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農工黨上海市委建言公立互聯網醫院發展:初診政策要開放
如何助推公立互聯網醫院發展,讓老百姓就醫更加方便?
即將召開的2021年“上海兩會”期間,農工黨上海市委擬提交一份提案,對上述問題提出對策和建議。
這份提案指出,在突如其來的一場新冠疫情中,互聯網診療、互聯網醫院充分體現出網絡科技和醫療配置的放大優化潛能,其后疫情的顯現特征以及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更值得深思和探究。而上海在“十四五”規劃中也明確,要構建智慧化健康服務體系,提升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服務能力。
提案認為,目前上海公立互聯網醫院的發展,仍存在互聯網醫院線上功能定位分級不清晰、政策配套措施不健全、數據共享平臺未實現等三個關鍵問題。“數字化智慧宜居城市,提供居民的應是普適便捷可及的互聯網健康醫療。”提案稱。
為此,這份提案提出了三個方面的具體建議:
第一,明確各級互聯網醫院功能定位,形成云端分級診療新格局。各級醫療機構云端功能定位與服務格局應明確界定,其功能定位必須同線下一致,形成云端有序分級診療,線上線下一體化高效率的醫聯體新模式。
其中,三級醫院云端服務定位:罕見病、疑難重癥,既服務好本地區醫聯體的醫療服務,也需面向全國并重點支撐邊遠醫療資源稀缺地區,并承擔長三角一體化的醫療職責,主動輻射服務到周邊長三角區域。
二級醫院或區域醫療中心云端服務定位:承擔本地區云端醫聯體的主要醫療服務,云端與線下一體化的慢病復診、疾病咨詢,雙向轉診、康復指導等核心醫療與健康服務。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云端服務驛站定位:承載簽約家庭醫生服務、慢病管理、慢病處方、雙向轉診、基本公共衛生和免疫規劃等。
第二,釋放多元支付和激勵補償機制,制定初診診療的有序開展。具體包括:
一是互聯網醫院支付政策多元化。支付方不僅限于醫保,可加快納入社保及商保,為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特需咨詢等服務開放不同支付方式。面向不同職稱醫師,制定不同掛號收費標準,并可在線支付檢驗檢查費用;
二是互聯網醫院初診政策要開放。確定幾家三級醫院的優勢學科,允許副高以上職稱的醫生開展部分專病的互聯網初診診療,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從自費支付開始試行并逐步放開病種和支持醫保、鼓勵商業保險介入,探索保險新產品新業態。
第三,加快互聯網數據平臺頂層設計,為惠民便醫提供精準幫助。具體包括:
一是構建智慧互聯網醫院數據大平臺。互聯網醫院平臺建設以數據中心和AI算力中心建設為核心,以市級層面大腦、區域中腦、社區小腦為體系,以統一標準規范和安全運維為中心加以推進建設,并出臺互聯互通和檢驗檢查互認的體制機制等;
二是讓智慧應用在社區延伸。建議加強物聯網智能終端設備的簡易研發與社區投放,方便老年患者的應用。隨著各社區健康小屋的設置,居民可以實現家門口監測身體狀況,實時對接智慧互聯網醫院,為患者及時提供診斷和處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