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她用一個小本子,9個App,搞定三件事:工作,雞娃,發展自我
原創 Mabel 小花生網
橘子:花友們,開工大吉!又到了兼顧工作與雞娃的日子了…
職場媽媽如何做好時間管理,一直是小花生的熱門話題。所以,今天帶大家認識一位花友@Mila和麥子。她有工作;她有一個處于英語啟蒙關鍵期的3歲孩子;她還堅持著幾個小愛好—畫畫、做手賬,目標出一本自己的漫畫書…

她畫的漫畫
不僅社區花友好奇,她身邊的朋友也很驚訝:既要上班,又要親力親為帶娃,還用心經營著自己的愛好,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她說:
管理生活的“功臣”,是記事本,幫我掌握生活節奏;
做好時間管理,有三大要點,還有9個APP很好用!
很多人說:
You can't have it all.
在現今的社會經濟結構下,
從事大部分工作的女性,
幾乎不可能同時兼顧到成功的職業生涯、
圓滿的家庭生活以及內在平和的自己。
雖然 Have it all 是比較難,但以這個為目標,去努力一下,也是值得的呀。花友 @Mila和麥子的生活管理秘籍,工具+方法,就很有幫助,來看看,一定要收藏哦!

本文由花友@Mila和麥子 發布于小花生寫作計劃
花友們好,我是Mabel,坐標深圳,在一家企業從事運行管理類的工作,還有個在讀幼兒園小班的女兒麥麥。
和許多麻麻一樣,在育兒方面我一直用心參與。麥麥1歲多的時候,我以“原版娃”為目標,開始了英語啟蒙,目前聽力水平達到《牛津閱讀樹》第六級、《Peppa Pig》裸聽的程度。這是我寫的經驗帖,希望能給花友一些參考:

話說回來,今天分享的文章主題,其實和“雞娃”沒啥關系,而是聊聊「職場媽媽的生活管理和時間管理」。
我雖然理科出生,工作也是偏工科成分,但在成為媽媽之前,我還是一個愛手帳,愛畫畫,愛讀書的女青年。有了孩子,留給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寶貴,在專屬于自己的時間里,我還是堅持了過去的愛好:寫手帳、畫畫…
因為以上這種“高光時刻”,才覺得真正的「小我」得到了滿足。

我還喜歡用有趣的形式記錄麥麥的成長:手工相冊、育兒手帳這些都做過,偶爾翻起來仍是成就滿滿。

每月成長相冊

孕期手帳
雖然沒有專業學習過繪畫(童子功除外),但喜歡畫畫的我從小到大卻都停不住想要畫畫。

在麥麥1歲多的時候,看到幾乎一天一個樣不斷長大的她,我想用畫畫的方式“留住”盡量多的美好瞬間,于是我打算畫漫畫來記錄她的小趣事,現在仍在創作當中,并且大膽憧憬將來某一天能夠出版自己的漫畫書。



我還非常喜歡書。初中英語課學到了 librarian(圖書管理員)這個單詞,當時我的心聲是“這是我以后要做的工作”(笑)。
雖然沒能實現兒時的愿望,但閱讀這件事自始至終帶給我樂趣和力量。想想看,能夠以最低的成本體驗另一種人生,在人類智慧的凝結當中獲得理性,在感覺到空虛的時候,開心的時候,需要平靜的時候,都愿意躲在不被打擾的環境中,滋養自己的精神世界。書本是我隨身攜帶的小小精神家園。

從閱讀中獲益,也是我非常看重和麥麥親子閱讀的重要原因。我希望培養麥麥作為終生閱讀人口,讓書籍的力量陪伴她一生。
看到這里,或許你會問:
既要上班,
又要親力親為帶娃,
還能經營自己的愛好和夢想,
究竟可能嗎?
其實我并非精力很充沛的那類人,凡事也是求穩不求快,但因為“不愿虛度此生”的念頭,加上恰好對【時間管理】這個話題有著不枯竭的好奇,不斷實踐之下,尚也擁有一些可供分享的內容。
一直覺得管理時間和管理生活密不可分,所以今天的分享主要由兩部分構成:
怎么用記事本手帳,管理生活?
可以利用哪些工具、方法,高效規劃時間?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Part. 1
用一個小本子掌握生活節奏
滿滿的治愈感
要說管理生活,我最大的“功臣”就是它:手帳。
手帳一詞源于日語てちょう,指『用于記事的本子』。可通過繪畫、文字、拼貼等各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來記錄自己的生活、心情、讀書感想、財務支出等。
手帳早期是記錄并管理日程的小本子,類似于記事本,隨著人們的發揮和創作,手帳的用法變得越來越精細和豐富,可以幫助人們進行自我管理以及對人生進行規劃。(摘自搜狗百科)
大家看日劇的時候可能會發現,日本人不論男女老少都喜歡隨身攜帶一個本子,將日程安排落地(當然近些年電子手帳也越發普及了,算是手帳的進化)。

