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危機不慌|華爾街“游戲驛站”危機敘事
未來好萊塢電影中的華爾街游戲驛站風暴大概是這樣的:全球疫情肆虐,街頭商鋪潦倒欲墜。基金大鱷趁機碾壓,欲抽骨吸髓。網絡紅迪人(Redditors)憤而出手,利用羅賓漢軟件,反手將大鱷斬殺于華爾街邊。消息傳來,悲情籠罩下的網絡社區一片歡騰。華爾街大佬急求官府出面平亂。金融江湖醞釀著更大的血雨腥風。
無論怎么編,現實中的“游戲驛站”(GameStop)無外乎三種結局:
1)悲劇。華爾街豪強聯合官府給“羅賓漢交易平臺”套上監管和保證金的重重枷鎖。聚集在“紅迪公社”(Reddit)大旗下的“紅迪人”(Redditors)從“沖動驅使”歸回自利自保的動機,相互踩踏,做鳥獸散。
2)鬧劇。華爾街豪強和網絡紅迪人相互滲透,華盛頓政治人物爭奪金融平民闖王大旗。以游戲驛站為起點,做空(Short sales)和戳空(Short squeezes)成為部落化社會群體之間的攻防戰。
3)喜劇。游戲驛站董事會決定借機發行新股,為對沖基金解套,給最早一批紅迪人合適的回報。公司也順利轉型,從店鋪經營升華到網絡游戲驛站。2021年,網絡憤青群毆金融饕餮的故事被改編為網絡游戲連續劇,成為永遠的傳奇。
游戲驛站(GameStop, GME)本來是一家在疫情風雨中飄搖的美國公司。它的4000家商鋪分布在美國各大城市不起眼的社區購物中心。GME的股價從2013年的$56美元持續下跌,到2019年,一度只有$5美元。除了疫情,更糟糕的是過氣的商業模式。GME本來有“親子中心”的美譽:節假日,少年兒童在父母陪同下,來到游戲驛站,挑選心愛的游戲碟片。然后,歡天喜地回家??墒牵螒虻瑤缀醣痪W絡下載替代。疫情中,游戲驛站門可羅雀,變成商業負資產。
看衰它的未來,以梅爾文基金為首(Melvin Capital)的對沖基金對游戲驛站做空。收割怎么看都會螺旋下降的股票,對沖基金認為,他們是以惡的手段做善事,聲稱這樣能提升社會資源有效分配。哪曾想到,在一只“咆哮小貓”(Roaring Kitty)帶領下,400萬紅迪人匯聚個位數的股票,硬生生扭轉GME股價。它一飛沖天,從2021年1月的$20美元,最高曾探達$500美元。過去52周,它的市場價值從最低點$2.5億飆升至$250億美元。然后,它像游樂場的云霄飛車一樣,進入跌宕起伏歷程。
打了一輩子獵,讓鷹叼了眼。對沖基金一向是華爾街饕餮,以喋血啖肉為業。那個網名叫“咆哮小貓”的基思·帕特里克·吉爾(Keith Patrick Gill)是一位來自馬薩諸塞州的34歲財務顧問。在美國,成千上萬去華爾街面試失敗的人最后都可以稱自己是財務顧問。這一場金融憤青起義,一個戰役下來,梅爾文基金損失$27.5億美元。 而“咆哮小貓”初始$53萬的投資最高時曾達到$1300萬美元的賬面盈利。
有人把游戲驛站當作華爾街無數次資本廝殺中劇情跌宕最大的一次。這無疑低估了它深遠影響。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為第一支可以在股票交易所買賣的股票。1817年,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立。華爾街金融體系已經是百年老店,根深蒂固。但這一次,百年老店諸多基石被撼動。游戲驛站不過是接下來更大動蕩的序曲。
像游戲驛站這樣的事件,久久才發生一次。
怎樣從小概率事件中獲取洞見?我們平常使用的大數據統計難派用場。合適的方法是小概率事件學錯。它包括:
1)用不同的理論解釋同一個現象。
2)從各個利益相關者角度演繹出風格迥異的解釋。
3)換看問題的視角,多個方向分析意想不到,卻又在情理之中的因果關系。
下面,我們以此方法敘述游戲驛站事件。
對沖基金的挽歌?
澳大利亞人瓊斯(Alfred Jones)被認為是對沖基金第一人。1949年,瓊斯成立了第一支平衡股市風險的基金。他稱之為“對沖的基金”(Hedged fund)。過去人們依據市場趨勢投資。而瓊斯則同時運用兩種投機工具。一種是加杠桿買股票,另一種是做空。這樣,兩者風險對沖。如此一來,投資組合的價值不再依賴對市場趨勢的判斷,而是來自管理人積極主動選擇股票。對沖基金把合伙人限制在99位。于是,它不再受投資法的強監管。瓊斯還設計20%回報獎勵和2%的管理費的激勵結構。后來的對沖基金保持上述要件。
上世紀90年代,對沖基金步入黃金時代。1986年,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的“老虎基金”暫獲雙位數回報率。羅伯遜說,選200家最好的企業買股票。選200家最背的企業做空。如果這樣還不能大贏,轉行算了!對沖基金能避開強監管,只供超級玩家參與,能做空碾壓背時背運的企業,動輒雙位數回報。它成為華爾街最刺激的游戲。
1998年和2000年,對沖基金曾經歷過大崩盤。老虎基金,長期基金(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LTCM),量子基金都跌過大跟頭。那么,這一次為何不同?
