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留學生半年網課體驗報告:我沒了
原創 馬基克 爸爸真棒
轉眼這個魔幻的2020年就要過去了,也不知道疫苗的出現會不會讓我們的生活逐漸回到從前。
好消息是,似乎從四月開始開始部分美國大學已經決定開始線下授課,有些學生們可以暫且免受網課之苦了,但是壞消息是新冠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至少,我身邊還是有不少同學就已經把1月的機票退了。這也就意味著要繼續過宅家、日夜顛倒的ZOOM課堂。

那么話說回來,網課,上網課到底是什么感覺呢?也許有些人覺得與正常上課無異,有些人就完全無法接受,對著屏幕懷疑人生。
雖然我的網課時間還算陽間(大學在荷蘭,7小時時差),但是也算是上了一學期全網課的人了,接下來大概率還要再上一個學期,所以這里就就著自己的親身經驗,來討論網課人到底是個什么體驗。

01 。
同樣是網課,時差也有大不同
在時差這方面,歐洲學生們可能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由于歐洲和中國只有7個小時(英國是8小時)時差,而美國則擁有12-15個小時時差,所以導致了可能歐洲人下課了,美國人才開始上課。
比如同樣是學校時間下午1點上到4點的話,就讀歐洲讀大學的學生就是在中國晚上9點開始到凌晨12點正好結束,而美國大學的學生就要凌晨12點開始上課到3點了。這個區別直接直接影響了第二天能不能正常起床。

02 。
上網課優點之實現干飯自由?
如前文提到的,歐洲學生由于網課結束的早,幾乎不太影響日常的生活,那么白天也就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可以做些其他有意義的事情。
有些人會想說:“哇你這不是太爽了,白天可以天天和同學出去玩?!?/p>
哎,聰明的讀者也許應該思考一下,要是我每天都在外面玩,你又怎么會看到這篇文章呢?
既然白天都沒事,那當然應該是去打工啊~所以在國內上完課的期間,包括我在內的許多留學生們就都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去做個實習,增加工作經驗。
甚至,如果不是每頓都吃的很貴的話,這些打工錢完全可以實現在上海的吃飯自由,畢竟在國外的時候每天只能在家里自己做飯吃。如果從這個方面來講的話,似乎上網課也是件不錯的事。(前提是不要結束的太晚)

03 。
網課優點二之真的不用出門
上網課就代表不需要去教室了,不需要去教室就代表不需要出門了。
想想在冷的不得了的天里可以在家捂著暖氣片喝著熱飲料上課是什么體驗?之前我在阿姆斯特丹時住在河對面,每天上課要坐個15分鐘擺渡船到對岸的火車總站換地鐵上課,像極了從前住在浦東去浦西上班的勞動人民。

雖然耗時不長,但是零下幾度的天吹著海風確實是難頂,似乎發際線也會被海風吹高不少。對于一些糙漢子來說可能只是可以不用出門受凍,但是對于一些女生而言,這可是不用出門以及不用化妝??!
我同系的一個還在荷蘭的中國女生是這么說的:“以前出門至少還得畫個眉毛涂個口紅,現在上網課,攝像頭有時候都不一定會開,多么方便,甚至早上還不用早起挨凍了?!?/p>
確實,上網課另一個優點可能就是通勤時間變成0了,或者說在哪里都可以上課。當然,在酒吧上課可能不會是什么太好的選擇。

雖然看起來網課的優點不少,但是缺點絕對絕對太太太太太太多了!和這些缺點比起來,似乎之前的優點就不算什么了。時差這種老生常談的問題就不提了,還有比如說:
04 。
網課真真真真真的學不進
可能除了部分學術大佬以外,一般學生的學習效果是真的不怎么好。半夜面對著屏幕坐幾個小時,看的眼睛干澀頭腦發暈,讀著一些每個詞都看得懂連起來就看不懂的文章,這真的能學得好嗎?
通常情況下,如果在課堂里,周圍其他的學生也都在安安靜靜的看著老師或者電腦屏幕,這種無形的環境壓力也會迫使你試圖認真聽一下老師講的內容。
但是在家里,面對著各種誘惑,可能自控力稍微差一點的學生就沒辦法集中精神了。甚至,有些學生一開始是認真聽講的,也是非常希望能夠好好上課的。
我的一個同學表示,網課,再怎么認真,過了20分鐘以后,自己的聽課效率就會低很多。
同時,這個現象似乎也不是學生才特有的,最近認識了一個在中國上班生活的意大利人。由于疫情他所有的中文課也變成了線上進行。
他就表示線上課的成效遠不如線下課,他真的非常難以認真用電腦學習一個完全不熟悉的語言。

