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辯機:因與高陽公主私通被腰斬,功過卻要由后人評說
原創 團隊作者 朝文社

作者|我方團隊月落星沉
《朝文社》(原《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簽約群媒體
字數:1576,閱讀時間:約4分鐘
說起唐代和尚辯機,我們總是不難想到他和高陽公主的風流故事。身為一介僧人,卻和皇室公主有私情,這樣的“八卦”很難不被人獵奇和關注。久而久之,當后人再提起辯機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地將他和高陽公主聯系在一起,卻忘記他作為一名高僧本身的功勞。
在《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傳經布道,對助推佛教的發展有著極大的貢獻。然而在歷史上,玄奘就是《西游記》中唐僧的原型,只不過并不是師徒四人,歷史上玄奘是孤身一人,跨越千山萬水,到達天竺,并著有《大唐西域記》一書。在這本書的撰寫過程中,有一個人的幫助是不容忽略的,就是辯機。
辯機就是玄奘的徒弟,他15歲出家,長期在長安西北的金城坊會昌寺“駐扎”,而且還是著名法師道岳的親傳弟子。

歷史記載,雖然辯機身為一名和尚,但他容貌英颯俊秀,氣度不凡,常常在人群中也是最耀眼的一個。自從出家以來,就一心一意地潛心鉆研佛學理論,而且悟性超高,在貞觀十九年,玄奘法師回國首開譯場的時候,辯機就已經獲得了莫大的資格,被玄奘選入譯場,成為九名綴文大德之一。當年的他,也只不過26歲。
假如說沒有遇見高陽公主,辯機依舊能夠按照自己原本的生命軌道繼續走下去,說不定假以時日,他能成為功德圓滿的得道高僧,至少在佛學的傳播和發展中,會有著不可磨滅的光輝成就。然而歷史沒有假如,高陽公主的出現,讓他陷入了另一個生命的結局。
史料記載,高陽公主和駙馬房遺愛喜歡狩獵,有一次他們外出打獵,路過一間茅草屋,高陽公主看到茅草屋里正在認真研讀佛經的辯機,一見鐘情,便和辯機開啟了一段不被世人所接納的感情。后來東窗事發,是因為高陽公主送給辯機的宮中玉枕,被御史發現并彈劾,唐太宗得知女兒和和尚淫亂,大怒之下腰斬辯機。

腰斬作為一種殺人的酷刑,自古以來都是很殘酷的。但據說,辯機臨行刑之前,不顧自己的生命是否快要終結,在刑臺上還挽救了一只小螞蟻。縱然許多人都認為他是淫僧、惡僧,通過他與高陽公主私通這件事,將他無限的污名化,但他卻始終堅守內心的善良和道義。
膽敢和皇室公主私通,這個和尚的膽子可真不一般。甚至還有人評價辯機:“是一個有著卓越才情的放蕩和尚。”但事實上,真的就是這樣嗎?
關于高陽公主與辯機的這段私情,后世許多史學家也進行了大量研究。甚至有部分研究者提出,關于這部分內容的史料前后矛盾,疑點重重。出現時間較早的《舊唐書》中,壓根就沒有提及過這件事情;而后期的《資治通鑒》和《新唐書》,卻將辯機的這段“風月事兒”記載得繪聲繪色,其中和作者歐陽修與司馬光排佛的立場有著緊密聯系。
尤其是宋朝的史學家歐陽修,在編撰中將《舊唐書》中有關于佛學的內容進行了大量閹割,在撰史的公正性上一定程度的令人質疑。假如說是為了打擊佛學,而在一定程度上虛構了這樣一段故事,也是能說得通的。

是真是假,仍是有待考證。“歷史就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辯機生在唐朝,真相也隨著歷史的流轉而不斷淡化,但他所留下來的功與過,卻根據后人的立場和觀點不斷發生演變。但無論怎樣,《大唐西域記》的編撰與翻譯完成,始終都離不開玄奘高徒辯機的重要貢獻。因為這部書記載了玄奘游走西域和印度過程當中的真實見聞,內容非常豐富,除了大量關于佛教的相關記載,還有更多關于各個地區歷史、地理、民族風情的真實反映,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不管歷史是否真有此事,但活在人們印象中的辯機,便是這樣的一個形象。與高陽公主私通,最后落得個死于非命的凄慘結局,千百年來,辯機正是因為此事受到很多封建士大夫的口誅筆伐。然而辯機的才華,在佛學經文的譯文上有明顯體現,對佛學的正統發展更是有著重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在佛教發展史上,辯機的功與過,始終都是人們極具爭議的一件事。
原標題:《辯機:因與高陽公主私通被腰斬,功過卻要由后人評說》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