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專訪凱豐投資謝姍辰:關注港股低估值板塊和科技領域稀缺標的
2021年以來,隨著南向資金的持續高額凈買入,港股市場走出了難得一見的上漲行情,一度站上30000點。
在此時點,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專訪了凱豐投資宏觀策略研究員謝姍辰,追溯港股本輪崛起的邏輯,展望港股未來走勢。
凱豐投資作為國內知名百億私募,成立于2012年,投資期貨起家;2014年后,凱豐投資的能力圈逐步擴大至股票、債券、量化等領域,形成了以“宏觀策略”為鮮明特征的投資風格,連續六度蟬聯私募“金牛獎”。
謝姍辰認為,基本面盈利拐點及流動性充裕是驅動港股本輪的主要因素。資金角度,內地南向資金在2021年開年后快速流入港股市場。無論是對于險資還是公募基金,港股市場都具備很強的吸引力。另外,海外資金也在弱美元及人民幣升值驅動下繼續增配港股市場。
“2020年四季度,隨著港股市場盈利拐點逐步到來,我們提高了香港市場的配置。當前投資組合中,港股占總體股票比重處于歷史較高配置區間。”謝姍辰說。
謝姍辰認為,可以關注港股低估值板塊、科技領域中具有稀缺屬性的標的以及估值相對合理行業中有好的商業模式且自身質地不錯的公司。
“首先,在疫情后經濟復蘇、弱美元、強人民幣的大背景下,港股低估值的金融地產板塊有估值修復空間。同時,我們認為部分公司提供的股息率即使在全球范圍來看也相對較高,如果符合相應的投資回報要求,值得投資者配置。”謝姍辰說。
另外,謝姍辰認為,可以布局以優質互聯網龍頭為代表的稀缺資產。
最后,考慮到港股的行情可能會從當前的熱門板塊溢出到相對估值較為合理的行業,謝姍辰建議投資者通過深入研究如果能挖掘到商業模式和公司基本面好的個股,這些公司也會有不錯的彈性。
以下為澎湃新聞記者專訪謝姍辰的對話全文:
一、澎湃新聞:驅動近期港股走牛的主要動力有哪些?
謝姍辰:基本面盈利拐點及流動性充裕是驅動港股本輪的主要因素。
基本面角度,盈利的驅動相比低估值更加重要,今年的港股上行就屬于這種情況。港股過去多數時間估值都處在比較低的位置,去年四季度業績下調幾乎結束之后,港股市場逐步走出低估值陷阱,開始了基本面及估值共同向上的過程。所以低估值不是驅動本輪港股上行的唯一條件,盈利的拐點更為重要。
資金角度,內地南向資金在2021年開年后快速流入港股市場。無論是對于險資還是公募基金,港股都具備很強的吸引力。另外,海外資金也在弱美元及人民幣升值驅動下繼續增配港股市場。
二、澎湃新聞:近期南向資金擴容明顯,你怎么看這種現象?原因是什么?南向資金有明顯的偏好嗎?
謝姍辰:去年年末市場對流動性快速收緊的擔憂有所緩解,疊加A股指數快速上行,公募基金受到正反饋影響發行火熱,資金溢出到港股市場。
配置偏好上,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南向資金一方面青睞港股新經濟稀缺標的,以公募基金為代表這一類投資者增持了如騰訊、美團等個股,另一方面追求高股息率高分紅的標的,增持了中國太保和中國移動。
三、澎湃新聞:南向資金的大幅流入具有持續性嗎?
謝姍辰:短期南向資金的大幅流入受到公募基金發行的節奏影響,需要持續關注公募基金發行的節奏和國內流動性的狀況。如果公募基金發行開始回落,新增資金南向買入的力量將會減弱。
對于另外一部分基于高股息和AH估值溢價收斂配置港股市場的投資者,只要上述條件仍存在,我們還能看到資金繼續流向港股市場。當前來看,相當一部分標的還提供非常有吸引力的高股息,符合長線投資如險資等機構投資者的配置需求。行業分化明顯,部分行業AH溢價還在較高位置,有修復空間。
四、澎湃新聞:與A股相比,港股有怎樣的優勢?
