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年三十鬧到要離婚,我該何去何從?
原創(chuàng) 大將軍郭 我們心里都有病 收錄于話題#將軍知道124個

作者:大將軍郭|心理咨詢師|性感長腿女青年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由楊揚提供
大家好,今天推送的內(nèi)容是“將軍知道”欄目的第137期內(nèi)容
1
交不到朋友,
是我出了問題嗎?
將軍,我十九歲,大二,感覺自己特別孤獨。現(xiàn)在很少發(fā)朋友圈,也不看朋友圈了,有時跟人聊天對方提到朋友圈里的什么事,我都一頭霧水,覺得自己與校園生活脫節(jié)了。
最近為人際交往很煩惱,一個原來跟我算是熟絡(luò)的朋友與我不太喜歡的舍友走的比較近,其實我知道是我把他疏遠了的,是我看到他倆一起玩一起說笑,我就自覺走旁邊,也不笑。
可是不知道能找誰訴說,每次想和朋友談起這種話題,他們就會覺得我朋友很多,甚至還說羨慕我。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對他們的分類是:同學,合作伙伴等,沒有我百分之百信任和依賴的人。
后來我也不太想談?wù)摚杏X自己特別矯情,每天像個怨婦一樣,我很偏執(zhí),很多疑,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特別需要別人對我的肯定。
我總是易怒,很容易就因為一些小事生悶氣,比如舍友贊了另一個舍友的朋友圈卻沒有贊我的。之前和這個舍友有過爭執(zhí),卻仍然保持著表面親密的關(guān)系,覺得自己活的特別虛偽,想活的風風光光的,卻發(fā)現(xiàn)找不到可以訴說這件事的朋友。
之前我的想法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做成朋友的,我現(xiàn)在開始懷疑是不是我自身出了問題。希望將軍開導。
將軍 · 答
在讀者提問里,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很多人都是在大學開始發(fā)現(xiàn)交朋友很難。
初高中時我們相對容易交朋友,大家來自于一個地方,有天然的班集體的聯(lián)結(jié),世界還小,能討論交流的內(nèi)容重合度高,甚至因為家住的近都能促成一段友情。
但到了大學,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更突出,來自不同的地方,學不同的專業(yè),甚至同專業(yè)的也會因為選課不同、作息不同而無法自然而然地維系互動。
這是事實,但也是新的一課,教會我們的是,交友不能只靠天然的聯(lián)結(jié),也要靠自己的付出,說白了,是需要你拿出些東西去交換的,友情也需要“輸誠”。
我不覺得“交換”這個詞很功利,我說的“交換”也未必是指物質(zhì)或?qū)嶋H的好處,真心真誠尊重包容,都是交換的介質(zhì)。
而你想要交朋友,你想要得到別人對你的關(guān)懷和肯定,那你拿出關(guān)懷和肯定了嗎?
以你談到的情況來舉例,朋友跟你不喜歡的人走得近,你就自動遠離,相當于你主動放棄,中止了交換。
可能你覺得你的朋友就不該跟你不喜歡的人來往,你無法包容這一點,但“包容”也是友情里很重要的聯(lián)結(jié)啊。
坦白的說,我所有的朋友里沒有一個是百分百都讓我絕對“滿意”的,每個人身上都有我覺得“如果不是這樣就好了”的部分,但反過來,我和你,我們所有人對于別人來說也是如此,都有不符合對方價值觀和想象的部分。
如果不符合價值觀和想象就遠離甚至交惡,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只適合做敵人,而不是做朋友,因為不存在那個百分百讓你滿意的人。
你問我是不是你身上出了些問題,我想大概就是過于理想主義而設(shè)置了很多條條框框,不給自己點贊不行,跟別人來往也不行,你先給周圍的人進行了分類,反過來問為什么沒有朋友,為什么你孤獨。
不開門,別人進不來的,你把自己鎖上了,又把鑰匙藏起來了呀。
大家都挺忙的,有幾個人愿意費盡心思撬鎖開門呢?當然是更愿意去那些已經(jīng)敞開門好客的人那里去試一試。而捫心自問,我們又憑什么讓人如此付出呢?
