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甲狀腺長了“結節”,一定要做手術嗎?
原創 張彬 好大夫

本文科普醫生:張彬醫生
先說結論:一般來說,大多數甲狀腺結節不需要手術,只要定期觀察即可。只有少數惡性甲狀腺結節才需要手術。
別怕!甲狀腺結節真的很常見!
甲狀腺是人體負責代謝的內分泌器官,它位于頸前部的氣管兩旁,形似蝴蝶左右葉相連。
人群中甲狀腺長結節十分常見,過去由于醫療條件限制,人們只有當脖子增粗后才發現。
但自從B超檢查普遍應用體檢后,甲狀腺結節的發現率從人群的4%,快速上升到19%~67%。
也就是說,我們每4個人中,就有1人患有甲狀腺結節,其中以女性和老年人為主。
甲狀腺結節中80%~90%診斷為結節性甲狀腺腫,屬于甲狀腺組織增生和退行性疾病,不屬于腫瘤,也并不是手術適應癥。
只有大約5%~10%是甲狀腺癌,需要手術治療。另外,還有10%左右其他良性結節疾病,如橋本氏甲狀腺炎和甲狀腺腺瘤等,通常也不需要手術。

擔心是惡性的,做這2個檢查!
根據歐美國家制定的甲狀腺結節診斷標準流程和我們的實際經驗,建議對B超發現1厘米以上的結節,進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
1、甲狀腺超聲檢查 高清晰甲狀腺超聲檢查是評估和隨訪甲狀腺結節的首選和常規影像學檢查,效價比最好。
通過了解結節的位置、形態、大小、數目、結節邊緣狀態、內部結構、回聲特征、血流狀況和頸部淋巴結情況,多數可初步判別結節性質。
2、甲狀腺細針吸取細胞學活檢(簡稱穿刺)甲狀腺結節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是術前評價甲狀腺結節性質最準確及性價比最高的診斷方法。

甲狀腺結節,定期復查最保險!
良性結節,對于甲狀腺穿刺診斷為良性病例,絕大多數學者建議臨床隨診,大多數患者可以通過定期復查的方式避免手術。
大樣本資料證實,穿刺良性的患者在長期隨診的過程中,出現甲狀腺癌的幾率只有0.6%~3%,而且多數可以在以后的隨診中發現,并得到及時的治療。
根據我們研究結果,極少數漏診的甲狀腺癌中多數是微小癌,可以觀察或暫緩手術。
診斷為良性結節應定期進行體格檢查、TSH 測定和超聲檢查,每年隨訪1次,持續至少3-5年。

甲狀腺結節,要不要手術呢?
甲狀腺良性結節藥物治療無明確效果,不管是西藥還是中藥。
如果是擔心癌變而做手術,沒必要!結節性甲狀腺腫并非癌前病變,最新遺傳學研究顯示,甲狀腺良性和惡性結節兩者在遺傳進化上完全不相關;甲狀腺癌更傾向從正常甲狀腺發展而來。
良性結節,也不是絕對不做手術!大多數良性結節一般不需要手術,不過,并不是所有甲狀腺良性結節都絕對不做手術,少數患者甲狀腺結節體積較大,出現以下情況要考慮手術:
1)壓迫氣管影響呼吸;
2)影響頸部外觀;
3)墜入胸腔發展為胸骨后甲狀腺腫等。
可疑惡性及惡性應考慮手術治療!對于甲狀腺穿刺細胞學結果為可疑惡性及惡性病例均應考慮行手術治療。
但是,對于甲狀腺微小癌(最大徑≤10 mm)是否都需要手術治療,值得商榷。有研究提示,對合適的甲狀腺微小癌患者,觀察、隨診也是一個治療選擇。目前,國內外新發現的甲狀腺癌,微小癌占了較大的比例,可達40%左右。對于這樣龐大的人群,均采用手術治療或許會陷入一個過度治療的誤區。
總結
1. 甲狀腺結節中的絕大多數是良性,一般不需要手術。只有5%~10%的惡性腫瘤需要接受手術。
2. 鑒別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關鍵,是細針穿刺細胞學診斷。
3. 大多數的甲狀腺癌屬于分化型甲狀腺癌,發展緩慢,療效很好,特別是甲狀腺微小癌可能可以長期與人體“和平相處”,沒有必要對所有的甲狀腺結節進行過度治療,以達到保護人民健康,節約大量醫療資源目的。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