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扎根民情,助力民生,說說長城皮卡和物產中國這一年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席卷全球,人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2020年同樣是收獲的一年,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國內重大工程項目集中建設,脫貧攻堅戰全面收官。這其中離不開大量基層人員的艱苦奮斗,但同樣也離不開那些為民生出力頗多的工具。長城皮卡,就是那個奔走在基層第一線,滿載貨物駛過崎嶇山路,陪伴千萬縣域農民致富脫貧的重要工具。

2020年,澎湃新聞與長城皮卡聯手,走進多個省份的貧困縣,深入脫貧攻堅戰的第一線,為大家呈現了一檔“物產中國”系列扶貧公益專題片,講述貧困縣里的物產故事,為滯銷農產品帶貨,為貧困縣物產代言。
地大物博,何謂“物產中國”
可以說,自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就在帶領人民不斷致力于脫貧事業,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脫貧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中國作為一個后起的發展中國家,地域、幅員遼闊,地區發展不平衡的情況長期存在。在這種貧困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脫貧任務難度相當艱巨。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發展多樣化的方式,通過擴大內需的方式促進經濟增長,追求為貧困地區群眾打造一個可以長期致富的路子,就顯得相當重要。

中國那些偏遠的貧困縣、貧困村,往往都有相當特色的當地物產,但是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卻往往“與世隔絕”。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長期機制,將這些特色物產轉變為致富的金銀礦,一方面離不開國家政策和基礎建設投入,而另一方面也需要當地人的物產能夠運出、故事能夠被人看見。

出于這多方面的原因,澎湃新聞攜手長城皮卡共同啟動了“物產中國”公益扶貧項目,聯合扶貧部門、新聞媒體、電商平臺、地方企業、農戶等多方力量,幫助農戶把農貨送出去,把錢賺回來,用最實際的行為助力“三農”、幫助他們改善生活。以一個全新的視角,來觀察如何以產業發展帶動農村脫貧、如何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以及在脫貧路上,中國農村還有哪些待解難題,把這些深度貧困地區的故事拍成紀錄片,講述貧困縣里的物產故事,為滯銷農產品帶貨,為貧困縣物產代言。
深入基層,揭秘中國“物產”
“物產中國”公益扶貧項目,從2020年6月正式開始,用半年的時間,走進新疆、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北、云南、四川、重慶、廣西、安徽、江西等省份的15個貧困縣。從西到東、從南到北,攝制組到深入到扶貧第一線,講述當地物產與當地人的故事。

在身處貴州中部的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縣,我們見識到了當地人如何白手起家,經過二十多年的耕耘,把之前的玉米地和黃山,開墾成如今達到6.5萬畝的種植地。目前,麻江已經成為全國單體藍莓種植面積超大以及產量領先的縣,每年僅鮮果和初加工果的產值就達到2億元,已占據了全國有機藍莓市場的63%。在這里,我們認識了見證和參與了麻江藍莓發展全過程的“麻江民間藍莓第一人”王慶,正在探索產出高端藍莓的米建忠,以及回鄉創業的年輕人楊瑞彪,他們都是麻江縣21年深耕藍莓種植的縮影,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麻江人投射在藍莓身上的努力、細致和冒險。

在安徽宣城市涇縣的國民油布傘廠,有一位名叫鄭國民的制傘匠人,他35年如一日守護著這項一度接近失傳的傳統手藝,讓這項升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傳承至今。在這里,我們看到了鄭國民如何靜下心、沉住氣,將油布傘技藝打磨至臻;也看到了油布傘這項技藝,是如何在當地政府、企業的關注與鄭國民不懈的努力下,從一顆蒙塵之珠變得再現光華。
其實,發生在祖國各地的這些故事,不過是整個扶貧攻堅戰中的冰山一角。但從“物產中國”的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國家政府不計成本的投入、勞動人民的自強不息的精神。而我們也堅信,在社會主義中國,“老有所終,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難有所助,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理想即將實現。
長城皮卡,助力民生發展
扶貧攻堅戰的逐步勝利讓人欣喜。而在深入基層時,我們也發現,一款趁手的工具車能極大地改變偏遠地區農戶的生產環境和出行條件,而其中出鏡率非常高的,就是長城皮卡。

提到皮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皮實耐用。的確,作為能拉、能跑的車型,皮卡不僅能夠兼顧通過性和適應性,不挑剔工作環境,而且價格上更加實在。它對于很多貧困地區的奮斗者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生產生活工具,皮卡以強大的裝載能力和動力,滿載貨物駛過崎嶇山路,陪伴千萬縣域農民致富脫貧。而長城皮卡,則以連續23年銷量遙遙領先的成績,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致富先鋒”。
無論汽車行業有多少風起云涌,長城皮卡始終從未偏離過民生的根基,在路況不好、氣候惡劣、使用環境差的地區,時常能夠看到它的身影。扎根民情,深入民生,23年來,銷冠稱號沒有讓長城皮卡失去方向,反而讓它更加堅定地下沉到現實需求,堅持以民為本的原則,了解用戶需求,讓皮卡走進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孟子》有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作為在皮卡市場已經首屈一指的企業,長城皮卡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到了踐行公益、服務社會。除了前往扶貧攻堅戰第一線,致力于向外界展示“物產中國”之美以外,長城皮卡還曾經與藍天救援隊行動,共同保護可可西里生態;深入基層,致力將無憂服務惠及偏遠地區;戰疫情、抗洪水,展現企業擔當。長期以來,長城皮卡憑借“品牌+產品”的雙線耕耘,收獲了良好的用戶口碑;通過踐行助力民生、投身社會的公益之舉,彰顯了品牌責任與社會價值。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會隨著越來越多像長城皮卡這樣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投身公益、回饋社會,人民的“中國夢”必將加速實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