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回溯|77天,特朗普是如何試圖反轉選舉結果的?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
當地時間2月9日,針對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第二次彈劾案正式在美國國會參議院開庭審理。作為美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遭到彈劾的前總統,特朗普再次遭彈劾的原因與1月6日那場震驚美國內外的國會山暴力事件不無關系,而彼時國會山之所以遭到暴力沖擊也與特朗普在2020年美國大選結束后試圖反轉選舉結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1月6日認證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勝選的程序啟動當天,數萬名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于當日包圍了國會大廈,反對參眾兩院推進當選總統拜登的最終核實程序。最初還算和平的抗議集會在午后陡然演變為騷亂:他們沖破路障、爬上高墻、敲碎玻璃,強行突破了對這場“突然猛攻”毫無準備的警察的防線,闖入大廈內肆意破壞……《紐約時報》稱,那是一個“破碎的午后”。“憤怒與否定的情緒”交織在一起,最終導向了一場“災難性的”鬧劇。
這些支持特朗普的抗議者們大多堅信2020年大選結果并不公正。事實上,在特朗普的“煽動”之下, 其大部分支持者認為大選過程“存在舞弊”、投給特朗普的選票遭到民主黨人“竊取”。而在特朗普的反對者看來,“選舉欺詐”本身才是一場“騙局”。試圖找到“數百萬張”問題選票,并使其無效,不過是特朗普在其總統任期內的“最后一搏”。
對此,《紐約時報》刊發長文,詳細調查并分析了特朗普在大選投票日到拜登成功宣誓就職的這77天里,是如何不遺余力地試圖“顛覆大選結果”的。
“那是一段民主被扭曲的日子。”《紐約時報》寫道,“一個正在遭受新冠病毒席卷的國家內充斥、盛行著對陰謀論的信仰,那是特朗普編織的謊言。更極端的律師、政治組織者、金融家、右翼媒體應聲而來,在他們的不斷推動下,一次又一次‘剎車失靈’的共和黨最終被其謊言的浪潮所吞沒。”
煽動一波接一波
通過對核心人物的采訪,對散布在網絡上的電子郵件、視頻、社交媒體帖子等文件的調查,《紐約時報》刊文指出,特朗普反轉大選結果的努力是一場比想象中更精心醞釀的競選活動,在這77天里,即將離任的總統召集了“一股混亂的力量”。憑借著他在黨內忠誠人士中幾乎無可置疑的地位,特朗普在其長期“否認現實”的總統任期內,向美國的民主規范發起了“最后一次挑釁”。
時間回到2020年11月4日凌晨,彼時特朗普在選舉之夜(即11月3日晚)于多個搖擺州的領先優勢在一夜之間被削弱或遭到反超。隨著領先優勢的消失,時任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發表講話,憤怒地質疑此次大選計票存在舞弊,表示將就大選結果訴諸美國最高法院。
“這是當著美國民眾的面欺詐。這令我們國家難堪……坦率地說,我們確實贏得了這次選舉。”特朗普隨后表示,所有的投票都應當停止,認為凌晨4點以后不應該有姍姍來遲的選票還被計入結果。
在公民投出選票后的數小時后,時任總統竟親自發聲稱選舉是一場騙局。《紐約時報》回溯道,特朗普這個聲稱選舉結果有失公允的謊言,將引發一場打破美國民主規范、背離歷來權力和平交接的顛覆性運動。
《紐約時報》刊文指出,在特朗普的團隊中,每當有一名律師悄然退出,就會有一名新的律師帶著更激進的主張加入,他們不斷推動一個又一個宣傳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的訴訟,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這些訴訟與宣傳“越過了法律、道德和理性的界限”。
而參與其中的除了特朗普的私人律師朱利安尼(Rudolph Giuliani)、特朗普競選團隊的律師鮑威爾(Sidney Powell)與伍德(Lin Wood)等人外,還有絕大多數共和黨籍的多州司法部長。
此外,傳統共和黨捐款人的退出使一批新的捐款人在特朗普時代崛起,包括MyPillow的創始人邁克·林德爾和前Overstock.com首席執行官帕特里克·伯恩在內的一批人為數據分析師和調查者提供資金,為特朗普所提出的“偷來的選舉”陰謀論提供所謂的素材。
One America與Newsmax等新興的極右翼新聞網站與社交媒體上則充斥著“假選票”和投票機器操縱等“虛構的故事”。《紐約時報》評論稱,這些媒體更愿意接受“特朗普才是大選實際贏家”的說法,以提升收收視率和用戶點擊率。
通過社交媒體,特朗普多次強調他對選舉欺詐的指控,表示選票遭到“竊取”,而自己與支持者“永遠不會讓步”。至此,一場試圖顛覆大選結果的運動在特朗普帶領的煽動下拉開帷幕。
