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攝影記疫|紐約的應對:疫情前六個月(上)
2020年的疫情對于紐約以至全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2020年3月初第一例COVID-19病例出現在紐約,在數周內,所有非必需業務都進行了關閉,從而開始全市范圍的隔離封鎖。至4月,紐約已經成為全球疫情的中心,據統計,一天內就有800人死亡。盡管5月時感染率有所下降,但新冠肺炎疫情下社會與經濟的挑戰仍十分明顯。在明尼阿波利斯,警方殺害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引起了“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和其他無數紐約人的抗議,反對警察暴力執法和因疫情而突出的種族差距。
紐約人對于疫情的威脅和結構性種族歧視作出了堅決的應對,數百萬的人呆在家里來降低感染的概率,其他人則奮斗在第一線,醫療等必要行業。人們曾理所當然相信城市的一切都被顛覆了——繁華的街道,24小時開放的地鐵,飯店和劇院,學校和博物館與密集的工作場所等,城市領袖和居民們發明了構建城市生活和相互支撐下去的新方法。
疫情與種族問題都加重了城市的不平等現象,關于紐約未來的經濟、公共交通系統、學校和公共場所等如何解決都值得商榷,“紐約的應對:疫情前六個月”線上展覽通過紐約人的眼光去看待、探討了這些和更多的問題。
疫情下的城市
新冠肺炎使得紐約街景發生了巨大變化,攝影師們捕捉了空蕩蕩的街頭、陌生的標牌和一些生活中無法識別的導向。

Toilet Paper Hoarder(堆積的衛生紙)。
?Ruben Natal-San Miguel, Manhattan, NYC,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標識開始出現各種信息,這在幾個月前是不可能的。
?Matthijs Noome, April 18,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攝影師寫道:“與曾經自己拍攝的典型題材不同(自然和野生動物),在隔離封鎖期間記錄了城市空蕩蕩的街道,空曠的地標和發生極大改變的公共生活。2020年4月18日,我在第七大街上拍下了這張圖片,頭頂的標志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們似乎一直這里,但事實上,并不是。
幾個月前這樣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但在2020年春季整個城市的店面、廣告牌、壁畫、貼紙和涂鴉上都出現這些敦促紐約人為遏制疫情傳播而作出貢獻的信息?!?/p>
"Be Well" on the marquee of the Apollo Theater(在阿波羅劇院的門上有著“變好”的標語)。
?Ruben Natal-San Miguel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一位在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外祈禱的人,該教堂受疫情影響而關閉。
?John Sheehy, March 22,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口罩
至2020年3月中旬,一個曾不熟悉的縮寫“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個人防護設備)”變成了流行語,似乎一夜之間整個紐約都在售賣和佩戴口罩。2020年4月17日,州長安德魯·科莫(Andrew Cuomo)發布了一項行政命令無論是否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在公共場合必需戴口罩。對于許多人來說,出門在外佩戴口罩變成了表現創意和個人表達的機會,不管是幽默的形式或者是抗議的信息。

新常態,洗凈的口罩在廚房水池上方晾干。
?Arlene Schulman, July 13,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格林威治之家藥物維持治療小組工作人員所佩戴的口罩。
?Sally Young, January 26,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格林威治之家的工作人員塞萊斯特·考夫曼(Celeste Kaufman)解釋道:“一方面來看,這個口罩代表了紐約作為疫情中心,但醫護人員缺少個人防護設備的情況;另一方面,也代表了在生產口罩工業出現前,需要手工制作織物口罩的傳統。從更具象征意義的角度講,代表了目前城市中出現的團結互助精神。人們需要共同努力,相互保護,來彌補并未收到州或聯邦層面獲得幫助的差距?!?/p>
“適可而止”口罩。
?Sheila Stainback / CAMBA,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BIVO (Brownsville In Violence Out) 是由位于布魯克林的非營利性服務機構CAMBA提出的反對槍支暴力計劃,他們制作了“適可而止”的口罩以召集社區反對槍支暴力與促進新冠肺炎下的安全工作。