(上:《黑色皮革手冊》左下:《我的危險妻子》;右下:《盜鑰匙的方法》)
在2014年,我擁有了第一個手帳本,就是前半部分是月計劃,后半部分是空白紙的筆記本。我用來標記白班和夜班,休班時的安排,年假,重要日子等等,盡量使生活的節奏在掌控當中。
2014年的第一本手帳

我很喜歡這種心中有數的感覺。就這樣,從2014至2019,六年的時間,每年都會借助一本手帳來安排日程。

日程手帳的形式有很多種,月歷、周計劃、時間軸……甚至還有方便職場媽媽使用的雙時間軸手帳(同時管理工作以及家庭事務),非常好用。
我比較喜歡的是月歷和周計劃結合的手帳本,推薦的品牌:hobonichi,TN(traveller’s notebook),filofax,kikk.k等。

除了日程手帳之外,我也做過幾年記錄生活的日記類的手帳,大概就是從孕期到孩子兩歲的這三年,初為人母,感慨頗多(笑)…

大家喜歡我畫在手帳上的插畫嗎?
或許你會覺得,做成我這樣有些難度,其實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方法。我說說我最常用的記事本的用法,關于月計劃和時間軸。
月計劃
大多數月計劃頁面會采取「一月兩頁」的排版形式(如下圖),即以一整個月為單位,日期橫跨兩頁紙,每一天用一個單獨的方格子來表示,很像我們使用的月歷。

月計劃頁面示例
月計劃頁最基本的功能是用來做本月行程提醒。比如,提前在本子上標記好:這個月7號要和基友去看展覽、16號要還房貸、20號老媽大人要來作客、27號是好朋友二狗子的生日,等等。
除了做計劃,也可以把本子當成生活的記錄儀。月計劃的使用方法是最靈活的,下面我們會介紹一些常見的用法,但是大家更可以發揮創意,或者將幾種功能結合起來同時使用,it is all up to you!
01 用作種草清單
相信你們總會有這樣的經歷:本來只想隨意刷一刷手機,結果不小心看到了感興趣的東西,便不自覺地開啟了某寶、某東、某紅書等研究模式!回頭一看,寶貴的半個小時竟然就這樣過去了,誤事!
但是,好不容易遇到喜歡的東東,如果真的錯過了也怪可惜的,但也可能會因為總惦記著,導致做事分心!怎么辦呢?
答案當然是用記事本寫下來啦!利用記事本的月計劃頁面,寫下待買物品或者種草清單。這樣一來,等有時間了再去研究,不僅不會無謂的浪費時間、耽誤正事,而且還節制了購買欲,可以有效避免沖動消費哈哈。

在當日日期對應的格子里寫下長草的好物

有空了,還可以用紙膠帶和貼紙來裝飾空白處喲。
02 用作鍛煉打卡
記事本還是堅持鍛煉的好幫手!!這點就讓我的兩位朋友來說吧~
@Adam :我有晚上跑步的習慣。通常,我會用APP來記錄跑步的數據。跑完我會把當天跑步的時長和總里程寫進記事本當日的格子中。這樣,一個月過去后,我跑步情況就會一目了然地展現在一面紙上,可以直觀地看到我的成績和堅持的情況,不知不覺就成了習慣。
這是我的跑步時間和成果記錄

@Joey:平時,我會堅持一周游泳兩到三次,每次半小時。游泳回來,我會把當日游泳的米數記錄在記事本月計劃里對應的格子里。后來我發現,每次寫下數字,都能帶給我成就感!好像游泳之后最期待的就是光榮地寫下成果(笑)。所以,為了這個獎勵,我會想要一直堅持游泳。
這是我的游泳記錄

03 用作閱讀計劃
是不是每次買書回來,有一種「空下來我就會讀」的錯覺呢?然后真相是,書架上的書越來越多,時間一長,甚至有點不記得是什么時候買下它們的了……之后就不太敢繼續買書,年度讀書計劃又擱置了。
手帳本常常被我用作監督學習的手段哦。事實證明,簡單寫下 “開始閱讀《XXX》” 竟然真的可以在潛意識里敦促我們對這本書的重視,書寫文字的力量是真切的。
根據每個人的讀書習慣,也可以在連續讀書的日子上劃線作為標記,還可以標上結束期限,提高閱讀效率。