打個預防針,其實也不只是大學時期,走進社會會發(fā)現(xiàn)交友難上加難,很多人嘴上說著孤獨,實際上是先把自己包裹了起來,心里設(shè)置很多障礙,也啟動了很多防御機制。
關(guān)系和感情都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即便收成不夠好,至少不是一直一無所獲,但你不播種不澆水,還主動把心田變成鹽堿地,那就只能接受“明明自己那么冷酷,卻還說自己為什么孤獨”的人生了。

2
相親對象對我沒興趣,
但我總想聯(lián)系他,該怎么辦?
將軍,你好!本人女,95年,三線小城鎮(zhèn)醫(yī)療單位在編人員,是個沒什么突出點的普通女生。
前段時間鄰居給我介紹了男生,是我喜歡的類型,但約了一次飯之后,能明顯感覺到男方對我沒意思。見面之后,都是我比較主動的找對方聊天,但剛開始聊天都還好,有來有往,后期就能明顯感覺到對方態(tài)度冷淡了。
我的直覺告訴我該放棄了,但難得相親遇到一個自己喜歡的這么放棄又不甘心,好幾天晚上甚至病態(tài)的翻遍對方朋友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找什么。
我是一個比較內(nèi)向自卑的人,覺得對方看不上我很正常,但這種想法產(chǎn)生后反而會更情緒不穩(wěn)定,覺得以后的人生很灰暗了,以后再也不會遇上有感覺的人了,我很難受,有點壓抑,有點恐慌。
最近幾年周圍人催婚壓力也慢慢大起來了,總有種還沒找到對象,之后只會越來越難的急迫感,我不知道是不是這個男孩子時機出現(xiàn)的太巧,反正我第一眼見到他,就有種想跟他有未來發(fā)展的想法,想要把握這個人。
但現(xiàn)在他不怎么理我,我愛面子總覺得繼續(xù)下去只會更丟臉,所以忍著沒有聯(lián)系對方,但還是會控制不住的給對方朋友圈點贊。
將軍,我想問問你,我該怎么辦,現(xiàn)在完全調(diào)整不了自己的思想狀態(tài),總控制不住會想,是不是我哪里表現(xiàn)不好所以對方不滿意,甚至有時候悲觀的覺得我是不是就真的這么差。
將軍 · 答
首先,人與人之間不能互相來電才是大概率事件,一見鐘情、兩情相悅比走路上發(fā)生車禍的概率還低……雖然這不是個很吉利的比喻,但你要知道這是常態(tài),絕不是因為你哪里不好,即便是你哪里都好,對方也可能不喜歡。
高圓圓連年上榜虎撲的年度女神,是因為其他女明星不夠漂亮、不配嗎?不是,人的喜好就是如此,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他不喜歡你不能等同于你不夠好。
你反芻再多也沒用,我們不是在找到自己喜歡的人,然后改變成他喜歡的樣子,而是找到一個喜歡你本來樣子的人。
第二,關(guān)于你對他的喜歡,類似于“一見鐘情”,第一面有好感就覺得他是你要找的人,他對你的反饋也遵循這個邏輯,第一面沒感覺就不想再嘗試。
你倆的婚戀觀都屬于“宿命型”,大家心里都有個標準、模板,遇見一個人先比照模板,能對上號才行。
其實還有一種更成熟的婚戀觀,就是“成長型”,成長型的人認為,自己的另一半可能并沒有一個“固定形象”或是“刻板標準”,兩個人可以一起努力經(jīng)營關(guān)系、一起成長,愛情是可以培養(yǎng),在相處中產(chǎn)生的。
如果能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愛情,你就知道不存在“再也遇不到有感覺的人”這樣消極的可能性,愛情可以在相處中產(chǎn)生,在磨合中加深。
就算真的“非他不可”,那也絕不是見了一面聊了兩句天就能坐實的結(jié)論,說不定你跟他繼續(xù)接觸下去,發(fā)現(xiàn)他還真的不是那個對的人。
只能說你現(xiàn)在的失望、困惑和沮喪都只是基于一個絕對理想化的假設(shè)——他就是你唯一能遇到的有感覺的人。
姐妹兒,這不是人生真相,夸張地說,只要你心態(tài)足夠開放,你會發(fā)現(xiàn)跟你有緣的人還真挺多的。
最后落腳到你對他的執(zhí)念怎么辦,“你想聯(lián)系又怕丟臉”,又是在想當然,這沒什么丟臉的。如果真的認定這個人要把握住,那連主動聯(lián)系這點事都不去做,那還叫什么“把握住”,你那是直接松手了好伐?