“熱狗”口罩。
?Suzie Sims-Fletcher,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醫療危機
對于紐約的醫療界來說,COVID-19的發生是1980年代艾滋病危機初期后,從未出現過的挑戰。對于這種高度傳染性的空氣傳播病毒,本次疫情需要有創造力和詳細的規程以及加強測試和治療的計劃。當紐約市在4月面對疫情高峰期時,醫護人員以堅定的信念和創新精神迎接挑戰。

...然后那里是死亡。
?Mitchell Hartman, April 11,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Regina Perez接受核酸檢測。
?Barbara Kancelbaum, August 12,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醫護人員為垂死的病人手持電話。
?Lillian Espinoza, April 7,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隔離
在紐約的現代歷史上,這是第一次進行數百萬人次的隔離。公共場所被清空,城市自發的各類活動也因強制隔離而停止,其中兒童和老人受到了相較而言更大的影響。盡管如此,城市居民還是找到了新方法來觀看自己的街道,并在獨居中尋求庇護。

像沒有人看見一樣去跳舞。
?Graham MacIndoe, April 25,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在皇后區隔離的第119天。
?Neil Kramer, July 11,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斯塔滕島上,一位兩歲男孩透過彩虹裝飾望向窗外。
?Michelle Cocozza, April 1,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Love Wins.
?Karen Zusman, August 21,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攝影師寫道:“這張照片是夏末在布魯克林的布萊頓海灘拍攝的。我想通過快樂的肖像來提醒大家應更加專注我們為之奮斗的生活。”
如何應對
隔離封鎖下許多家庭被迫變成了小型住宅區,對于許多人來說,工作變得遙不可及,人們發明了新型在一起或分離的方式。保持健康,與親人聯系,避免無聊成為在悲劇中保持理智的方式。

在皇后區隔離的第150天。
?Neil Kramer, August 15,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逾越節家宴時僅有2個座位。
?Henry Florsheim, April 8,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帳篷搭建的隔離區。
?Namkhang Tsamchoe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攝影師對這張圖片解釋道:“我用帳篷為我的兄弟提供了一個小隔離區,他與我們一起經過2個多月的隔離后才去工作?!?/p>
鼓掌行動
2020年3月25日,距離全州開始隔離僅7天,紐約舉行了第一次鼓掌行動。奮斗在第一線的醫生、護士和急救人員等在確保城市安全的同時也冒著生命的危險。在許多社區會在晚上7點鼓掌和拍打鍋發出聲音來支持、感謝這些重要醫護人員們的服務和犧牲。

隔離的第95天:晚上7點向醫護人員致敬。
?Russ Rowland, June 18, 2020 (posted on Instagram)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攝影師提到:“引起我注意的是,窗戶的海洋中伸出一只孤獨的手搖鈴,向人們致敬。這也是儀式的一部分。”

鼓掌行動中使用的鍋。
?Meyer Corporation
圖片由美術館提供

住宅上“謝謝你,英雄們”的掛牌。
?Susan Smith-Peter, June 19,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餐飲業
對于靠租金微薄利潤運作的紐約餐飲業來說,COVID-19是災難性的打擊。早春隔離期間一些餐館慘遭停業,也有一些餐館提供食物救濟和外賣服務。至夏季,室外用餐的政策給了餐飲業一些生機,使街道煥然一新,同時也吸引了攝影師們的注意。

Jeepney從疫情第一階段就堅持營業,受到了疫情的全面影響。
?Rose Gold (Rosalie Garlow), March 14,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外賣送貨員。
?Gudrun Georges, March 20,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火星上的生活。
?Edward Yoo, June 8, 2020
圖片由攝影師提供
本文由Museum of the City of New York撰寫發布,澎湃新聞記者季成 編譯整理(略有刪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