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松茸、青稞與車厘子,精釀中的香格里拉風物志
丁海笑
啤酒是世界上暢銷度僅次于咖啡與茶的飲料,旅行者中的啤迷越來越多,同時諸多啤酒廠已經成為旅行勝地。孤獨星球出版過一本《環球啤酒之旅》,方便貪杯的旅行者們找到自己鐘意的啤酒廠。《精釀啤酒與釀造》雜志的編輯約翰·霍爾寫過:“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啤酒廠。”遠離塵囂、位于滇西北的香格里拉也不例外。

?格?拉噶丹·松贊林寺 丁海笑 圖
我第一次喝到香格里拉啤酒,在西藏的來古村,四周是延綿起伏的雪山群,我打開一瓶黑牦牛啤酒,旅途的焦灼與艱難的時光頓時釋然。
誕生于2009年的香格里拉啤酒在短短幾年內風靡藏區,在精釀圈收獲了良好的口碑。香格里拉啤酒廠提供啤酒工廠之旅,只消幾十元錢,就能了解啤酒的釀造過程,還能暢飲。
始于拉薩的保育院
歐洲有個著名的修道院啤酒,販售啤酒以支持修道院開支并用以慈善。香格里拉啤酒廠的淵源有些類似。啤酒廠員工百分之八十都來自杰素丹珍保育院。
杰素丹珍是西藏的藏族孤兒,七歲的時候被一對德國夫婦收養。杰素丹珍在德國長大、接受教育,工作后成了一名助理護士。“丹珍”是她的名字,“杰素”是她冠以夫姓。
杰素丹珍的丈夫是香格里拉(原中甸縣)人,早年跟著父親走茶馬古道穿越西藏到印度做貿易,把下關沱茶賣到印度,再從印度買一些內地缺少的物資回來。西藏和平解放那一年(1951年),滯留印度的藏人無法回國,他跟隨父親前往瑞士,之后在瑞士的一家電纜加工廠工作。在歐洲的藏族人重視藏文化教育,瑞士和德國很近,他就成了杰素丹珍的藏文老師,兩人相遇了。有一天,他對杰素丹珍表白:“我喜歡你,你愿不愿意嫁給我?我不是跟你談戀愛那種,是結婚的,你愿意的話你就來瑞士。”

杰素丹珍和丈夫
因為需要放棄在德國的生活,杰素丹珍考慮了很久,才把德國的工作辭掉,能變賣的變賣,能帶走的帶走,開著一輛皮卡車從德國到了瑞士,兩個人結了婚,生了兩個孩子,哥哥叫杰素松贊,弟弟叫做杰素次丹。
1990年,杰素丹珍回到闊別多年的西藏,當時的西藏還很窮,她看到街上有很多破衣爛衫的孩子,因為她自己受人恩惠,覺得應該回來幫助家鄉的孤兒和困難兒童。1993年,杰素丹珍在拉薩市堆龍德慶縣創辦了第一家杰素丹珍保育院。那時候中國的慈善事業才剛起步,舉國之力的“希望工程”剛走過第四個年頭,一些當地人對杰素丹珍的舉動不理解,認為她是神經病,要求把她關起來,或者把她遣送回瑞士。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阿沛·阿旺晉美知道之后,通過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促成了這件事情。杰素丹珍的丈夫是香格里拉人,1997年,第二所杰素丹珍保育院在香格里拉成立。當時,香格里拉的福利機構還很落后,但當地政府很開明。杰素丹珍將自己的退休金傾注于第二家保育院——她不喜歡別人叫它孤兒院,她說孩子們有了家,所以不再是孤兒了。