聽我的,聯(lián)系他,約見面,網(wǎng)聊聊不出真相和感情,如果他愿意跟你見面,說不定你們還有可能性,就算他不愿意,至少你心里踏實了,落停了,你試過了,你為愛情努力過啊。
最后的最后,再給你吃顆定心丸,有句玩笑說“真愛往往是在結(jié)婚后才遇到的”,換個角度思考,這句話說的是“多晚都能遇到愛情”。
你95年出生,才95而已啊,愛情的路剛啟航,現(xiàn)在別主動拋錨,開,往遠開,也許下一站就叫“應(yīng)接不暇”。

3
怎么讓媽媽和外婆之間劃清界限?
我想咨詢下關(guān)于原生家庭的邊界感問題,如何與長輩劃清界線。
我的外婆有很強的控制欲,自從我外公去世后,她便要求我母親要寸步不離地守住她。外公還在的時候,家里的家務(wù)活都是我外公干的,她以前從小到大都沒怎么干家務(wù),非常依賴別人。
我媽很小就開始干家務(wù)活,我們家的家務(wù)活都是她操辦的,我外公病重的時候她也是每個周末回去煮飯給他們吃。后來我媽退休了,外公不在了,外婆便讓我媽搬過去和她一起住,照顧她的日常起居,持續(xù)了很多年。
我實在是心疼我媽沒自由,現(xiàn)在我媽都是中午回家,有時不到下午4點鐘外婆就連續(xù)打好幾個電話催我媽回去做飯,我媽平時都沒有自己的私人時間。而且我媽干活時她又會指手畫腳,搞得兩個人經(jīng)常吵架,她們一吵架,我外婆又會開始哭訴說家里人不孝順等等的話。
我還有一個舅父,他偶爾也會去照看我外婆,就是我媽實在有事時需要人替換他才去。總而言之就是,我外婆要別人最好24小時貼身照顧她,請保姆她也信不過別人,她的脾氣也不是一般人能照顧得了的,有時她連自己的子女都不太信得過。
我想要我媽有自由去做她自己喜歡的事情,請問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嗎?
將軍 · 答
看完你的提問,我也心疼阿姨,也好想她能自由,我的初衷跟你一樣。
但我也不得不說,我有一處很迷惑,你以旁觀者的視角看待媽媽和外婆之間的關(guān)系,描述了很多客觀事實,但關(guān)于你媽媽到底怎么想,我一句也沒有看到。
客觀上這的確是關(guān)于“邊界感”的問題,但邊界感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參數(shù),它在不同的人之間有不同的界定,我也覺得外婆有些過分了,但這些事情在你媽媽心里又意味著什么呢?
大概率是媽媽和外婆在外公過世后,甚至是更早的時期,就建立了一種“病態(tài)共生”關(guān)系。
表面上看是外婆離不開媽媽,過度干涉她的人生,但問題的另一面是,媽媽很可能也依賴于這種共生,她需要被依賴被干涉。
在這種被外婆需要的狀況下,她體會到成就感、價值感,也可能包括自己是孝順的好女兒這種道德勝利感,以及“外婆很可憐,我雖然累但能把她照顧好讓她滿意”的踏實和放心。
這種“病態(tài)共生”當然是有問題的,需要打破,但前提是,至少其中有一方想要打破想要改變。
所以,媽媽到底是怎么看待這樣的關(guān)系,她是什么感受,我沒有看到,也許你也并不真的知道,你也是在用你的聲音替代你媽媽的聲音。
不如跟媽媽好好聊聊,如果只有這樣照顧外婆她才心安,哪怕非常疲憊她也愿意,而讓她打破界限會讓她更痛苦,那我們還是選擇尊重。
我姥姥姥爺在世時,也是我媽媽照顧他們最多,我父母付出最多,我也心疼他們,但我記得我爸媽跟我說過一句話,是苦是累,但心安,以后老人百年了,做子女的心里不會愧疚。
上一代人跟父母之間的關(guān)系和情感,我們是很難真正體會和揣度的,即便有很多不夠理論正確、不夠合理的模式,但那是屬于他們的事,
即便你跟她們是血親,但在她們的母女關(guān)系里,你也同樣是外人,她們有她們的方式。
如果媽媽內(nèi)心不想這樣繼續(xù),也想改變,并且不會因為改變產(chǎn)生巨大的負罪感,那再好好跟她一起想辦法。
我想,你現(xiàn)在能做的除了跟媽媽好好聊聊,再就是從女兒的角度體諒她的難處和苦處,多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做女兒的能體諒媽媽,就是對她最好的安慰了。

4
男友家要求婚后不讓兩邊走,
生兩個孩子隨父姓,我要接受嗎?
