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您所關心的骨關節炎常見問題全都在這里了
專家介紹:劉萬軍,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東院; 骨科-關節外科主任醫師,東院關節外科負責人,擅長疾病:1、髖關節置換、膝關節置換手術(股骨頭壞死、嚴重骨折手術后髖關節炎、嚴重髖關節發育不良、嚴重類風濕性髖關節炎、髖關節僵直、嚴重老年骨質增生性膝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痛);2、髖膝關節翻修術;3、早期股骨頭壞死的保髖手術;4、早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保膝手術;5、關節置換術后假體感染及術后骨折;6、各類骨關節疼痛疾病的微創治療。
骨性關節炎有哪幾種?
根據有無局部和全身致病因素,將骨關節炎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原發性骨關節炎: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它的發生發展是一種長期、慢性、漸進的過程,其發生與年齡、肥胖、炎癥、創傷及遺傳等因素有關;
繼發性骨關節炎:是指由結構改變引起關節軟骨變性和退變,導致關節功能障礙的骨關節病,如外傷、炎癥、代謝等。隨著醫學的發展和對骨關節研究的深入,很多原先被認為是原發性的骨性關節炎,可能繼發于其他疾患,原發性骨性關節炎可能會進一步減少。
骨性關節炎有什么癥狀?
主要癥狀為關節疼痛,初期輕微疼痛,并不嚴重,以后逐漸加重。常發生于晨間,活動后疼痛反而減輕,但如活動過多,疼痛又可加重。另一癥狀是關節僵硬,常出現在早晨起床時或白天關節長時間保持一定體位后。受累關節可見關節腫脹、壓痛,活動時有摩擦感或『咔嗒』聲,病情嚴重者可有肌肉萎縮及關節畸形。
骨性關節炎常發生在哪些部位?
膝關節:膝關節痛是本病患者就醫常見的主訴。其早期癥狀為上下樓梯時的疼痛,尤其是下樓時為甚,呈單側或雙側交替出現,有時出現關節腫大,多因骨性肥大造成,也可因關節滑膜水腫或關節腔積液引起。嚴重者可以出現膝內翻畸形;
髖關節:表現為臀外側、腹股溝等部位疼痛,可放射至膝;
手指關節:指間關節最常受累,尤其是遠端指間關節。腫痛和壓痛不太明顯亦很少影響關節活動。特征性改變為在指關節背面的內外側,出現骨性增生而形成硬結節;
脊柱:椎體、椎間盤、關節突關節的退行性病變引起頸、腰段椎體的病變。局部出現疼痛、僵硬。少數嚴重者因椎體緣的唇樣增生和骨贅壓迫局部神經根、脊髓或局部血管而出現各種放射性痛或神經系癥狀;
足:踇趾的跖趾關節是病變出現的常見部位。穿緊足鞋和反復外傷是其病因。癥狀為局部疼痛、骨性肥大和拇外翻。
骨關節炎會致殘嗎?
骨關節炎患者一般不引起功能殘廢,有少數患者終身無癥狀;大多數患者癥狀局限于關節,為游走性關節疼痛;極少數患者因壓迫神經或神經根,引起相應的肢體神經根痛或傳導感覺異常。有神經癥狀者,多數經過休息或治療可以恢復,僅個別遺留神經原性癱瘓。還有極個別患者因椎動脈受壓,可出現腦缺血癥狀。如處理及時、有效,這些癥狀可得到控制。個別骨關節炎患者也可出現關節局部破壞,并導致功能障礙和畸形。
骨關節炎患者都會有關節疼痛嗎?
骨關節炎患者大多數呈隱襲性、慢性發病,大約一半以上的患者在早期無任何癥狀。有些患者X線片已有明顯的骨質增生達10~20年而仍無疼痛不適;有的患者X線片表現輕度增生或正常,而臨床癥狀卻很重。因此,臨床癥狀與X線病變并不完全一致。
大多數無癥狀患者,可在某個誘因下突然發病,如勞累、激動、關節扭傷、撞傷、發熱、受涼、冷風或冷水刺激等,造成1個或幾個關節疼痛、壓痛或腫脹。消除誘因,經過抗炎藥物治療或理療,癥狀很快可以消失。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