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境外媒體看海灣戰爭30年:助推中國軍事現代化
參考消息網1月20日報道,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18日發表題為《中美對抗:海灣戰爭如何引發中國的軍事改革》的文章,作者為劉蓁,文章稱,海灣戰爭助推了中國的軍事現代化進程,促使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幅縮小了與美軍的差距,以至于它現在被美國視為“戰略威脅”。全文摘編如下:
今年1月17日是“沙漠風暴行動”——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入侵伊拉克——的30周年紀念日。海灣戰爭在這個曾經強大的中東國家引發了30年的混亂和動蕩,但對中國軍方領導人來說也是一次猛然覺醒。
觀察人士說,海灣戰爭展示了美國的技術和火力——精確制導轟炸、衛星制導、彈道導彈攔截、摧毀坦克的空對地打擊、電子戰、戰場單向透明度、(F-117A)隱身攻擊機——對中國的影響不亞于一場“心理核打擊”。
這場戰爭助推了中國的軍事現代化進程,促使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幅縮小了與美軍的差距,以至于它現在被美國視為“戰略威脅”。
盡管當時中國國家電視臺沒有對“沙漠風暴行動”進行現場直播,但這場戰爭在中國依然受到了密切關注。
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第二炮兵(現在的火箭軍)軍官劉定平當時在報紙上撰文說:“在海灣戰爭初期,和我一樣,中國大多數軍事人員的預測是,美國將重蹈蘇聯在阿富汗的覆轍。但……我們錯了。”
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出動了超過10萬架次戰機,投下了8.85萬噸炸彈,讓伊拉克軍隊無力抵御。
專家們說,“多國部隊”只用了42天——其中地面戰斗僅用了100個小時——就消滅了當時世界規模第四大軍隊(伊拉克軍隊),這個事實說明了許多問題。
當時,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侯賽因麾下的許多士兵是兩伊戰爭的老兵,伊拉克軍隊也裝備了大量(當時)較先進的蘇制T-72主戰坦克以及米格-25、米格-29戰斗機。
但美國擁有世界上第一種具備實戰能力的隱身戰機F-117A以及數量眾多的F-15、F-16和F/A-18多用途戰斗機作為其“沙漠風暴”空中戰役的核心力量。此外,美軍的(全天候及夜間)偵察和監視能力、電子戰以及空中加油機是中國人聞所未聞的。中國軍隊從來沒有想到,“多國部隊”僅憑空中力量就能獲勝。
澳門軍事分析家黃東(音)說:“這對中國軍方來說就像一顆心理原子彈,他們當時相信的還是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的蘇聯式戰術。”
專家說,歷時6周的“沙漠風暴”行動標志著一場戰爭革命(新軍事革命)的開始。
軍事歷史研究員倪樂雄說:“它向中國展示了仗還可以這樣打,迫使中國軍隊跳過機械化階段,直接進入信息技術發展階段。”
他說:“從軍事理論到軍隊建設,從武器裝備到相關技術,我們意識到自己落后了美國人幾十年。”
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中國面臨的軍事和政治壓力大幅增加。在意識到自身的弱點后,中國一邊采取“韜光養晦”的外交方針,一邊提升自身實力。
香港軍事評論員宋忠平說,中國把在海灣戰爭中看到的美國高科技武器——比如精確制導導彈、導彈防御系統和隱身戰機——作為軍事發展目標,并大力發展不同軍種之間的聯合作戰以及為此所需的組織和技術。
解放軍退役少將金一南在回憶錄中談到了海灣戰爭的影響。
他寫道:“我們一度翻譯了許多美軍的作戰規則和軍事報告,并通過復制它們的模式和標準來打造中國陸軍。”
中國軍隊2020年宣布已經完成地面部隊機械化。但根據五角大樓發布的2020年《中國軍事實力報告》,早在那之前,解放軍在某些領域就已經領先于美國,比如造船、陸基常規導彈和綜合防空系統等。
倪樂雄說:“中國裝備在某些規格方面可能不如美國,但至少與美國裝備是同一代的。現在已經不存在20世紀90年代的研發代溝了。”

2017年7月30日,在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的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解放軍展示坦克方隊和空中突擊梯隊。 新華社 發
(原文標題:《境外媒體看海灣戰爭30年:助推中國軍事現代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