“沒有證據的陰謀論到處興起”
如前眾議院議長金里奇在福克斯新聞上預測的那樣,特朗普的支持者在看到所謂的拜登領導的民主黨在多個州“竊取選舉結果”時勃然大怒。
一時間,各種選舉舞弊的陰謀論在網絡上興起,并迅速地傳播開來,在社交媒體上到處可見:有人拍下聲稱有一條狗在加州圣克魯斯投票的視頻;在亞利桑那州,掃描儀器無法識別選民被迫使用的“三福”牌(Sharpie)記號筆,這將導致數千張投給特朗普的選票作廢;與此同時,一臺名為“錘子”(Hammer)的超級計算機正在運行名為“記分卡”(Scorecard)的軟件,其被民主黨用來竊取投給特朗普的選票。
這些看似有跡可循的陰謀論令特朗普堅定的支持者對選舉結果遭到竊取的指控愈發深信不疑。2020年11月6日,亞利桑那州共和黨眾議員保羅·戈薩在推特上呼吁亞利桑那州州長道格·杜西對該州投票系統展開調查,這條推文無疑進一步推動了陰謀論的滋生。
2020年11月9日,福克斯新聞報道了賓夕法尼亞州一起美國郵政服務(USPS)工作人員在對該州選票“舞弊”現象提起的指控。這名工作人員簽署了宣誓書,指控郵政系統內的上級管理人員授意下級工作人員篡改遲到的郵寄選票的日期,從而使其有效,不過這名工作人員在此后接受聯邦調查人員的詢問時卻撤回了他的指控。而最終的事實也證明,他的宣誓書是在保守派媒體集團“真理計劃” (Project Veritas)的協助下撰寫的。《紐約時報》刊文指出,該組織以使用欺騙性策略和發布釣魚視頻而出名。
然而,正是這些經過聯邦當局的調查后多被證明毫無根據的陰謀論,為特朗普所聲稱的選舉欺詐不斷提供著“支持和線索”。
2020年12月,一名與美國郵政服務公司簽訂合同的卡車司機聲稱,他從長島的一個車站把數千張非法填寫的選票送到了賓夕法尼亞州。聯邦調查人員很快確定,這也是一個謠言。據報道,這名司機曾多次被強制送進精神病院,“還兼職捉鬼”。
美國時任司法部長巴爾告訴特朗普,他“無法制造選舉舞弊的證據”。特朗普想了想說:“也許吧”。隨后,他在推特上轉發了那位“捉鬼”卡車司機的推文。而幾天后,特朗普甚至在其發起的一項訴訟中引用了該名司機的指控,并提出由于欺詐行為的存在,法院應當撤銷賓州的選舉結果。
極右翼組織推波助瀾
然而,隨著特朗普的“花式訴訟”在全美各地的法院相繼遭到駁回,特朗普似乎已經無法借助法律手段來扭轉敗局。不過,特朗普的支持者在陰謀論的煽動下所產生的憤怒也使特朗普重振旗鼓。“假使(特朗普)無法通過最高法院做到這一點,那么肯定還有其他辦法。”《紐約時報》寫道,“特朗普的鐵粉認為他仍可激起足夠的混亂,甚至或許還可以某種方式實現有利的反轉”。
2020年12月12日,成千上萬的特朗普支持者來帶華盛頓,參加一個計劃已久的集會。自由廣場上到處都是紅色的MAGA帽子,還有特朗普和QAnon(匿名者Q,右翼陰謀論代表)旗幟,這些人發誓要繼續前進。
“雖然司法系統在我們國家是有責任監督選舉結果的,但法院無法決定誰將成為美利堅合眾國的下一任總統。”剛剛獲得赦免的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對人群說,“這要由民眾來決定。”
這次集會是由“美國女性優先”組織策劃的,該組織正悄悄成為特朗普有力的政治組織力量,用選舉被竊取的謊言召集特朗普憤憤不平的支持者。該組織的創始人艾米·克雷默曾是最早的茶黨組織者之一, 也是特朗普最早的支持者之一。
事實上,在選舉當晚最后一輪投票結束后的幾個小時內,“美國女性優先”組織就開始動員起來,成立了第一批主要的“停止偷竊(選票)”臉書群組之一,但因為被平臺認定為可能導致暴力,這些群組在22小時內就遭臉書平臺關閉。
盡管如此,“美國女性優先”等組織仍不罷休。2021年1月6日,美國國會兩院啟動清點選舉人團票的認證程序,而當時特朗普的支持者仍期待“反轉”希望已十分渺茫的特朗普“翻盤”。當天特朗普的支持者在華盛頓特區發起了名為“拯救美國大游行” (March to Save America)的集會,并游行至國會大廈附近區域,呼吁國會制止所謂的“偷竊行為”。“美國女性優先”、“驕傲男孩”等極右翼組織聚集在一起,聲稱“我們站在一起,因為厭倦了謊言。”
集會上的發言人談論著選票機器存在問題,聲稱投給拜登的選票“從天而降”,談到了“善與惡”之間的斗爭。“奪回來!”人群反復呼喊著,“停止偷竊。”
當天下午13時,特朗普登上講臺發表講話,表示不會妥協。而就在他講話的時候,一些抗議者在“驕傲男孩”成員的帶領下,突破了國會大廈外圍的安全防線。抗議者暴力沖擊國會大廈。
“一切都亂套了。”《紐約時報》寫道。
盡管始料未及的國會大廈暴力事件,以及國會次日凌晨對拜登勝選的最終認證,宣告了特朗普競選活動的結束,但美國社會內已經存在的問題并不會隨著特朗普的離任而消失。《紐約時報》分析稱,這場特朗普編織的謊言在政治上的持久力和其對共和黨支持者的控制力仍將影響著整個美國,“所謂選舉腐敗和遭到竊取的謊言所播下的種子,將長時間地在分裂的美國內生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