謝姍辰:第一、港股市場上科技、教育、物業、醫藥等行業的龍頭公司在全球范圍具有稀缺性。另外,港股市場IPO周期相對較短,發行標準更加寬松,使得香港市場在中概股回歸的過程中有較高吸引力。隨著中概股回歸,港股結構會進一步優化,形成與A股的差異性。
第二、部分行業如紡織服裝、電影娛樂、博彩、電信、互聯網及軟件等行業上,港股相比A股市場能夠提供給投資者更多樣的選擇。
第三、全球多數追蹤中國的國際指數成分中包含較多港股標的,在海外資金增加新興市場尤其中國資產的配置的過程中,港股標的受益于指數納入原因能獲得更多的資金青睞。
第四、港股市場制度在全球成熟市場中相對完善,對于全球投資者來說,有效的進入和退出機制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五、澎湃新聞:有觀點認為,港股的新經濟板塊并不便宜,估值并不低,你怎么看待?
謝姍辰:部分港股的新經濟板塊尤其是龍頭公司當前估值并不低。基本面角度來說,這些公司代表了新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且公司質地好,具備持有價值;另外,由于在A股市場沒有類似公司可以配置,所以港股這些優質標的對國內和全球投資者來說都有很高的吸引力,具備稀缺性溢價。
六、澎湃新聞:你近期對港股的操作有什么變化嗎?倉位以及投資方向。
謝姍辰:2020年四季度,隨著港股市場盈利拐點逐步到來,我們提高了港股市場的配置。當前投資組合中,港股占總體股票比重處于歷史較高配置區間。行業及個股配置上,我們看好全球復蘇背景下低估值板塊的優質龍頭,港股市場上具有稀缺屬性的科技標的,以及其他行業中估值相對合理且公司質地優良的個股。
七、澎湃新聞:綜合港股的現狀,一些新的投資機會會出現在哪些領域和板塊?2021年投資者在配置和方向選擇上應該采取什么樣的策略?
謝姍辰:基于港股的估值修復及人民幣匯率升值等原因,我們認為可以關注港股低估值板塊、科技領域中具有稀缺屬性的標的以及估值相對合理行業中有好的商業模式且自身質地不錯的公司。
在疫情后經濟復蘇、弱美元、強人民幣的大背景下,港股低估值的金融地產板塊有估值修復空間。同時,我們認為部分公司提供的股息率即使在全球范圍來看也相對較高,如果符合相應的投資回報要求,值得投資者配置。另外,可以布局以優質互聯網龍頭為代表的稀缺資產。港股市場因其獨特的優勢吸引了一大批優質中概股回歸,這類公司既是全球范圍的稀缺資產,又受益于指數納入規則享受全球增配中國資產的紅利。最后,考慮到港股的行情可能會從當前的熱門板塊溢出到相對估值較為合理的行業,投資者通過深入研究如果能挖掘到商業模式和公司基本面好的個股,這些公司也會有不錯的彈性。
八、澎湃新聞:2021年港股會出現什么樣的風險嗎?
謝姍辰:由于港股市場海內外投資者定價機制不同、上市公司增發配股容易、以及大股東持股比例低等,港股最大的風險在于一旦股價上行過快,個股容易遭到拋售以及上市公司突然增加股票供給。首先,港股市場海外投資者參與較多,海內外定價機制的差異使得一旦個股價格偏離內在價值后,價格糾偏更加快速。同時,港股市場做空工具完善,一旦短期價格受到情緒助推到了過高位置,有潛在的做空力量進場。其次,港股市場上市公司增發配股機制完善,流程耗時較短。股價上行可能面臨上市公司快速增加股票供給的情況。最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科技龍頭公司大股東持股比例低,流通股較多,可能有較大賣出壓力。這些都會對股價形成壓制。
其他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從中長期角度來看,海外的不確定性會對港股形成擾動,包括全球經濟復蘇節奏,疫苗普及進展,美國換屆后政治風險可能引發的資產波動,美國利率政策以及美元指數走勢的變化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