香格里拉杰素丹珍保育院
張卓瑪是香格里拉杰素丹珍保育院第一批孩子之一,外公是山東漢人,早年跟著紅軍來云南,就沒有再回去。外公的家庭成分不太好,因為識字,留在香格里拉的一個小村子里做文書,記工分、量土地。他在山東結過婚,中途回去過一趟,那邊的老婆已經不在了。外公去世得早,因為內地來的人容易得的肺心病。
張卓瑪的外婆是香格里拉人,父母在這里出生。三歲那年,母親因為跟父親產生了一些矛盾,想不開,喝農藥自殺。父親的第二任妻子很喜歡喝酒,有次喝醉酒兩個人起沖突,女人就把她父親給捅了,捅到心臟的大動脈,沒搶救過來,死了,她自己也跳河自殺了。那是1997年,張卓瑪才九歲,還有一個七歲的弟弟,整個事件在中甸縣城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正好杰素丹珍在中甸要開保育院,民政局就來找到姐弟倆,和另外十一名身世各異的孩子一起,成為被保育院收養的第一批的小孩,后來,慢慢有了五十多名小孩。
香格里拉保育院的人手不多,一個阿姨管日常生活,一個喇嘛負責行政,也教藏文。所有孩子接受國家的九年義務教育,在保育院附近就近上學,跟其他小孩子一起。
迪慶州生活著眾多少數民族,保育院里有納西族、藏族、傈僳族、彝族等好幾個民族,保育院里雖然也有藏傳佛教經堂,但杰素丹珍從來不宣傳佛教,因為她一直認為,與其天天去吃齋念佛、燒香磕頭,不如扶一個老奶奶過馬路。她堅持的信念是:如果你不能幫助他的話,至少不要去妨礙他。
2013年,云南藏區首個公立兒童福利院在香格里拉成立,2018年杰素丹珍保育院在院兒童由州兒童福利院接收,杰素丹珍的使命告一段落。兩家保育院據統計一共收養過三百多名小孩,沒有死亡,沒有殘疾,也沒有人后來坐牢。2020年5月3日,杰素丹珍女士在瑞士蘇黎世因病去世。
高原上的啤酒廠
杰素丹珍還在辦保育院的時候,她擔心自己有一天不在了,這些孩子就沒人管。兒子杰素松贊是瑞士沃勒勞一家建筑公司的合伙人,他決定來香格里拉協助自己的母親。回來之后,松贊發現保育院的孩子受教育沒有問題,但就業很困難,不是每個小孩的成績都好,許多孩子自卑、不善交談,優點別人很難發現。如果沒有很好的先天條件,很難找到工作。
杰素松贊打算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就業機會,他在獨克宗古城的倉房街開了一家嗦呀拉藏餐廳。那是一家不大的餐廳,旁邊有一座紅綠相間的小白塔。松贊從西藏請了有名的藏餐廚師。那時的香格里拉很小,很多外國游客慕名來到他的餐廳,跟他咨詢一些旅游資訊。保育院的孩子們也過來學做西餐和藏餐,練習英文,來去自由。

獨克宗古城大火前的古城嗦呀啦藏餐廳
杰素松贊在瑞士長大,喜歡喝啤酒,當時的香格里拉只能買到大理、雪花之類的工業啤酒,外國客人覺得口感太淡,他們想要高度數、口感濃郁的精釀啤酒。
香格里拉有很好的條件,首先它的水很干凈,也是青稞產地,大麥中的一種,非常獨特。
2009年,杰素松贊租了一間小廠房,用小設備來釀啤酒。2010年,瑞士釀酒師弗雷迪幫杰素松贊釀造出第一款啤酒——“松嘎”。“松”和“嘎”是杰素松贊藏語名字的第一個發音。
2014年獨克宗古城大火,餐廳被燒掉了一半,重建需要很大的代價,杰素松贊就徹底把餐廳關了,專注在啤酒廠的建設上面,2014年開始入駐香格里拉工業園區,整個啤酒廠的設計都是親自做的,啤酒廠的員工參與了土建。
當時精釀啤酒在中國還很新潮,杰素松贊相信未來的發展會很好,希望像修道院啤酒的模式那樣,今后啤酒廠的盈利可以注入到保育院,孩子們將來也可以到啤酒廠學習和工作,有一技之長。現在,啤酒廠一共有32名員工,大部分都來自杰素丹珍保育院,12名在生產車間,其余負責銷售,來來回回請過好多個不同的釀酒師,每年冬天是啤酒的淡季,還會抽兩個月時間送員工到山東培訓。
一開始啤酒廠的名字想叫“3300”,因為香格里拉的平均海拔是3380米(啤酒廠實際海拔要低一些),但“3300”已經被別人注冊了。2015年開始正式投產的時候改成“香格里拉啤酒”。

香格里拉啤酒廠生產線 丁海笑 圖

啤酒?產流程中的罐裝部分 丁海笑 圖
香格里拉啤酒用的是330毫升的棕色玻璃瓶來進行灌裝,雖然棕色和綠色都能避光,但酒瓶的顏色越深,就越能抵擋紫外線,保證口感,因此棕色玻璃瓶也為大多數精釀啤酒所采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棕色玻璃瓶的原材料產量降低,市面上綠色玻璃瓶的啤酒占大多數,就是我們現在常見的“大綠棒”。因為產量不高,目前合作的一家玻璃瓶廠每年只給香格里拉啤酒做一次棕色玻璃瓶,所以得提前要把一年的產量訂好,這就跟廚師配菜一樣。
隨著香格里拉啤酒的暢銷,有大公司想要投資杰素松贊,但提出搬廠的要求,至少要讓它搬到成都去,原因是在香格里拉這座小城,購買原材料的成本很高,運輸非常貴,人才引進也特別困難,曾經有德國杜門斯啤酒學院畢業的年輕人過來,待了一個冬天就不愿意再來了。而杰素松贊拒絕了這項投資,他認為啤酒廠離開了香格里拉,就不再是香格里拉啤酒了。