04 “變身”方格記事漫畫
會畫畫的同學們,可以發揮想象力,將這個月讓人開心的東西、難忘的事濃縮在小小的格子里。畫什么并不重要,畫得好看也不是必須,這里記錄的是自己的人生,當然是怎么開心就怎么畫(如果沒遇到可以畫的東西,當天的空格就用貼紙或紙膠帶來裝飾吧)。
一個月下來,看到滿滿的、別人很難明白個中奧義的月計劃頁,擁有成就感和回憶的同時,也會想要會心一笑吧。

時間軸
時間軸,是將一日24小時縱向排列開,供使用者做詳細的日程計劃,或者詳細記錄某些需要記錄的事項的版式。
現在很多手帳本都有專門的時間軸界面。下圖是一種常見的時間軸

時間軸作為典型的時間管理工具,有著簡明直觀的優點。將繁忙的一天以小時塊為單位,快速的作出行動計劃,有助于按部就班地完成待辦事項。
以下這樣就是最經典的用法


以上圖片素材取自《史上最強手帳團隊》
嗯,很厲害的樣子吧。但是,沒錯,對于普通人來說,不是經常會有這么繁忙的日程的吧。「時間軸不適合我」,相信你會這么說,其實也不適合我。但也不一定,總會有想詳細記錄的對象吧。
對我而言,想要記錄的是,孩子每天起床和入睡的時間。

這樣一來,就能很直觀的看出一周里她的作息規律。對于全職媽媽來說,還能用午睡、外出玩耍等的時間記錄,來豐富孩子的時間軸。
然而,職場媽媽們白天不知道孩子的活動時間,中間空著有點不好看,怎樣利用一下才好呢?

1歲半左右的孩子,詞匯量正在快速上升。發現她不知不覺會了新的單詞
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于是我決定將每天她說出的新詞記錄下來。似乎沒有的話,就記錄她當日喜歡做的事。

后來還嘗試加上我自己的起床睡覺時刻,結果發現很容易和孩子的搞混…于是開始專心記錄孩子的事了。效果似乎好了很多~

這就是「孩子起居時刻+新詞匯記錄」的獨特時間軸用法,很有可能是由我獨創的了(笑)。
Part. 2
我總結了時間管理的三個要點
安利大家9個APP
其實,怎么用好手帳,管理生活、給自己一點小確幸,是個很大的話題,受篇幅限制,今天只說到這里(喜歡的花友可以留言,下次我再單獨講講),下面說說時間怎么規劃的問題…
給大家看看我的一日日程(工作日):
06:45 起床,在床上讀喜歡的書;
7:20叫麥麥起床,自己洗漱吃飯準備上班(感恩麥麥外公外婆最近前來幫忙。在這之前的晨間版本是:07:00起床,從冰箱拿出前一日準備好的食材,做快手早餐,通常是三明治);
8:00-8:25,通勤時間。路上戴耳機聽音頻(有聲書或者課程,最近聽的是親子口語英語課);
08:30-17:00,工作時間。利用時間管理方法,盡量將重要工作任務集中在上午時間完成。午休時間倘若有空余,會稍微寫寫文章,看看讀者的問題;
17:00-17:30,通勤時間。路上戴耳機聽音頻(兒童教育相關文章);
17:30-20:00,帶孩子戶外活動,吃晚飯,瞎玩聊天;
20:00,給娃子洗澡,自己洗澡洗漱;
20:30,親子閱讀時間;
21:30,熄燈,在臥室門口陪伴孩子一會兒;
21:30-22:30,Mommy time,畫畫,寫手帳,寫文章;
22:30,睡覺
是很普通的日常,留給自己的時間也不多(基本只有中午和晚上不多的總共一兩個小時),但對于職場媽媽來說,有專屬于自己的兩個小時已經不錯了。我總結了三個要點,如下…
做計劃要講究方法
李笑來老師在《把時間當作朋友》一書當中提到,“萬事提前做準備,就會發揮得更好。”這是我所奉行的真理之一。

除了安排好關鍵事件,避免出現遺漏和措手不及之外,做好計劃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好處:
對于令人愉快的安排,提前做出計劃能帶來愉悅。《一流成功人士早餐前都做什么》一書里曾引用了一個實驗:接受實驗的人們均得到一次免費在一家高級餐廳享用晚餐的機會,但結果顯示,大部分人不會選擇立即享用這次晚餐,而是傾向于安排在“一段時間之后”再去。實驗表明,人們會享受期待著愉快體驗的感覺。除卻好事本身,提前計劃安排還能在它真正到來之前帶給人們快樂。
所以,安排你的生活吧!
做計劃要學會分解大任務,拆分成可以量化的小目標來實現,假設你有一個大目標(考研,出書,創業……),可以按照五年/十年愿景?年度計劃?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的順序,逐一細化。
借用《30歲前的每一天》一書作者水湄物語提出的拆分做計劃的簡單步驟:
1、寫下任務
2、估算時間
3、做出取舍
4、分解任務