過去是同一個游戲玩崩了,從頭再來。成本由政府或行業埋單。1998年,LTCM以50億美元資產控制1000億交易量,影響1萬億市場規模。LTCM由諾貝爾經濟學家設計股價差模式。但千算萬算沒算過國際政治變化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為了避免拖累全球固定收入市場崩盤,美國政府和華爾街銀行組成善后聯盟,清算LTCM。類似的突發性事件管理目的是恢復舊秩序。危機后,游戲輪盤照樣旋轉。
這一次,紅迪公社的紅迪人徹底不按華爾街游戲規則出牌。在400萬紅迪人簇擁下,網絡金融憤青不按理性投資邏輯出牌。憑借千萬平民投資人“沖動型報復投資”行為,拉升股價,逼做空大鱷平倉。一位有名的大嘴巴評論員說:這是華爾街的“法國大革命”。話雖夸張,卻一語中的:金融貴族自以為高深莫測的對沖游戲再也無法任意重復了!
從今往后,任何對沖基金都要忌憚“不可能”發生的群眾性、非理性運動。Z世代“沖動型報復投資”成為一種超限戰。對它,華爾街的投資模型望而生畏。
大衛是怎樣戰勝哥利亞的?
紅迪人克勝對沖基金被稱為“大衛與哥利亞”再現。
圣經中有一個人物叫做大衛,是公元前1010年至970年間的以色列王。他是猶太支派耶西的第八個兒子,在伯利恒出生,曾是一位牧羊人。當時的以色列王是掃羅,他在位期間腓力斯丁人入侵以色列,其中一位腓力斯丁武士,名叫哥利亞,他身高八尺,孔武有力,頭上戴著一頂鋼盔,身上穿著鎧甲,一上戰場便所向披靡,殺敵無數。當大衛到了前線時,他看到敵方的巨人哥利亞在戰場上大殺四方,以色列人無法抵擋。這時,大衛帶著士兵走上前去,應對哥利亞的罵陣。他大聲挑釁、痛罵哥利亞,等到哥利亞被罵的頭昏腦脹時,大衛趁機用大彈弓遠射,打昏了哥利亞。大衛沖上前去,拔出哥利亞的刀,把他的頭砍了下來,贏得了勝利。此后,“大衛戰勝哥利亞”成為西方描述以弱勝強,以小擊大,以巧贏多的文化代名詞。
大衛靠大彈弓,紅迪人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網上的紅迪公社和羅賓漢交易平臺!
沒有羅賓漢交易平臺,很難想象平民投資人可以掀起如此滔天巨浪。在這個平臺上,投資人可以買一股,甚至可以買1/4股。它還不收買賣傭金,小股民可以無成本進出。這樣,千萬小股民可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資助建立羅賓漢平臺的是另外一家對沖基金(Citadel)。它初心是為股市交易導流。未曾料到演繹出一幕經典的資本主義破壞性創新。但是,這表面上看似關鍵的技術大彈弓并不是決定因素?!皼Q定戰爭勝利的是人,不是武器?!笔裁礃拥娜嗽敢?、敢于、善于“以卵擊石”?如果忽略紅迪公社,我們就看不透這場風暴背后的意愿現象。
2005年前后成立的紅迪公社,有著不同于其他網上社交社區的諸多特征。
首先,它的自組織能力很強。內容均由用戶(又稱紅迪人)自己提供的原創。
第二,它的網上部落身份明顯。紅迪公社的許多成員都是IT行業的專業人員。他們以有別于其他網絡達人的社區而自豪。他們用性格強烈的網名,如咆哮小貓,冷盤69,臟人一枚等,表達自己特立獨行和憤世嫉俗的態度。
第三,它通過算法自律。紅迪人可以投票表達對評論的喜好厭惡。被喜歡的內容排前,被厭惡的內容退后。當評論的負面得分過高后,自動不再顯示。
第四,紅迪人可以創造論題,組織臨時在線社區。總之,紅迪公社是一個有高度自組織能力的網上社區。它為反抗華爾街精英體制的社會運動提供了一個高能量溫床。
有學者分析,游戲驛站風暴可以用經濟學家凱恩斯的“動物精神”(Animal spirits)解釋。在他1936年的經典作品《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凱恩斯建議,理性思維之外,本能、沖動和情緒也會左右人的行為。不過,“動物精神”并不是最妥當的解釋。它能部分說明個人投資者沖動情緒。但這一次的沖動情緒不是非理性的,而是有深刻的社會集體理性。除了為利潤搏殺,紅迪人還有一個挑戰華爾街精英統治的集體意愿。這個集體意愿混雜在追逐利潤的動物精神中,以至于個人敢于做出自我犧牲的沖動決策。在個人層面,它表現為沖動。匯聚到集體層面,它形成穩定的集體意愿。我們需要把紅迪公社和紅迪人當作一個分析單元。這樣才能理解沖動型報復投資的集體理性。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 著,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研究人類社會興衰的圖爾欽教授(Peter Turchin)最近完成對人類1萬年歷史中政權興替的大數據分析。他的《戰爭、和平、戰爭》(War and Peace and War)一書得出一個富有爭議的結論:當知識精英的供給數量超過社會升遷機會時,社會便容易進入動蕩時期,因為失意的能人要改變自己被邊緣化的地位。紅迪人和游戲驛站為他的理論提供了一個生動的案例。
