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父親用鋼絲球幫兒子洗車:父母“好心辦了壞事”你會怎么做?
原創 知妹 騰訊醫典她知
01
父愛如山,有時候還真挺“沉重”的。
湖南永州一則父親給兒子洗車的視頻走紅,父親認真用力地用清潔球擦車,車身儼然被擦成了“星空漆”,兒子哭笑不得,卻也不忍心責備父親。
原來,兒子用車幫人接親,回來時車上貼著“喜”字非常不好清理。父親先是用毛巾擦,又用洗衣粉擦,都沒有擦掉。等兒子發現時,清潔球已經登場,而且全車都已經受到了清潔球的青睞,變成了“星空車”。

(來源:騰訊視頻)
兒子說,他一直沒有告訴父親,也讓親友不要告訴他。要不然讓他知道補漆要花幾千塊,他會非常心疼的。這車代表著濃濃的父愛,所以也不打算去修車啦!
兒子拍的這個視頻在網上迅速傳播,網友的評論也亮了:


(來源:網絡)
更多的網友表達出了同感,類似的場景不少人都經歷過:
“非常喜歡的皮鞋準備穿著出國,告訴過媽媽不用刷,媽媽還是泡在水里給刷了一遍,第二天鞋里全是水”;
“新買的羊毛衫打算自己手洗,媽媽看見后偷偷拿到洗衣機里洗了,而且沒有設定溫度,洗完之后,只能給她孫子穿了……”
“父母來了后,把我的屋子都收拾干凈了,還幫我洗了好幾件西服,好幾萬的西服就這樣被洗壞,卻不忍心責怪”;
“我媽嫌我的不粘鍋臟了,里里外外拿清潔球擦了一遍,現在變成了一個徹底的‘粘鍋’……”
父母的手是閑不住的,他們總想著幫子女做些什么。可有時,好心卻壞了事。
02
面對這些“好心辦壞事”的父母,你會怎么做?
有的網友說,要是自己,當場就會氣炸了。尤其是跟他們說了很多次別動自己的東西,他們一直不聽的時候。
其實,中國式父母就是這樣,你讓他們別管你了,他們生怕你不需要他們了;你說你已經長大,他們卻永遠把你當孩子;你想要一些界限感,他們害怕就這樣與你遠離。
對于我們大多數人,當父母還在你眼前的時候,你永遠不知道這是多么珍貴的瞬間。

最近熱映的電影《你好,李煥英》正是賈玲的真實經歷改編,她與媽媽嬉笑打鬧的日常,被一場車禍攔腰截斷。媽媽生前一直喜歡的綠色皮衣,最后也沒有穿上。
在電影中,賈玲圓了自己的夢,她回到過去,努力做讓媽媽高興的事情。在現實中,她出人頭地,變成很多人喜歡的喜劇演員,可是這一切,都換不回媽媽的笑臉了,就像她說的:我的快樂永遠都缺一角。
有人說,這部電影最扎心的地方在于,即使回到過去,媽媽還是回不來,即使可以重新愛媽媽,還是要陰陽兩隔。
在生死面前,一切都是小事,我們能任性不過是遇上了父母的無限包容。
我們大多數人還算幸運,能擁有父母沉重的愛,還能陪伴父母變老,還有幸體會父母80歲我們60歲時的相愛相殺。

如果父母或者我們的生命突然終止,會不會有那么一些事,讓人抱憾終生?
03
我們應該給父母一些寬容,尤其是當我們長大后,父母成了“弱勢群體”,他們開始“怕”子女,“怕”自己變成了一個沒有用的人。
如果父母真的好心辦了壞事,我們可以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們。

一、弄清楚他們的本意
如果他們真的是出于愛,出于無知,那么我們沒有必要過度責怪。就像我們小時候想給父母削蘋果而弄傷手指,他們也不會責備我們。
他們在付出愛,我們就該給他們足夠的回饋,讓他們知道我們收到了這份濃濃的愛。
二、表達我們的真實想法
如果父母做錯了事,我們往往會用兩種方式解決。一種是指責、發火,另一種就是嘴上說著“沒事”,心里卻生悶氣。
這都不是正確的解決方式,我們可以平和地講出事情的經過,自己的感受和期待。雖然父母會心疼損失的物品,可他們更希望聽到我們真實的心聲。
三、想要界限感,就要提供“需要感”
父母讓我們不高興的原因,不僅僅是損傷了物品與金錢,更多的是我們強調過很多次,希望有界限感,不亂動我們的東西,父母卻沒有聽進去。
要知道,父母只是怕我們覺得他們“不被需要”。畢竟在他們的眼中我們永遠都是孩子。
我們多多給父母提供“被需要”的感覺,告訴他們怎么做才能為我們提供幫助,也許他們就能“好心辦好事”。
彼此需要,彼此相擁,才是最好的親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