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9年度能源雙控考核:10省份超額完成,內蒙古未完成
國家發改委2月7日公布各省份2019年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考核結果,10省(市)為超額完成,內蒙古因未完成被通報批評。
上述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和國務院有關規定要求,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對各省(區、市)2019年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措施落實和目標完成情況進行了考核,考核結果已經國務院審定同意。
結果顯示,北京、天津、上海、安徽、福建、河南、廣東、重慶、四川、甘肅10省(市)考核結果為超額完成等級;河北、山西、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江西、山東、湖北、湖南、廣西、海南、貴州、云南、陜西、青海、寧夏、新疆18省(區)考核結果為完成等級;遼寧考核結果為基本完成等級;內蒙古考核結果為未完成等級。
國家發改委稱,對考核結果為超額完成等級的10省(市)予以通報表揚,對考核結果為未完成等級的內蒙古自治區予以通報批評。
“十三五”時期,國家在“十一五”、“十二五”節能工作基礎上,實施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明確要求到2020年單位GDP能耗比2015年降低15%,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國務院將全國“雙控”目標分解到各地區,各省份再將“雙控”指標分解下達。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2020年9月,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曾因節能工作存在嚴重問題被國家發改委環資司約談。
約談指出,內蒙古是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關系華北、西北、東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能源消費總量大幅增長,經濟總量僅占全國的1.7%,卻消耗了全國5.2%的能源。“十三五”前四年,能耗強度累計上升9.5%,2019年能源消費總量較2015年增長6562萬噸標準煤,已達到“十三五”增量目標的184%;能源消費彈性系數由“十二五”的0.2上升到1.5。能源結構調整緩慢,2019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為8.1%,遠低于全國15.3%的平均水平。2020年上半年,在全國和多數地區能源消費負增長的情況下,內蒙古能源消費同比增長6.3%,能耗強度同比上升10.56%,“十三五”能耗雙控目標完成形勢十分嚴峻。
兩個月之后,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約談烏蘭察布、鄂爾多斯兩市分管節能工作的負責人。
約談內容顯示,近年來,鄂爾多斯市能耗快速增長,單位GDP能耗不降反大幅上升。“十三五”前四年,全市新增能耗總量3033萬噸標準煤,超出“十三五”控制目標2433萬噸標準煤,增量全區第一;單位GDP能耗累計上升53.8%,升幅全區第一。2020年前三季度,繼續延續前四年態勢,能耗同比增長14.4%,單位GDP能耗上升16.7%。
烏蘭察布也被指出類似問題。近年來,烏蘭察布市能耗總量快速增長,單位GDP能耗大幅上升,“十三五”前四年,全市新增能耗958萬噸標準煤,占全區新增能耗的14.6%,超出“十三五”控制目標703萬噸標準煤,單位GDP能耗累計上升35.3%。2020年上半年,烏蘭察布市能耗同比上升14.4%,單位GDP能耗上升16.7%。
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歷年“雙控”考核結果,2016年、2017年,內蒙古均達到“完成等級”。
但到了2018年,全區無一盟市完成能耗強度下降年度目標。能耗總量控制上,僅呼和浩特市、呼倫貝爾市達成年度目標。
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建設領導小組曾在2019年6月發布通報,對未完成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任務的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烏海市、阿拉善盟,實行新建高耗能項目節能審查緩批限批。
據中國能源報報道,早在2018年,“十三五”節能任務評估中期,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王金豹就坦言,“完成雙控目標任務困難和壓力非常大”。“十三五”中期,全國大部分省份均完成前三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目標,只有兩地能耗強度不降反升,內蒙古即為其中之一。
到了“十三五”收官之年,上述局面已難以扭轉。
國家發改委辦公廳于2020年12月印發的《各地區2020年前三季度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顯示,截至去年前三季度,內蒙古在能耗強度降低進度和總量控制進度上雙雙亮起紅燈:晴雨表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各地區能耗強度降低和能耗總量增長數據,通過與各地區雙控進度目標要求進行比較,確定預警等級。其中,未完成雙控進度目標,且實際值與目標值差距大于目標值10%的地區為一級預警,亮紅燈,表示形勢十分嚴峻。
能源大區為何被能所困?歸根結底,是產業結構單一、對煤炭等能源資源型產業倚重過高。
內蒙古正在以轉型升級擺脫能耗困境。
在2021年1月召開的全區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內蒙古宣布“十四五”期間原則上不再審批新的煤化工項目。作為煤炭大省,內蒙古是全國重要煤炭供應保障基地,煤化工對當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內蒙古日報刊發的評論文章稱,叫停新的煤化工項目的決定,朝著重要工業領域“自砍一刀”,就是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進一步降低GDP能耗的碳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上述評論文章羅列了一系列數據:“十四五”期間,內蒙古自治區單位GDP能耗下降目標約為14%-15%,年均下降約3%左右,增量在3000萬噸標煤以內。然而,梳理各盟市上報“十四五”項目情況后發現,預計新增能耗已經達到1.8億噸標煤,相當于目標增量標煤的整整6倍。
此外,以興安盟為例,2021年自治區給的指標是增量18萬噸標準煤,但當地僅目前運行的鋼鐵和化工項目,今年生產預計需要增量就已經達到93萬噸,如果算上整個“十四五”時期,這個數字大約在350萬噸到400萬噸。“18萬噸的能耗標準,400萬噸的用能需求,如此懸殊的差距如何平衡,顯然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可見,叫停新的煤化工項目還不夠。
上文提出,要做到“能耗雙控”考核達標,就要把節能減排降耗作為硬約束,堅持在現有存量中騰空間、找余地,加大鋼鐵、電石、鐵合金、焦化、電解鋁等限制類產能淘汰力度,加快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進度,通過置換一批、緩建一批來深入挖掘存量節能潛力,平衡用能缺口、開辟用能空間。同時,還要抓住機遇,大力發展光伏、風電等清潔新能源,做到除舊布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