社會意愿現象的場效應
經典的小概率事件值得我們用不同的敘事去詮釋。游戲驛站不僅展示一種奇特的意愿現象,它還體現集體意愿現象所遵守的場效應原則。
在過去的文章中,筆者建議從場效應的角度去理解復雜的社會意愿現象。場效應理論的要點包括:
1)復雜社會現象無法用線性因果關系去解釋。
2)現象背后諸多力量交錯作用。它們形成的影響是一個曲線誕生的過程。
3)這個曲線誕生的過程的直接表現就是場效應。像電磁場的效果一樣,我們看到的現象表現是所有因素協同共振的后果。
游戲驛站的場效應是怎樣形成的?我們可以總結下面五條規律:
第一,奇思妙想(Fantastic)。主意和行動要出乎一般人的意料,讓人感到異想天開,并且激動不已。挑戰華爾街,這不是一般投資人的邏輯。但以“咆哮小貓”為首的一批人搞出這個異想天開的計劃。它的頑皮和搞笑讓網絡金融憤青激動起來。
第二,包容性強(Inclusive)。在羅賓漢平臺技術加持下,高中生、門衛、飯店跑堂和IT碼農都加入到游戲驛站的狂歡派對中。
第三,聲情并茂(Emotional)。本次風暴從一開始就被賦予超越投資利潤的意義。平民投資人把它當作一次逆襲,一次對金融貴族的嘲弄。強烈的個人情緒云集為一種另類的社會意愿。
第四,杠桿因素(Leveraging)。活動的放大效果是通過各種杠桿因素撬動起來的。首先是互聯網技術,其次是網絡社區,再次是全世界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
第五,公益奉獻(Dedicating)。如果只是一個股票市場投機的機會,它不可能獲得網絡社區的廣泛響應。因為隱隱約約有反抗對沖基金巧取豪奪的社會正義意識,它被視為“占領華爾街”的連續劇。
上述五項規律的英文字第一個字母,剛好形成“FIELD”(場)。它解釋了游戲驛站為何能激發洶涌澎湃的反響,以及正在變化中的事件趨勢。
對華爾街的社會信任危機
以華爾街為代表的投資證券機制對市場經濟做出三大不可磨滅的貢獻:
1)競爭讓價格透明化。
2)交易有助風險控制。
3)證券投資允許全社會參與分享商業成長的紅利。
金融機制的拱心石是“信托”(Trust)。游戲驛站風暴顯示社會大眾對華爾街的極度不信任。怎樣重建信任?這才是更長久的挑戰!我們也許可以從科學發展的另類歷史中獲得一些啟迪。
1662年,現代化學科學實驗方法的奠基人博伊爾(Robert Boyle ),發表了大氣容積和壓力之間有反比關系的“博伊爾定律”。博伊爾的另一個貢獻,是協同其他11位科學家在1660年成立英國“皇家學院”(The Royal Society),致力于科學實驗研究方法。后世理解博伊爾是一位專注追求真理的科學家。歷史學家發現,博伊爾另外一個動機與科學真理同樣強烈:建立社會信任。
博伊爾生活在動蕩的時代。1618-1660這段歷史恐怕是英國歷史上最動蕩的時期。剛剛經歷歐洲30年戰爭,查理一世就被送上斷頭臺。然后,克倫威爾攝政,再到查理二世恢復英國王室統治。英國王室和神圣羅馬帝國的絕對權威動搖后,整個社會墜入懷疑一切的社會情緒和心理之中。
博伊爾和他在皇家學院同伴的另外一個使命是借用科學實驗方法,建立社會信任。發明真空容器后,博伊爾走村串鄉,向廣大民眾展示一只鳥和一個真空容器。當人們看不見的空氣被抽出后,鳥便無法存活。博伊爾的社會目的非常直接:我們可以共同相信科學方法得出的結論??茖W知識可以取代王權和神權,成為社會共識的媒介。他和科學家同道試圖展示,當王權和神權無法支持社會信任機制后,一個理性的、中性的、可以個人感知的科學方法可以成為奠定社會信任的基石。
游戲驛站向全社會揭示華爾街金融游戲往往是一場荒誕鬧劇。它對華爾街金融制度最致命的一擊是刺穿它社會信任的偽裝。它預示一個不值得托付的信托(Untrustworthy trust)時代。誰將是華爾街的博伊爾?我們拭目以待!
(本篇為澎湃商學院獨家專欄“危機不慌”系列之二十一,作者鮑勇劍為加拿大萊橋大學迪隆商學院終身教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EMBA項目特聘教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