這可以說是比較完整的過程了,當然如果任務單純,從簡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做計劃層面有件重要的事,取舍。就個人而言,身為一名既要工作,又要育兒,還有夢想的中年老母,究竟要如何劃分這可憐的24個小時,是一個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甚至應該在著手做計劃之前就要做到心中有數。
不能追求事事躬親,否則不但到一天結束的時候有可能事事不在狀態,而且亞健康也要找上門來(莫問我是怎么知道的)。
今年,由于疫情影響,外出活動有所減少,在家和辦公室的桌面時間占比增多,利用四象限要素法,逐漸養成了做規劃的好習慣:
在一天的工作(或周末生活)開始的時候,在一張A4紙上畫一組垂直的直線,分出四個象限來,將今天要做的事情快速分類,填寫進代表著“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的四個區域內。

比方說,工作日里,通常當日需要完成的工作會集中在前兩個區域內,而生活相關的雜事、一閃而過的念頭,可以放入后兩個區域。
這個小小的方法讓我在開始一天的活動之前,清空雜亂的腦袋,把一切落到紙面上,充滿信心地輕裝上陣。
后來發現這個方法在離開桌面場景下不太方便踐行,發現了“四象限清單”這個app,基本上實現了上述功能的電子化,詳見文章最后一部分『借助好用的app』。
美國作家博恩·崔西在他的書《吃掉那只青蛙》中主張“每天早晨,先從個頭最大、最丑的那只青蛙吃起。”意思是每日先搞定最難辦的那件事情,是處理一天事物最高效的方法。
而我更習慣從最重要且最緊急的那件事做起,就像烏鴉喝水的故事里,最先叼起來的石頭一定要是最大的那一塊,其次放第二大的石塊,以此類推,才能放入總體積最大的石塊,讓烏鴉喝到最多的水。

我很贊同日本婦產科醫生吉田穗波在她書《就因為「沒時間」才什么都能辦到》一書里提醒讀者的觀點:“隨時考慮自己當下的「大石頭」是什么,才能提升時間的密度。” 大石頭永遠優先。
提升做事的專注力
這點指的是在按照重要順序做事情的時候,全身心的投入去做。排除外界干擾,方法是把手機調靜音放在一個工作狀態下看不見的地方,退出微信電腦端,如果環境不夠安靜就帶上降噪耳機。有時候我愛用Forest里的“巴黎咖啡館”的白噪音工作,可以暫時沉浸工作當中。
至于專注的時長與間隔,可以借鑒番茄工作法,根據工作的性質及個人狀態,安排從25分鐘到45分鐘不等,但是為了屁股和腰部的健康,最長1個小時一定要站起來活動一下喲。
保持最佳狀態
我習慣在連續工作30分鐘左右就適當活動一下,換換腦子,這樣可以在下個階段開始的時候擁有較好的狀態。
親測好用的活動有:照顧植物和寵物(澆花、給貓刷毛)、運動(平板支撐、原地小跳、拉伸等),或者做一些和當前工作完全無關的事情,盡量讓大腦換個方式運作,重新抖擻起來。
保持好狀態的一個老生常談是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果斷地結束掉這一天,讓新的一天有一個給力的開始。早睡早起是非常好的習慣。
上面提到《就因為沒時間,才什么都能做到》的作者吉田惠波女士,總共有五個孩子,完成了帶著寶寶去國外念書等壯舉的超人婦產科醫生在內,許多忙碌的女性都是利用“和孩子一起早睡,然后三、四點起床學習工作”的方法,為自己爭取時間。
今年起我也在努力踐行,目前為止早睡是比以前容易了些,然而畢竟沒有那么大的壓力,早起就相對困難了一些。但我漸漸還是喜歡上了早睡早起的習慣,因為我發現,清晨是一天當中意志力最強的時段,那種沐浴在晨光中的時刻會想:多么幸運。要把今天當成是末日前的一天去愛去生活。
所以早早起床吧,盡情享受免費、安靜、高效的獨處時光。分享幾個關于早起的小tips:
- 鬧鈴響過以后直接下床或者開燈,立即起床,不給大腦思考(和偷懶)的機會。關于喚醒,目前好用的app是Sleeptown(后文介紹)。
- 給自己設置一件起床后期待的事情,作為慣例堅持下來。在我家里,周末的早晨很容易睡懶覺,而麥麥會來提醒我,今天是自己煮咖啡、一起做早餐的日子,想到很快滿屋都要縈繞吐司和咖啡的香味,我就總能充滿活力地起床。
- 如果早起以后無法像想象中那樣專注做事的話,先別著急放棄,可以試著換一件事情來做,激活還混沌的大腦。
比方說,在睡夠足足5個睡眠周期之后的某個清晨,讀著喜歡的書,我卻越讀越困,眼看有回爐重睡的趨勢。這種時候果斷轉去畫畫,在拿起畫板畫筆的1分鐘之內,腦中的困意迷霧般地消散,很快進入新的狀態。所以當確實無法進入專注狀態時,換另一件工作來做,也許效率便以驚喜地提高呢。
當換了手上的事情也仍舊無法進入狀態,那就干脆好好休息吧!放下一切,心情輕松了再回來并不遲哦。
重點來了,這9個APP,你用過嘛?
這是我近期常用的幾個時間工具app

