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球城市觀察|洛杉磯河總規:應對氣候變化,包容無家可歸者
2021新年伊始,洛杉磯河總體規劃方案公布。

洛杉磯河新總規封皮。本文圖片均來自LA River Master Plan (Public Draft)
自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中葉,為了防范洪水,洛杉磯河被持續渠化。時至今日,它成為了人工河渠,是洪災風險管理的對象,與眾多相鄰社區隔絕。
公路只能讓社區分隔,而河流卻是天然的紐帶。洛杉磯河提供了一個機會,把17個市和數不勝數的社區聯系在一起,把51英里長的流域中的居民相連。
早在1930年代,洛杉磯地區曾編制公園、運動場和水岸規劃方案,這項規劃完成于大蕭條之初,恰在1930年代災難性洪水發生之前,預見了洛杉磯縣的快速城市化即將來臨。
1996年,洛杉磯縣制訂了首個洛杉磯河總體規劃。居民、社區和倡導者推動了共享開放空間和公園、管理寶貴的水資源、提升生態系統功能,以及在極端暴雨中持續洪水管理的包容性愿景。

渠化的洛杉磯河
2020洛杉磯河新總規是在上述基礎上編制。即便存在管轄、土地權屬和融資條塊分割的重重阻滯,仍致力于把這條河流由單一用途廊道,轉變為眾多社區可親近資源——供人們享受戶外生活并在城鎮穿行;供人們欣賞自然風光并相聚于此;供人們在繁華城市聚居地中歡慶并理解基礎設施要義;讓人們從歷史中學習并塑造未來的地方。
規劃方案首先需要明確一個問題:是否需要拆除混凝土河堤,使洛杉磯河恢復自然的河道?
自然河道需要更寬的通道,而拆除混凝土河堤意味著需要對數百英里的交通路線和公共設施廊道改線,動遷數以千計的商戶以及數以萬計的居民。此外,還需慮及氣候變化的不確定性。
因此,規劃方案決定保留混凝土河堤,同時對行洪能力不足的河渠段擴容。新總規并不尋求拆除河堤,而是致力于尋找可留存自然生態系統的區域,同時保持河流防洪功能,并保留河流鄰近的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和便利設施。
洛杉磯河新總規列明的9大目標如下:
1、降低洪水風險,提升韌性
2、提供均等、包容和安全的公園、開放空間和步道
3、支持健康連通的生態系統
4、提升進入河流廊道的均等可達性
5、擁抱藝術與文化,并增加相關機會
6、消除對住房可負擔性和無家可歸人群造成的潛在不良影響
7、為持續的社區參與、發展和教育塑造機會
8、提升地方供水的可靠性
9、促進水的健康、安全和潔凈
在近500頁的洛杉磯河新總規之中,就上述9大目標,分別列明了具體行動以及實施步驟,還提供了最佳示范案例。此外,另有一冊數百頁的設計指南,提供更多設計細節指引。

經由公眾參與,識別出規劃的重要事項,如保護脆弱的動植物、補充水的供應、解決無家可歸的問題、營建健康而連通的社區等。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目標6,相比于很多城市的河道改造項目,因周邊建設高端住宅而引發士紳化現象,該規劃中特別關注住房的可負擔性和無家可歸人群。因為,洛杉磯縣房價數十年持續上漲,目前全縣有超過5萬無家可歸者,其中8800人居住在洛杉磯河附近。

由于房價高昂,洛杉磯河成為很多無家可歸者的容身之所。
具體行動包括:審核并對沿河住房和社區穩定化策略提出建議;識別流離失所高風險區域,優先布設經濟適用房項目;在河流兩岸1英里范圍內增加經濟適用房,鼓勵在新建建筑和保留建筑中,融入支持性住房、可負擔性出租房和經濟型產權房;在為河流項目籌資的同時,為可負擔住房項目籌資;開發沿岸居民權益建設工具,制訂租房者保護政策。
此外,對河流沿岸無家可歸者提供支持,一方面新建永久性的支持住房;另一方面借鑒范例,與洛杉磯河流兩岸的無家可歸者共同使用這一河道。比如,每英里都提供永久性的衛生設施,并定期維護;對河流項目工作人員提供培訓,便于與無家可歸者互動。


旱季低水位設計案例(上圖)和雨季高水位設計案例(下圖)
洛杉磯河新規劃計劃在25年之內實現,粗略估計規劃項目經費約190億至240億美元。除了建設費用,還需持續投入維護與運營費用。按照每年每英里河流需150萬至300萬美元估算。洛杉磯河總規之下涵蓋的項目,計劃從聯邦、州和地方政府獲得資金,此外還待從捐贈和其他資金渠道獲得融資。洛杉磯河流域目前共有500萬居民,人均建設耗資約5000美元。
總之,這是一個耗資甚巨的項目。目前是規劃公示期,規劃能否落地,建設效果如何,有待時間檢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