05 。
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在攝像頭前干什么
由于網課只要一個攝像頭,甚至有些老師連攝像頭都不要求,那就導致了你真的不知道自己可以在攝像頭前干什么。
學習?哎呀如果真的是認真學習那還需要寫出來嗎??據不完全統計,上課摸魚都可以做這么些事情:
看微博/微信
這已經屬于最最低級的了,基本上再認真的學生都免不住要看一眼微信,不過基本上只要不過分,這還是不影響上課質量的。
看視頻
要變上課邊做這個就稍微需要有些技術含量了,不過切屏功能基本可以讓你完成這個操作。至于視頻應不應該開聲音,這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有時候開聲音可以讓你更集中于學校的ppt,但是不開聲音又可以聽一下老師在說什么。一個結論,最好還是別上課看視頻。
打游戲
和前面兩種比起來,這種人我將稱為“最強”,那就是一邊開攝像頭上課一邊打游戲。打的還不是那種可以暫停的單機游戲,而是如英雄聯盟那種需要連線的不能暫停的多人大型游戲。這是怎么做到的?一個親身體驗者這么告訴我,他說首先你需要有一個電腦和一個手機。拿手機打開zoom,打開攝像頭,然后架在電腦屏幕前。這樣手機的前置就和電腦的位置差不多了。然后你在電腦屏幕上該干嘛干嘛。
唉,有此等創造力,中國早已應該成為創新強國了,怎么想都是學校的錯。不過至少他們都還是自己去參加了課,而不是找代理去完成網上的課業。

△大概示意圖就是這樣?
06 。
系統讓我掛科,我不得不掛
由于考試也都變成線上了,作弊似乎變得更容易了。而各個學校也為了防止學生作弊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法。
比如說縮短考試時間,一樣的考試內容,但是把考試時間從2小時縮短到了40分鐘。言下之意就是你們要是想要翻資料就翻吧,但是就40分鐘的時間,你要是完全不背考點純靠翻書也來不及。
還有些教授比較佛系,把當堂考試改為了帶回家寫論文。給你幾個長的問答題,或者一個論文題,24小時的時間交稿。
這樣設計確實比較友好,畢竟對于不同時區的同學都是一樣的,不過這種形式多只能出現在人文課中。
像我們大學的商科就采用了一個非常極端的方式來監控學生的考試。在考試時他們需要登入一個特殊的系統,打開攝像頭和麥克風,以及安裝一個插件來監控你電腦上的行為。
這樣學校就可以全方位的來監控一個學生考試時候的行為。然而這個看似聰明的系統,就是中國學生的噩夢了。
我已經聽說好幾個在中國的學生因為網絡問題要么直接進不去系統,要么連不上插件,甚至因為網絡出現變化而參加補考了。但是補考也是透過這個系統,就不知道再崩潰他們該怎么辦了。。

07 。
著實沒有很好的學習器材
其實去一個經費充足的好大學,還有一個優勢是可以獲得使用許多實驗器材的機會,尤其是對于理工科學生而言。他們能提前學會最新的科技和機器,之后的學習研究工作就都會比其他學校的快人一步。
然而,這一切都是親自到場的情況下,如果是上網課那根本就不會有這么機會。我一個在帝國理工電子工程系的朋友說,他們只能看教授錄的實驗過程與數據的視頻,然后再根據提供的視頻來寫實驗報告。
啊這?如果不能上手那這和其他普通大學的有什么區別呢?而且他說看著視頻和自己上手永遠是不一樣的。
除去理工科學生,藝術生也會有相應的問題。比如說,在藝術創作的時候材料和場地都會是一個問題。
身邊有個朋友是學裝置藝術的,她就說上海就很難找到這么大并且固定的場地去讓你做這個作品,而且做好了也只能發照片去給教授打分,但是裝置藝術畢竟是立體的東西,要拿平面的照片傳達想法實在是太難了;同樣,畫油畫的同學也很難。
雖然單只顏料不貴,但是要買很多顏色,而且白色這種常用色基本上一兩張畫就能用一管。同時松節油,畫板,筆刷等等東西加起來也會是一筆費用,同時在家畫畫味道會太重,你還得花錢去外面租畫室。
以前在學校,這種最好的材料都可以隨便使用,但是在國內,就不可能了。

△草間彌生的大型裝置——無限境屋
「寫在后面的話」
疫情期間,真的無論是誰都非常不容易。
留學生們花了天價機票回來熬夜上著天價網課,還有些”逆行者“由于各種原因需要在外國疫情比去年還嚴重的時候回到國外繼續完成線下課程。
不過說到底,若不是真的想要按時完成學業,又怎么會想冒著猝死或者得新冠的可能性去上課呢?
原標題:《半年網課初體驗報告:我沒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