01 aTimeLogger

費用:30元
推薦理由:市面上較少的追蹤時間app,擁有完善的統計和目標功能。
就像理財的第一步一定是記賬一樣,時間管理的第一步應該要清楚我們每天 “時間都去哪了”。對自己每天時間的去向感興趣的話,可以用此app來追蹤,查看數據統計,從而思考調整和改善的方法。
比方說,在用軟件記錄大概一周之后,我發現自己用在“陪睡”和“eye shopping(刷購物app)”的時間驚人的多,導致“運動”和“閱讀”兩件事的時間被擠壓。

因此我改變策略,在每晚關燈之后,轉為在臥室門口拿kindle讀書陪睡,并且確立規則,買東西目標明確,避免無目標瀏覽購物軟件。在做了這兩個調整之后,我獲得了額外的時間用來運動。
02 蘋果自帶的“提醒事項”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簡潔應用是我最近的愛用軟件。

推薦理由:
①可將待辦事項按時間分類(今天/計劃),同時按照項目分類(工作、孩子相關、生活待辦……)
②如選擇定時提醒,則屆時除了會在鎖定屏幕上出現事項,滑動一下還會有后續處理動作,切實提高了事項的完成度。
③便于管理周期性工作(還信用卡、每日防疫打卡、孩子周末事宜等)
03 pendo

這個軟件相當智能,操作流暢,顏值高,是我的心頭好。

推薦理由:
①除了基本的備忘錄/待辦功能外,還可將筆記導出長圖或pdf,方便多樣化用途
②可給筆記設立標簽進行分類管理;通過關鍵字搜索可以快速定位有關筆記
③可切換時間軸和日歷兩種模式,時間軸愛好者福音
④界面美觀,支持很多個性化風格設置。
04 四象限清單

嚴格踐行“四象限法則”的app,但在操作的便捷性方面還有待提升。
推薦理由:一目了然地區分待辦事項的輕重緩急

05 潮汐

最早使用的白噪音軟件,除了專注,還支持『呼吸』和『睡眠』兩種模式。

推薦理由:穩定好用,音樂好聽
06 Forest

費用:12元
合理利用人們“想要完整做完一件事情”的心理,一旦開始種樹就要放下手機,專注完成則在虛擬森林中種成一顆漂亮的小樹。如果選擇“深度專注模式”,則一旦離開軟件,小樹就會枯死,森林里多一課難看的枯樹,逼死強迫癥系列。

07 sleeptown

費用:12元
同一個作者的睡眠軟件sleeptown,同一個原理,設定好就寢目標和起床目標,如果按時完成則可以建成一座小房子,日積月累形成城鎮。反之,房子構建失敗倒塌。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早晨喚醒模式,是要大力搖晃手機到足夠的時長,鈴聲才能停止,堪稱是簡單粗(有)暴(效)。
08 BFT/BBL

費用:12元

這兩個app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BFT是一個計時軟件,把手機翻過來就開始計時(默認是15分鐘,可自定),如果中途拿起手機了,計時會暫停,直到再翻好它。設定時間到了會發出可愛的小鳥叫聲。
另一個軟件BBL,看畫風就知道是同一個作者的作品,是一款簡單的代辦清單。

(左:BFT 右:BBL)
以上就是我的時間管理方法和推薦啦,大家有什么好用的方法或軟件,歡迎跟我分享。
原標題:《她用一個小本子, 9個App, 同時搞定三件事: 工作, 雞娃, 發展自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