忍受的。翻看列表中其它親戚的視頻,發現大多是這種風格。
會不會不好意思拍?母親坦言:“這有啥不好意思的,大家都拍,多開心,一起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再說了,想看就看,不看就劃過去唄,誰也不礙著誰。”憑借抖音,人們可以向外輸出,進行分享,也能夠展示與平常不一樣的形象,發現多種可能性。誰人都可以拍,誰都是視頻中的主角,誰都可以受到關注。在抖音里,每個人都好像成了擁有話語權的主人公,能夠實現自主表達與自我掌控。
6 喧鬧與虛無
將視角放在個體之間的互動。在抖音這個新的網絡互動場域中,鄉村中的人際互動也在發生改變。翻一翻父母和幾位親戚的抖音關注列表,占據大比例的仍然是自己的朋友與家人,第一時間看的也是熟人的動態。即使在抖音這種大可接觸到不同類型的新鮮人群中,人們也會更加關注自己的原有社交圈動態。這種互動的形式超越了時間、空間的限制,無論距離的遠近,通過觀看抖音動態,點贊、評論,鞏固原有的關系。
而通過同城的功能,能夠發現在同一片區域的人群生活狀態。父母有時能夠在其中發現一些平常未常聯系的朋友,隔一段時間要是碰上,還會聊一聊抖音中拍攝的內容,最近又有什么新變化。即使在新的場域,人與人之間也存在互動與關系建構,鞏固舊的關系,建立新的交流。
通過鄉村民眾拍攝的抖音內容、愛看的抖音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個體的生活方式,也能夠看到群體的生活狀態。在當前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拍攝抖音短視頻也成為了當地干部進行宣傳的重要手段。而在這波熱潮中,需要警惕其產生的消極后果。例如村民難以進行信息的篩選、輕信謠言;各類低俗文化的傳播;過分沉迷、迷失在虛假的空間中,影響正常生活等等。鄉村抖音的熱潮已經產生,而如何應對值得繼續思考。
行業研習社獨家稿件
作者:陳靜,華南理工大學社會工作研究中心
編輯:Susu
行業研習社|獨家原創 侵權必究 轉載需注明“行業研習”
我們是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老師、博士生,以及從事具體行業的業余研究者,擁有不同的學科背景和知識背景,有豐富的田野調研或行業經驗,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和大家一起繪制中國行業的圖景。
原標題:《陳靜丨回鄉記:鄉村抖音,抖出了什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