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7年罪犯未被審判,盧旺達大屠殺追兇路漫漫
原創(chuàng) 朱玲玉 全現(xiàn)在
全現(xiàn)在,全球青年精品資訊

作者丨朱玲玉
法國起訴一名盧旺達種族滅絕嫌疑人平均需要10年時間,花費120萬美元。而戈捷夫婦的行動都是自費。
來源:news24
盧旺達西部的基布耶曾經(jīng)是一個道路阻塞、經(jīng)濟落后的地方,現(xiàn)在卻有了一條通往首都基加利的高速公路,多家銀行、辦公樓和一個文化博物館。湖岸上點綴著許多旅店和五顏六色的新路燈。
近二十年前,這里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監(jiān)獄,里面擠滿了穿著粉紅色制服的種族滅絕罪被告。如今,監(jiān)獄已經(jīng)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公園。教堂已被清理干凈,布滿彈孔的彩色玻璃窗和屋頂也已更換,但石雕上的痕跡尚存,還有越來越多遺骸慢慢被發(fā)現(xiàn)。
大多數(shù)時候,過去的痛苦都被埋進心里,但偶爾會爆發(fā)出來。
1994年4月至7月,盧旺達圖西和胡圖兩大部族發(fā)生大規(guī)模暴力沖突,共有50萬至100萬人慘遭屠戮,其中大部分遇難者為圖西族人。如今對盧旺達大屠殺嫌疑人的追捕和審判仍在繼續(xù)進行。費利西安·卡布加于2020年5月在法國巴黎近郊被捕。據(jù)報道,卡布加原為盧旺達商人,近年來以虛假身份居住在法國。在盧旺達大屠殺期間,卡布加通過自己控制的電臺煽動部族仇恨,還為屠殺行動提供資金支持。而2021年2月,另一個嫌疑人克勞德·穆哈伊馬納開始在法國受審。

盧旺達西部的基布耶,圣吉恩家酒店。大屠殺期間許多圖西族人試圖在這里避難,但由于周圍被水環(huán)繞,這里卻變成了無法逃脫的致命陷阱。圖源:視覺中國

盧旺達基布耶,哥特沃偌(Gatwaro)大屠殺紀念館。哥特沃偌大屠殺紀念館保存了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數(shù)百位死難者的遺骸、頭骨和遺物。它竣工于2019年,位于數(shù)千人遇難的哥特沃偌體育場舊址。圖源:視覺中國

大屠殺紀念館死者名單。圖源:視覺中國

大屠殺紀念館保存了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數(shù)百位死難者遇害時所穿的衣物。圖源:視覺中國

盧旺達基布耶,阿蘭·戈捷(Alain Gauthier)。阿蘭·戈捷與妻子達弗羅扎·戈捷(Dafroza Gauthier)為追尋在法國避難的大屠殺參與者花費了大半生。在他們的努力下,約30名大屠殺嫌犯被起訴。圖源:視覺中國
近日,72歲的法國人阿蘭·戈捷奔走了近9000公里,把一個重要的消息帶給偏遠村莊的圖西人牧民。他和66歲的妻子達弗羅扎(Dafroza)在盧旺達出生,他們花了數(shù)十年的時間追蹤在法國避難的種族滅絕嫌疑人。

當?shù)貢r間2020年12月2日,盧旺達比斯斯諾(Bisesero),大屠殺幸存者亞倫·馬克米扎(Aaron Mukomeza)歡迎阿蘭·戈捷(左)。圖源:視覺中國
他受到了熟悉他的圖西人牧民的熱情歡迎。那些上了年紀、飽經(jīng)風霜的牧民們聚集在他的周圍,手持棍棒,頭戴氈帽,談?wù)撝й櫟钠迌骸K嬖V他們,一名種族滅絕嫌疑人,克勞德·穆哈伊馬納(Claude Muhayimana)將在法國接受審判,“我來這里是想說‘turikumwe’(我們在一起),你們一定不要失去信心或希望”。
克勞德·穆哈伊馬納曾是盧旺達的一名酒店司機,2010年在法國避難并獲得法國國籍,本應(yīng)于2月2日在巴黎接受審判。他被指控將胡圖族民兵運送到西部地區(qū),包括發(fā)生屠殺的比塞羅地區(qū)。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使證人出行困難,案件開庭時間被推遲。

阿蘭·戈捷在大屠殺紀念館安慰大屠殺幸存者阿爾伯蒂娜·馬克卡瑪茲(Albertine Mukakamanzi)(左)。圖源:視覺中國
1994年里,僅僅100天,在當局精心策劃和煽動的屠殺中,大約80萬圖西人和溫和派胡圖族人被殺。到目前為止,這對夫婦已經(jīng)在法國申訴大約30起針對盧旺達嫌疑人的法律案件,這些嫌疑人都是男性。其中六人已接受審判,其中三人已被定罪。其中一人被判25年監(jiān)禁,另外兩人被判終身監(jiān)禁。
“每次我們聽說在逃的人被逮捕了,就給了我們多一點力量。”其中一個牧民說。

