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首席展望|諾德基金羅世鋒:長期看好白酒行業投資機會
【編者按】
牛年來了,牛市能否繼續?近日,澎湃新聞記者專訪多名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師、首席經濟學家,明星基金經理,把脈牛年新主線,挖掘牛市新機會,展望市場新走向。
本期刊出的是對諾德基金研究總監羅世鋒的專訪。

諾德基金研究總監羅世鋒
“整體而言,對行情的持續性我們還是持相對謹慎樂觀的態度。”羅世鋒指出,進入2021年的市場表現也相當不錯,市場對后疫情時期全球經濟復蘇的預期比較樂觀,同時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后,市場對重大不確定性因素的降低也抱有樂觀預期,市場風險偏好有所提升。
不過,羅世鋒提醒道,疫情隨著各種變異毒株的產生而出現新的不確定性,對于市場流動性過于樂觀的預期未來也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
整體而言,羅世鋒預計,牛年權益市場的整體收益率水平可能會有顯著下降。
“風險控制以及對真正優質個股基本面的研究跟蹤和甄別,很可能會成為投資者能否在2021年取得理想收益的關鍵因素。”羅世鋒稱。
在行業配置上,羅世鋒看好餐飲產業鏈、醫療保健、新能源等細分領域。
羅世鋒認為,這些細分領域仍然處于高景氣度狀態,從中長期角度來看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大概率可以持續的為投資者帶來超額收益。
此外,對于機構較為喜愛和重倉的白酒板塊,羅世鋒認為,長期看,白酒行業仍然存在確定性的結構性機會,優秀企業的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他仍長期看好這個領域的投資機會。
對于機構抱團白馬股這一現象,羅世鋒也有他的看法。“現在大家所看到的‘白馬股抱團’的現象,實際上就是在價值回歸的過程中,機構投資者對于價值投資基本形成共識之后的現象,并不是表面所看到的為了“抱團”而“抱團”,現象的背后是有很強的邏輯支撐的。”
羅世鋒表示,價值發現的過程是具有持續性的,這種現象可能還會持續較長的時間,但需要明確的是,現在已經形成“抱團”的這些龍頭個股是具有較高成長性的,在未來成長的過程中,他相信這些企業會通過業績的增長逐漸消化目前的估值,可能過兩年這些個股又會相對比較“便宜”。
“所以關于‘白馬股抱團’的現象我們并不十分擔心其風險,而更多的將其看作一種價值回歸的正常過程。”不過,羅世鋒也不排除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可能存在的基本面不是特別好的企業,后續可能會出現下跌后恢復較難的情況。
根據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所發布《中國公募基金產品長期業績排名榜單》,過去一年(2020.1.1-2020.12.31),在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A類)排名中,羅世鋒管理的諾德價值優勢混合及諾德周期策略混合凈值增長率在486只基金中分別位列第2和第4名,全年收益為132.60%和129.10%,這收益比例雖然未能奪冠,但也超越了2019年收益冠軍。
以下為澎湃新聞記者對羅世鋒的專訪實錄:
1,澎湃新聞:回顧2020年,你對于行情最大的感受是怎樣的?
羅世鋒:2020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權益基金行業整體收益情況還是很高的,當然一方面也是受益于流動性因素,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居民對于權益資產的配置需求非常旺盛,機構投資者的專業性會在投資回報層面得到顯著的體現。這對我們公募管理行業而言,既是很大的機遇,同時也要求我們在投資研究等方面必須強化基本功,才能抓住機遇為持有人持續創造更好的收益。
2,澎湃新聞:2021開年,春季行情如火如荼地展開,這輪行情出現的邏輯是什么?預計持續性如何?