將軍您好!我和男朋友都是獨生子女,都在同一座城市,我是市里城區(qū),他是縣城的鄉(xiāng)鎮(zhèn),工作都在同一個區(qū)域。他是公務(wù)員,我在一個政府部門編外人員,工資收入上他比我多年終績效和一些補貼。我年齡比他大一歲多,家里已經(jīng)提前幫我買了一套房。
他剛工作我們就認識了,到現(xiàn)在到一起有一年多了,我們的相處模式很好,吵架鬧別扭都不會隔夜,互相都給彼此臺階下。但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是,他家里提出要求結(jié)婚以后不能兩邊走,一定是男娶女嫁,生兩個小孩必須都和他家姓。
我家因為是獨生女,再加上我又是單親家庭,家里提出的要求是能兩邊走,有個小孩和我家姓,雙方家庭對此就矛盾了。
我們倆人為此談過很多次,說多溝通做雙方父母的思想工作,但是最近他家里又催著問他我同意他家的要求了嗎,他父母思想比較傳統(tǒng),話里話外都是這件事情不能妥協(xié),說我不同意的話我們還是趁早分開,不要耽誤了我。
我也有想過,要不要在這件事情上妥協(xié),多做做我媽媽的思想工作,不想因為這個就錯過了,但又害怕我會錯付。他覺得我妥協(xié)的話,對我太不公平,想分開了。我該怎么辦才好呢?雖然在一起的時間不長,但我真的不想就這樣分開了。
將軍 · 答
冠姓權(quán)這個事聊下去就深了,男權(quán)女權(quán)能否平權(quán)的問題又開始了。
所以這件事我不發(fā)言了,慫了,真怕又背上“挑撥男女對立”的鍋。
有一句話叫“看得破忍不過”,大多數(shù)人都是能看開的,但日子是你自己過,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忍得過”才是重點。
但你這道題也不是只有這一個解題思路,不談冠姓權(quán),談點別的說不定也是啟發(fā)。
實話說,很多婚俗禮儀我都是看了讀者提問才知道的,可能理解有偏,還請大家擔待。
我理解的“結(jié)婚以后不能兩邊走”是指結(jié)婚后,過年過節(jié)都要去男方家,包括平時你和男朋友也不能經(jīng)常去你家,你未來主要贍養(yǎng)男方家的老人,不太能照顧自己的父母,包括生孩子坐月子不回娘家,也不需要你的父母來照顧孩子。
如果是我理解的這樣,或者說大部分符合,我覺得這不是個好的“傳統(tǒng)”,本質(zhì)上是把娶媳婦當成了女性所有權(quán)的轉(zhuǎn)讓,以后你就不屬于你原生家庭了,你歸屬在他們家,這不還是在物化你嗎?
夸張的說,這不就相當于你跟他結(jié)個婚,連自己親媽都不能認了嗎?
元春還能回賈府省親呢,他真當他自己家是皇宮了啊?
“兩邊走”不是一項權(quán)益,這是基礎(chǔ),如果這件事都還存在爭議,你們兩個家庭的價值觀真的差距太大。
兩個家庭在談婚論嫁時出現(xiàn)爭議挺常見的,很難避免,關(guān)鍵還在于你們兩個有沒有自主權(quán),可不可以不受家里控制,做兩個人的主。
現(xiàn)在看你男朋友的態(tài)度,他雖然也說你妥協(xié)對你不公平,不如分手,看似為你考慮,但實質(zhì)上他還是在捍衛(wèi)他家的不合理“傳統(tǒng)”啊。
你不想就這樣分開,說明這段關(guān)系對你的重要程度很高,他卻想讓你不必妥協(xié)直接分手,說明這段關(guān)系對他的重要程度沒那么高,他不會為你去戰(zhàn)斗。
即便你委曲求全,也絕不是終點,未來也許還有很多事需要妥協(xié),到最后變成“你別妥協(xié)了咱離婚吧”。
有讀者開玩笑說我是“分手大師”,我也不是草木皆兵的勸分手,只是希望能把問題展開,咱們一起看看這件事很可能出現(xiàn)的糟糕可能性,以及這種糟糕的可能性你是否能承受。
就展開到這了,最后用男友媽媽說的唯一一句正確的話收尾吧,“不要耽誤你”。

5
大年三十鬧到要離婚,
我該何去何從?