盧旺達比斯斯諾(Bisesero),大屠殺幸存者亞倫·卡博格拉(Aaron Kabogora)。他在這場大屠殺中失去了10位家人,一枚子彈至今仍卡在他的腿里,肩膀上有清晰可見的疤痕。2021年2月,法國開始對涉嫌種族滅絕的共犯克勞德·穆哈伊馬納進行審判,他的證詞非常關(guān)鍵。圖源:視覺中國
亞倫·卡博格拉(Aaron Kabogora)在大屠殺中失去了10名家庭成員。
“我的妻子,我的孩子……他們是在不同的地方被殺害的,至今還沒有找到尸體,”這位71歲的瘦臉老人說,一顆子彈仍然卡在他的腿上,肩膀上的傷疤也清晰可見。
戈捷是特地來看卡博格拉的,他要向這位幸存者收集關(guān)于克勞德·穆哈伊馬納一案的有力證詞,以便至少有一名比塞羅的幸存者出庭作證。幾天后,他又與克勞德·穆哈伊馬納的前鄰居見面,這位鄰居為這個法庭案件提供了一些“非常精確的事件細節(jié)”。他說:“那些見過的和知道的人都有必要講出來。”

盧旺達基布耶,哥特沃偌大屠殺紀念館,大屠殺幸存者阿爾伯蒂娜·馬克卡曼姿(Albertine Mukakamanzi)在靈柩前拍照。圖源:視覺中國

盧旺達基布耶教堂。大屠殺幸存者阿爾伯蒂娜·馬克卡曼姿(Albertine Mukakamanzi)的叔叔是這里的牧師,他在大屠殺中被從鐘樓扔了下來。圖源:視覺中國
已有參與種族滅絕行動的一些策劃者、贊助者和殺人者在盧旺達問題國際刑事法庭或其他國家受到了審判,但至今還有許多人繼續(xù)逃避司法。

盧旺達比斯斯諾,大屠殺幸存者亞倫·馬克米扎(Aaron Mukomeza)。圖源:視覺中國
盡管盧旺達從來都不是法國的殖民地,但在該國1962年獨立后,歷屆法國政府都與盧旺達建立了密切的關(guān)系,包括培訓(xùn)該國的高級軍事領(lǐng)導(dǎo)人。法國還與胡圖族強人總統(tǒng)哈比亞里馬納(Juvenal Habyarimana)簽署了軍事協(xié)議,1994年哈比亞里馬納的死引發(fā)了大屠殺。在這種關(guān)系的背景下,一些種族滅絕嫌疑犯在法國尋求庇護。

盧旺達基布耶,大屠殺共犯克勞德·穆哈伊馬納(Claude Muhayimana)曾經(jīng)的居所。
盧旺達已經(jīng)向法國提出了48項引渡請求,比向歐洲其他國家提出的請求都多。但是法國最高法院一直反對將被基加利指控犯有種族滅絕罪的嫌疑人引渡到盧旺達,理由是大屠殺發(fā)生時,盧旺達法律并沒有規(guī)定這一罪行。戈捷夫婦認為,法國司法系統(tǒng)拖了“太長時間”才開始追蹤這些嫌疑人,盡管自2012年以來情況有所改善。
據(jù)了解,在法國起訴一名盧旺達種族滅絕嫌疑人平均需要10年時間,花費120萬美元。而戈捷夫婦的行動都是自費。

盧旺達比斯斯諾,大屠殺幸存者納瑟斯·卡伊伽馬巴(Narcisse Kayigamba)。
然而,程序緩慢,時間拖延,只會幫助犯罪者逃避罪行。阿蘭·戈捷說:“由于許多證人已經(jīng)死亡,對案件的重組調(diào)查就變得越來越困難。”另一方面,“有些人記憶力衰退,或者不想再談了,就更傾向于和解。被告又都是老人,可能等不到受審”。
“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盧旺達總檢察長艾馬博·哈武吉亞雷米在首都基加利接受法新社采訪時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困難的是確定這些嫌疑人的身份,”他補充說,許多人的身份和國籍發(fā)生了變化,這使得國際合作變得至關(guān)重要。他希望,目前正在進行的努力將他們收集到的所有目擊者的描述搬到網(wǎng)上,并創(chuàng)建一個共享信息的數(shù)據(jù)庫,將有助于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

盧旺達比斯斯偌的歡迎路牌。這里曾經(jīng)發(fā)生過大規(guī)模的屠殺事件。圖源:視覺中國

盧旺達基布耶,一個人在教堂中禱告。圖源:視覺中國

盧旺達比斯斯諾,因參與屠殺圖西人,而被關(guān)押16年的拉菲·馬季札(Rapha?l Mageza)。
原標題:圖集|27年罪犯未被審判,盧旺達大屠殺追兇路漫漫
——全現(xiàn)在原創(chuàng)文章,非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
原標題:《27年罪犯未被審判,盧旺達大屠殺追兇路漫漫 | 圖片故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