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滬指攻上3600點:抱團行情或將繼續,龍頭股有望持續溢價
時隔五年后,滬指重新站上3600點。
1月12日,A股市場強勁反彈,三大指數均漲逾2%。值得關注的是,市場反彈中,前一交易日集體回調的機構抱團股卷土重來,集體大漲。
展望后市,行業專家認為,目前A股市場十分突出的“抱團”行情,或仍將繼續。隨著A股成熟度進一步增加,未來市場集中度將會越來越高,A股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同時,資本市場流動性充裕背景下,價值板塊和成長板塊勢必將得到一輪又一輪的追捧,下一步“抱團”或將更緊,優質龍頭公司將持續得到資金配置。
抱團股卷土重來,滬指站上3600點
截至1月12日收盤,上證綜指漲2.18%,報3608.34點;科創50指數漲1.05%,報1405.22點;深證成指漲2.28%,報15460.03點;創業板指漲2.83%,報3180.35點。
其中,上證指數突破3600點,創下了2015年12月以來的新高。時隔五年后,滬指重新站上3600點。
值得關注的是,市場強勢反彈中,前一交易日集體回調的白酒、新能源等抱團股,一掃頹勢集體大漲。
Wind數據顯示,1月12日,白酒指數(884705)大漲3.68%,收報98445.12點。新能源指數(000941)同樣漲超3%,大漲3.81%收報3109.28點。其中,新能源車指數(399417)漲2.18%,收報3853.13點;光伏指數(884045)漲1.67%,收報3136.85點。
此外,大盤股同樣漲幅可觀。1月12日,Wind行業龍頭指數(885254)漲1.91%,收報1524.13點。指數成分股中,71只股票漲幅在5%以上。
對于A股市場的強勢反彈,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總體來看,當前A股仍然在春季攻勢的過程中。因此,前期市場的短暫調整,僅僅是獲利回吐帶來的波動,并不會改變A股繼續向上突破的整體趨勢。因此,前一交易日調整過后,市場迎來大幅反彈。
方正證券研報指出,1月12日A股強勢反彈續創新高,上證指數突破3600點,主要是三方面因素共同推動所致:一是央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從流動性角度來看,央行延續了每日開展逆回購的操作,表明了央行呵護流動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態度。二是新基金發行火熱。2021年首周,新成立的偏股類公募基金發行規模達到780億份,1月11日,五只爆款基金累計銷售超1100億元,行情仍然火爆,基金申購熱情持續高漲。
方正證券進一步指出,三是外資保持了持續流入的強度。1月12日,北向資金流入規模超過84億元,開年以來,外資流入A股規模已超過200億元。宏觀流動性和市場流動性,持續推升市場行情加速演繹。
抱團行情仍將繼續,龍頭股將持續溢價
展望后市,行業專家認為,目前A股市場十分突出的“抱團”行情,仍將持續。同時,“抱團”會更緊。
“三方面來看,A股下一步會更加‘抱團’。”允泰資本創始合伙人付立春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首先,隨著國內資本市場注冊制的不斷推進,A股的國際化和市場化水平不斷提高,市場成熟度進一步增加。而成熟市場中,分化和集中的情況是非常顯著的,甚至出現一九分化的特征。因此,A股分化是不可避免的,未來市場集中度將會越來越高。
付立春進一步指出,其次,為了應付疫情,全球上一輪量化寬松力度很大,市場整體流動性大大增加,資金面將進一步助推A股的分化行情。再次,大部分經濟體仍未從疫情當中恢復,因此,資本市場流動性充裕背景下,價值板塊和成長板塊得到了一輪又一輪的追捧。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同時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機構持有相同重倉股的格局不會輕易改變。
“隨著A股機構化、指數投資化的愈演愈烈,今后少數股票上漲,多數股票下跌的現象會越來越突出,市場參與者應該接受這一現象。”桂浩明強調。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首席張玉龍同時指出,A股下一步機構抱團仍舊持續,優質龍頭公司將繼續得到資金配置。
張玉龍認為,公募基金持續加倉,并不會導致市場極端的泡沫,這反倒是中國資本市場定價成熟的表現。爆款基金的發行,不僅反映了儲蓄入市,更反映出了居民儲蓄是通過具有定價能力的公募基金,來參與資本市場。預計這一方向將在未來10年中不斷持續,隨著A股進入機構化時代,優質龍頭公司將持續得到資金配置。
配置方面,張玉龍表示,雖然軍工、光伏、新能源汽車等在1月11日略有調整,但預計仍將得到市場的持續青睞。高端制造既是經濟增長的動力,也是經濟增長的重要需求,預計2021年制造業投資增速將提升到20%,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因此,建議投資者布局制造方向的龍頭公司,具備全球競爭力的龍頭公司將獲得持續溢價。
具體來看,張玉龍建議,投資者可關注芯片制造、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如半導體行業、云計算、5G通信等;以及高端數控機床及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如機械行業);同時,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同樣值得關注,如軍工行業。此外,新能源的光伏行業和新能源汽車、特高壓電力裝備的電力設備行業、新材料的稀有金屬行業、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的生物醫藥行業,均值得投資者長期堅持。
同時,張玉龍進一步指出,未來資本市場特別是股權融資市場,將持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因此,投行能力強的優秀券商,也將會持續表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