羅世鋒:進入2021年的市場表現也相當不錯,市場對后疫情時期全球經濟復蘇的預期比較樂觀,同時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后,市場對重大不確定性因素的降低也抱有樂觀預期,市場風險偏好有所提升。不過疫情隨著各種變異毒株的產生而出現新的不確定性,對于市場流動性過于樂觀的預期未來也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整體而言對行情的持續性我們還是持相對謹慎樂觀的態度。
3,澎湃新聞:展望2021年,你覺得投資者在做大類資產配置的時候,應該如何去配置投資組合?
羅世鋒:相較2020年,2021年權益市場的整體收益率水平應該會有顯著下降,風險控制以及對真正優質個股基本面的研究跟蹤和甄別,很可能會成為投資者能否在2021年取得理想收益的關鍵因素。
4,澎湃新聞:在全球疫情影響下,你如何看待2021年的國內經濟?
羅世鋒:2021年隨著新冠疫苗的接種,全球經濟大概率也將開始逐步恢復,整個經濟的修復鏈條很可能將由國內結構性修復擴展到全球經濟修復。為應對疫情對經濟的沖擊,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釋放了大量流動性,我們認為今年經濟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去年的中央經濟會議上也指出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預計市場流動性仍將保持平穩狀態。
5,澎湃新聞:展望2021全年,哪些行業更具投資機會?
羅世鋒:2021年仍然看好餐飲產業鏈、醫療保健、新能源等細分領域。主要還是基于我們對于產業鏈的緊密跟蹤以及對于產業和龍頭企業發展趨勢的判斷。這些細分領域仍然處于高景氣度狀態,從中長期角度來看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大概率可以持續的為投資者帶來超額收益。
6,澎湃新聞:2020年,新能源股表現突出,但你在四季報中對光伏股的持倉并未增加,對于2021年新能源股的走勢怎么看?
羅世鋒:新能源總體上可以分為兩大塊來看,一是光伏等跟新能源發電相關的部分,二是新能源汽車等動力產業鏈的部分。但整體來說都是屬于發電和應用相關的。 新能源行業毋庸置疑具有長期的發展趨勢,目前中國新能源板塊正好是處于一個較為有利的歷史機遇點。從全球角度來講,全球的能源結構都在向新能源轉型,從國內來講,中國目前的裝機總量很高,但是新能源的發電量還是占比很小,大約只有3%左右,未來的提升空間非常巨大。另外基于過去幾年中國新能源產業鏈的培養,目前我國相較全球都有了相對很大的競爭力,我記得十年前我在研究新能源行業時,市場不在中國,設備原料也不在中國,但目前的產業局面是,在光伏大部分產業鏈上,中國都是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的。所以盡管去年新能源板塊漲的很多,但是我們認為總體并不算是特別高,未來的持續性是很長的。
7,澎湃新聞:電子等科技板塊中,有哪些特別看好的細分領域嗎?
羅世鋒:TMT行業整體而言受益于科技進步所帶來的效率提升或新增需求,我們對這些行業還是比較重視的,對軟件、消費電子等行業我們相對比較看好。
8,澎湃新聞:高端白酒股是機構偏愛的重倉品種之一,但在四季報中您似乎有增有減,對于2021年高端白酒股持怎樣的判斷?這兩年消費領域“白馬股抱團”現象也十分明顯,未來是否還會持續嗎?
羅世鋒:從白酒的行業屬性來看,對投資而言是非常優秀的細分投資賽道,這一點應該也是市場的共識。不過由于近幾年行業的市場表現持續很優異,行業龍頭企業的估值也處在歷史較高水平,所以市場對白酒行業觀點的分歧也有所加大。我們認為長期看,白酒行業仍然存在確定性的結構性機會,優秀企業的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我們仍長期看好這個領域的投資機會。
現在大家所看到的“白馬股抱團”的現象,實際上就是在價值回歸的過程中,機構投資者對于價值投資基本形成共識之后的現象,并不是表面所看到的為了“抱團”而“抱團”,現象的背后是有很強的邏輯支撐的。價值發現的過程是具有持續性的,這種現象可能還會持續較長的時間,但我們需要明確的是,現在已經形成“抱團”的這些龍頭個股是具有較高成長性的,在未來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相信這些企業會通過業績的增長逐漸消化目前的估值,可能過兩年這些個股又會相對比較“便宜”。所以關于“白馬股抱團”的現象我們并不十分擔心其風險,而更多的將其看作一種價值回歸的正常過程。當然我們也不排除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可能存在的基本面不是特別好的企業,后續可能會出現下跌后恢復較難的情況。但是整體來看,對于價值股的挖掘,市場上的機構投資者們應該問題不會太大。
9,澎湃新聞:2020年末醫藥板塊表現出一波優秀的走勢?展望2021年,醫藥板塊還有機會嗎?