杰素松贊與在保育院??的員?
云南的大部分區域已經被嘉士伯、華潤和百威等幾大啤酒集團占領了市場,在香格里拉堆得滿大街都是的大理啤酒,也是嘉士伯旗下的。香格里拉本地人喝慣了淡啤,現在給他們喝精釀啤酒,反倒覺得這不應該是啤酒該有的味道。香格里拉啤酒的糖化系統里用的是麥芽,而工業啤酒為了降低成本,行業允許使用大米和玉米,有的原料成分表上甚至有麥芽膏、麥芽精、酒花膏。
一種風物志
云南是一個植物王國,植物種類豐富,不一樣的植物有著不一樣的風味。精釀玩的就是想法,可以把所有想象得到的原料都加進去,高原的特質成就了香格里拉啤酒的水源、獨特的風味和些許噱頭。
除了麥芽、啤酒花、水、酵母四大主料之外,香格里拉啤酒里的第一種獨特風味就是青稞。
用青稞釀造啤酒幾乎是所有藏地啤酒的探索,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青稞啤酒誕生,但青稞的生青味、蛋白質含量高,會直接影響到啤酒的風味。1998年,青海海華啤酒廠推出了一款“海華牌”青稞啤酒,這大概是市場上第一款以青稞為原料釀制的啤酒。2002年,拉薩啤酒廠也投產了一款青稞拉格啤酒,其醇厚豐富的口感令人印象深刻,但很快拉啤就被嘉士伯集團收購,青稞風味不再。另外,先后成立的西藏青稞啤酒與拉薩吉祥啤酒都推出青稞啤酒。香格里拉精釀啤酒目前采用的是澳洲麥芽和青稞麥芽按7:3的比例釀造,完全由青稞麥芽為原料的青稞啤酒也即將投產。
瑞士的釀酒師弗雷迪有五十年的釀造經驗,他每年會來香格里拉兩次,每次一個月。杰素松贊和他的團隊只要發現香格里拉的一種特產,比如香格里拉松茸,就會想方設法把它放到啤酒里,等實驗階段的配方和流程研發出來后,由弗雷迪負責審查和修改。
2015年的時候,香格里拉啤酒只出品了兩款酒,第一款松嘎的酒精度有5.2度,大家覺得它太高了,于是又生產了酒精度只有3.1度的嗦呀啦。2016年有了七種啤酒。2017年,佛手柑作為限量版的小罐啤酒推出,于是把它納入常規生產,成為第八個品種。
八款酒的原料不一樣,發酵時間不一樣,口味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精釀啤酒追求自然發酵,不會因為發酵時間太長,人為增加溫度而影響它的口感。尤其是在香格里拉寒冷的冬季,需要更長的發酵期,但好在冬天的話是啤酒的淡季,不需要生產那么多啤酒。八款酒中發酵期最短的是嗦呀啦,屬于干爽的淡色拉格啤酒,一般只需要三天到一周。發酵期最長的是工藝最復雜的超新星啤酒,需要一個月左右。超新星是一款博客啤酒,只在農歷十五的月圓之夜釀造,釀造時加入了生姜、檸檬和丁香,然而這款啤酒也是爭議最大的一款啤酒,喜歡的人對它愛不釋手,不喜歡的人覺得它喝起來像菜湯。

充滿藏式?風情的啤酒瓶設計 丁海笑 圖

參觀香格?拉啤酒?生產?間 丁海笑 圖
嗦呀啦的麥芽濃度很低,那么它的原料就投得少,胖卓瑪的糖度含量高達20度,要投入更多的青稞,所以它的價格要貴一些。
八款啤酒的酒標也不一樣,比如說藏式艾爾,其實就是印度淡色艾爾(IPA)加入藏族釀青稞酒時用到的一種古老的酵母,它的酒標上有穿著三種服飾的藏族,代表藏族的三大方言區——衛藏、康巴和安多。
酒標的設計融合了唐卡的元素和格薩爾王的故事,設計師是香格里拉啤酒的副董事長嘎瑪塔青,嘎瑪塔青是四川甘孜人,早年在西南民族大學學習唐卡,又到意大利IED設計學院留學,后來到了杰素松贊的建筑公司做設計,最后跟隨杰素松贊回到香格里拉。
因為歷史和氣候的原因,香格里拉的葡萄種植廣泛,早在百年前,法國傳教士在建造教堂的同時也帶來了葡萄的種植、釀酒技術和釀酒器具,而在云南和西藏交界的鹽井還有桃花鹽。杰素松贊的團隊就把桃花鹽和葡萄加一塊兒,做了一款清酒,叫“落日余暉”,不過那是限量產品。
啤酒的釀造工藝相對復雜,只要會做啤酒,蘇打水、起泡酒、金酒、威士忌都不成問題。
車厘子是近年貴州的一個公司來香格里拉種植的,種植地離啤酒廠很近。車厘子被啤酒廠拿過來做酸啤,2019年一共做了五噸車厘子啤酒。在迪慶機場后面還有一大片食用玫瑰的種植地,也被用來做成了一款玫瑰啤酒。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