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年頭誰還沒當過幾個“氣氛組”成員呢
“氣氛組”儼然已成最近最受年輕人追捧的熱詞之一。起初是指在酒吧等娛樂場所營造氣氛的人,后來被用在各行各業和各種場合。對于氣氛組成員來說,結果并不是擺在第一位,關鍵是要積極參與,營造氛圍。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最近對2013名18—35歲青年進行了一項調查顯示,80.9%的受訪青年認為自己當過“氣氛組”成員,70.5%的受訪青年表示被一些“氣氛組”帶了節奏。氣氛組無處不在地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或主動或被動地成為氣氛組的一員。

氣氛組成員可不少
在星巴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職業不詳,經常帶著電腦點杯咖啡一坐就是一天,偶爾接個電話談著百萬級別的生意,嘴里還不時蹦出幾個散裝英文單詞。網友親切地稱呼他們為“星巴克氣氛組”。他們享受著自由職業者不用坐班的福利,但看上去卻并不愜意。電腦旁擺著的咖啡仿佛不是普通飲料,而是裝著熱情和雞血的能量液。累了端起咖啡喝一口,正巧對面的大哥也正拿起咖啡,雙目相對,點頭致意相視一笑,然后再繼續孜孜不倦地在電腦前敲敲打打,這便是天涯打工人獨有的默契。
如果說“星巴克氣氛組”是民間自發形成的,那么官方認證的氣氛組還屬海底撈最為著名。他們把“顧客就是上帝”的理念貫徹到了極致,無微不至的熱情服務分分鐘讓社恐患者尷尬到用腳趾摳地。如果顧客中有過生日的,一眾服務員立馬舉著燈牌將你圍起齊唱生日歌,載歌載舞很是熱鬧,在洋溢的生日氛圍中你將成為全場的焦點。

海底撈氣氛組看起來很“專業”。
還有一種氣氛組成員,永遠在陪跑的路上。比如“考研/考公氣氛組”,指的是考研/考公大軍中的假裝學習一派,他們看似和大多數考研/考公的同學一樣起早貪黑地學習,十分用功地在做題背書,但是實際上他們只是營造了學習的氛圍而已。他們每次都是重在參與獎獲得者,不斷地擴充考研大軍,意在加大考研難度,報考的主要任務就是為了陪跑,為考研精準篩選人才做出了卓越貢獻。

說起陪跑,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抽獎氣氛組”成員,他們始終對抽獎活動懷抱著一種莫名的熱情。不管在什么平臺什么抽獎活動,他們不是在轉發就是在去轉發的路上,就算每次都當分母也毫不在意,并始終相信自己在某一天會成為下一個錦鯉。

在各大CBD的高檔辦公室里,也總是散落著各類氣氛組選手。如辦公室里總有那么幾個年輕女同事自發組成“脫單氣氛組”,她們整天把想戀愛掛在嘴邊,卻又不付出實際行動。他們聲稱自己對于擇偶沒有高要求,但當愛情真正到來時,她們卻跑得比誰都快。
打工人打工魂,辦公室里都是打工人。最近“打工人氣氛組”成功建組。有些人你看著每天敲著鍵盤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腦屏幕思考,實則每天上班就摸魚,思考著下班回家應該吃什么。每天積極烘托公司的打工氛圍,眼瞅著身邊的同事買車的買車、買房的買房,而他們銀行卡里的余額卻始終有減無增。
到點下班后,他們轉身拐入公司隔壁的健身房,爭當“健身房氣氛組”種子選手,運動五分鐘擺拍兩小時,他們熱衷于在健身房的各個區域里拍照打卡,并在社交網絡中營造出一種健身達人的形象。

健身房里對鏡自拍是健身結束的重要儀式。
過了五分鐘打開朋友圈,發現收到的點贊里面總是那幾個熟悉的頭像,這些人組成了“朋友圈氣氛組”。他們很少發朋友圈,卻熱衷于在朋友圈點贊評論。你雖然不能常常看到他們的動態,但卻經常能在共同好友的朋友圈下面看到他們的足跡。他們把點贊功能當成已讀功能操作,凡是經過的地方必定留下點贊的痕跡。這類人是微信點贊功能的積極響應者,為朋友圈營造出了一種熱熱鬧鬧的氣氛。
生活中到處都有氣氛組,當膩了氣氛組,試試實干組也許會有另外的收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