大將軍,您好,想說的是我的婚姻問題。
我們倆都是事業(yè)單位,都是外地的,他來自農(nóng)村,我來自城市,朋友介紹,認識一年結(jié)婚,現(xiàn)在結(jié)婚一年多。房子是認識我前他自己貸款買的,結(jié)婚我買了車,我媽不同意,偷著買的,為了給他開。
從裝修到買家具我花錢花精力,跟他打架,他什么都不懂,對裝修對車一無所知,還不學習,所以這么多的事讓我一個人操辦,我生氣血壓高,哭的撕心裂肺,他總是因為雞毛蒜皮跟我唱反調(diào),沒有遷就過我。
結(jié)婚半年,我父親癌癥去世,他一直跟著照顧,我很感動,但是我們依然吵架,他即使在我最難受的時候也不肯讓步,只要不滿意,就甩臉,就發(fā)火。講真,我各方面都比他強,他總是想說了算卻沒本事,我很無奈,對于他的無知和個性,我很崩潰。
后來我媽搬過來一起住,我們吵架到年三十出去找房子,離婚,他越發(fā)脾氣大,他會做飯,我做的不好,做慢了他也發(fā)脾氣。公公婆婆也勸不了,我也夠了,我各種退讓,但是我讓他氣的各種病,而且也刺激了我的母親,她都想跳樓。他發(fā)火時就大喊大叫,或者摔東西,很沒素質(zhì),歇斯底里。
他生活習慣上不整潔衛(wèi)生,我媽看不慣,他對異性也沒有界限感,再有就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很不同,很難和諧相處。這段婚姻沒有出軌或者其他原則問題,都是雞毛蒜皮,我也很迷茫,到底何去何從。
將軍 · 答
這道題怕是又讓我“分手大師”附身了,我的手指按耐不住了,就容我打出真心話吧。
出軌和其他原則問題的確是婚姻維系的底線,沒觸底挺好,但沒觸底也分很多種情況,有10分體驗感的婚姻,也有60分的,當然還有更好的80分90分的。
如果拿著10分的婚姻答卷,還安慰自己說至少沒0分,這心態(tài)能成佛,也不必結(jié)婚了。
不是說不觸底就能過下去,過日子也不是只過個原則,咱至少圖個平平穩(wěn)穩(wěn)吧。
你所謂的雞毛蒜皮說大也不大,但雞毛蒜皮都讓你氣到高血壓,你媽想跳樓,這就不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了。如果這就是你的日常,還是不要跟惡龍纏斗,你也會成為惡龍。
老一輩總是勸和不勸分,愛說什么“他又沒出軌,照顧老人也盡心盡力,還會做飯,再忍忍吧”,在這樣的守舊思想影響下,好像大家都覺得只要不觸碰原則問題就不用離婚。
怎么?婚姻就必須是受難嗎?
我覺得衡量婚姻要不要繼續(xù)的最關(guān)鍵標準就一條,在這段關(guān)系里,你得到的能不能抵消你失去的,感受上,你的快樂幸福體驗?zāi)懿荒軐_痛苦和失落。
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講道理就能得到答案,問問自己你快樂嗎?幸福嗎?往后余生都這么過你能接受嗎?
我是一個不太會給自己設(shè)定目標的人,但今年春節(jié)我忽然靈機一動,好像找到了一點想要達成的狀態(tài)——尊重自己的感受,對自己誠實。
這個想要的狀態(tài)跟你和大家分享,也許會對你有啟發(fā)呢,快不快樂、幸不幸福,誰也沒有你清楚,別騙自己。
我們一起努力。

—— END ——
原標題:《大年三十鬧到要離婚,我該何去何從?| 將軍知道》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