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要不要給病重病人煲湯熬粥?可別添亂了
文章轉載自: 東平醫生
專家簡介:黃東平,普外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新一輪上海市醫學重點??曝撠熑?。同濟大學附屬普陀人民醫院外科副主任、同濟大學附屬普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從事普外科工作35年,擅長開放和腹腔鏡下的胃癌、結直腸癌根治術及其放化療的綜合診治及腸內腸外營養的支持治療。
摘要:很多病人和老人無法正常進食、天然食物雖然接近正常人的每日飲食,但是營養成分很不明確,不易計算;食物攪拌過程中顆粒大、黏稠, 不易通過管徑較細的鼻飼管,入量受到限制,很難真正滿足病人每日的生理需要量,尤其在腫瘤患者治療后。這個時候,腸內外營養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不賣關子,先回答問題:“無法靠正常進食補充營養的患者,就不用辛苦家屬和親友每次去醫院大罐小罐地煲湯熬粥了。”
我們一直說,黃東平醫生除了“菊花”,在臨床營養專業上也很有造詣。他創建了上海市同類醫院中第一家規范化臨床營養中心。所謂臨床營養,腸內外營養是核心,那么腸內外營養是什么意思?有多重要呢?這一篇的內容,盡管小編已經絞盡腦汁進行最通俗化的“翻譯”和歸納,但相比之前的,可能仍然有一點點學術、一點點專業,請大家耐心讀完。

先從腸內營養和腸外營養的區分說起——
腸內營養(enteral nutrition,EN):是經胃腸道提供代謝需要的營養物質及其他各種營養素的營養支持方式。
腸外營養(parenteralnutrition,PN)是從靜脈內供給營養作為手術前后及危重患者的營養支持。全部營養從腸外供給稱全胃腸外營養(totalparenteralnutrtion,TPN)。
以下是兩者比較“淺顯易懂”的比較:

當長期PN的病人開始能夠耐受EN時,先采用低濃度,緩速輸注要素腸內營養制劑或非要素腸內營養制劑,監測水、電解質平衡及營養素攝入量,再逐漸增加腸內營養輸注量,并以同樣幅度降低腸外營養輸注量,直至腸內營養能完全滿足代謝需要,才可完全撤消腸外營養,過渡到完全腸內營養。

看到這里,讀者朋友大概明白點了吧?說白了,就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病人和老人,難以或根本無法正常進食、無法吸收營養,嚴重影響身體康復,尤其在腫瘤患者治療后(我國腫瘤患者的生存率比發達國家低許多,除了忽視預防阻斷,后期康復的營養支持跟不上也是主要原因),這個時候,腸內外營養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再講得詳細一些,很多病人無法自主進食,或者食欲差、進食量很少,這時候很多患者家屬習慣上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朋友圈的道聽途說,僅僅給予少量流質食品,包括奶、鴿子湯、米湯、粥、菜湯以及各種自購的滋補品等。傳統習慣中,把天然食物打成糊糊狀的流質飲食,也就是自制勻漿,會給人非常滋補的感覺。
但其實,天然食物雖然接近正常人的每日飲食,但是營養成分很不明確,不易計算;再者,食物攪拌過程中顆粒大、黏稠, 不易通過管徑較細的鼻飼管,入量受到限制,很難真正滿足病人每日生理需要量。

那么,有沒有一種成分明確、溶解度好的替代品呢?
腸內營養制劑出現了。基于臨床醫生專家的研究成果和配方,腸內營養制劑規范化配置生產后,無菌要求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證,同時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成分明確,形狀均勻,溶解度好,能夠從細孔徑的喂養管中通過,使用方便,且患者具有較好的耐受性和較少的不良反應。
我國于2013年頒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s,FSMP)是為了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膳食的特殊要求,專門加工配制而成的一類配方食品。該類食品必須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指導下使用。而西方發達國家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了對這類食品的規定。
腸內營養劑與天然食物相比,其提供的營養物質更能滿足人體生理需要,更有利于胃腸功能的恢復,保護腸黏膜屏障,在防止腸黏膜萎縮、維持免疫活性、保持腸道正常菌群、降低應激反應以及改善預后等方面存在優勢,并有費用低、并發癥少、實施方便等優點。
于是,腸內營養(EN)又形成一個新的理念——營養支持!
營養支持的作用逐漸被臨床所重視,“營養支持”也逐漸轉變為“營養治療”。所以說,腸內營養可不僅僅是簡單的吃飯問題,合理、有效地應用營養支持,對于整個疾病的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
好,以上一大堆內容,是不是在否定家屬對病人熬湯獻愛心的孝心呢?當然不是!或者說,不全是!
不過,危重病人,可能真的不用你熬湯送粥去添亂!
危重病人的營養治療非常重要,俗話說“疾病三分治,七分養”,營養即在其中,任何時候都應遵循。如果胃腸存在,就應首先考慮使用腸內營養。與腸外相比,腸內營養經濟、安全、方便,符合生理過程。
腸內營養的適應癥包括——
1、意識障礙、昏迷和某些神經系統疾?。喝缒X外傷、腦血管疾病、腦腫瘤、腦炎等所致的昏迷患者,老年癡呆不能經口進食或精神失常、嚴重抑郁癥、神經性厭食者等;
2、吞咽困難和失去咀嚼能力:如咽下困難、口咽部外傷及手術后、重癥肌無力者等;
3、上消化管梗阻或手術:如食管炎癥、化學性損傷等造成咀嚼困難或吞咽困難、食管狹窄梗阻、食管癌、幽門梗阻、吻合口水腫狹窄、胃癱等;
4、高代謝狀態:如嚴重創傷、大面積燒傷、嚴重感染等所致機體高代謝、負氮平衡者;
5、消化管瘺:通常適用于低流量瘺或瘺的后期,如食管瘺、胃瘺、腸瘺、膽瘺、胰瘺等。對低位小腸瘺、結腸瘺及空腸喂養的胃十二指腸瘺效果最好;
6、術前準備和術后營養不良:如術前腸管準備期間、術中有額外營養素丟失者等;
7、炎性腸管疾?。喝鐫冃越Y腸炎、Crohns病等;
8、短腸綜合征:短腸綜合征腸代償階段;
9、胰腺疾?。杭毙砸认傺啄c功能恢復后、慢性胰腺功能不全者。注意喂養管應插入近端空腸250px以上,營養制劑只能選用小分子低脂不需要消化即可吸收的要素膳,如維沃、愛倫多、大元素等;
10、慢性營養不足:如惡性腫瘤、放療、化療患者及免疫缺陷疾病者等;
11、器官功能不全:如肝、腎、肺功能不全或多臟器功能衰竭者;
12、某些特殊疾?。杭毙苑派洳。鞣N臟器移植者,包括腎移植、肝移植、小腸移植、心臟移植、骨髓移植等;
13、腸外營養治療不能滿足要求時的補充或過渡。
至于不屬于以上范疇、消化功能良好的患者,在得到醫生和護士許可的情況下,你盡可展現自己的一片愛心和孝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