羅世鋒:醫療健康板塊同時受益于消費升級以及人口老齡化,具有長期持續的投資大邏輯,也是我們非常重視的一個行業。我們認為在醫療服務、醫療器械、創新藥等細分領域,未來會持續存在不錯的投資機會。
10,澎湃新聞:你認為2021年市場主要風險是什么?
羅世鋒:對于2021年的風險,我們認為海外經濟的復蘇節奏及市場波動是值得重點關注的潛在風險之一。目前全球疫情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海外疫情持續的時間可能會超出市場的預期。近日海外疫情再次出現反復,這都將影響全球經濟的持續恢復。此外,地緣政治的變化等因素,也可能是影響市場的潛在風險。
11,澎湃新聞:介紹下你的投資風格?偏向于自上而下的投資風格還是自下而上的投資風格?
羅世鋒:我的投資風格偏成長型價值投資,也就是用價值投資的方法投資于具有長期確定性成長的行業和企業。這個投資風格的形成,一方面來源于我們公司的投研文化,我們公司投研方面始終堅守價值投資的理念;另一方面可能也和我在做研究員期間對大消費行業多年的專注研究有關。不過這個投資框架也還是處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也是我和團隊不斷學習、不斷鞏固并擴展自己能力圈的一個過程。
12,澎湃新聞:在好公司的選擇上,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羅世鋒:我們在選擇公司方面一個是自上而下運用國家競爭優勢理論選擇優質的賽道,希望通過需求條件、生產要素、企業戰略、產業結構和同業競爭、相關產業等多維度來分析具有國家競爭優勢的產業和產業集群,選擇處于上升周期且具有高景氣度的行業作為重點配置領域。再從優質賽道中,用護城河理論自下而上精選個股,尋找高成長性、有望能夠長期持續為我們帶來超額收益的優質企業。
13,澎湃新聞:如何判斷一個行業具有投資潛力?能否分享一些成功案例?
羅世鋒:我們對于一個行業的投資價值判斷主要是基于該行業的成長空間、行業格局以及產業價值鏈各環節的競爭力分析,我們比較青睞的行業是具有良好競爭格局、未來成長空間大且確定性比較強的行業,比如以前我們重點配置的醫療服務行業。
14,澎湃新聞:你是如何進行風險控制的?
羅世鋒:我們在個股持倉上相對集中,但在行業上具有較強的分散度,通常單一行業的整體倉位權重是比較有限的,這些在應對市場風格變化及回撤波動等方面有所幫助。此外我們也在不斷挖掘一些具有優秀基本面且估值不高的新標的,去替換一些我們認為漲幅較大且估值偏高的倉位,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回撤的作用。
15,澎湃新聞:面對市場波動,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態?
羅世鋒:市場波動是一直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同時也很難準確判斷和把握,特別是對于短期的波動而言。因此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與其去關注無法把握的市場波動,不如把我們的主要精力和時間用在對行業和個股的基本面研究方面,整體而言這些因素通過持續深入的研究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們的投資能力的。所以,聚焦在我們的能力可以持續提升以及相對能夠把握的領域,同時基于長期而非短期的視角做投資研究,可以讓我們在市場波動面前保持相對較好的心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