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龐觀丨未來四年G20展望:抓住合作機遇還是忙于應付危機?
2020年11月21日,G20領導人峰會發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宣言》,宣布未來4年的G20輪值主席國名單:“我們感謝沙特阿拉伯舉行了這次成功的利雅得峰會和其對G20進程的貢獻。我們期望相會于2021年的意大利、2022年的印度尼西亞、2023年的印度和2024年的巴西”。
這份未來四年將主辦G20峰會的國家名單,對G20而言意味著什么?新年伊始,不妨據此對未來四年的G20峰會做一個展望。
意大利、歐盟和美國,分歧將讓位于合作?

2020年12月1日,意大利總理孔特(Giuseppe Conte)在羅馬發表視頻講話,宣布意大利正式開始擔任G20輪值主席國:“我們要對全球挑戰進行必要的回應。我們將一起工作致力于建設今天和明天的世界,將一個美好的星球交給我們的后代。”
世界將高度聚焦意大利G20。意大利是G7成員,更是歐盟成員。在新興經濟體全面崛起前,G7一度是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進入21世紀,面對金融危機,G20匹茲堡峰會(2009年)確定G20是“國際經濟合作的首要論壇”。G20的這一自我定位在過去12年不斷得到確認。意大利孔特總理在上述講話中特別提到G20的“首要論壇”地位。
而歐盟作為G20成員(歐盟不是國家,所以我一直主張不要把G20稱為“二十國集團”)將在2021年全面協助意大利推進G20進程。就如同2017年歐盟協助G20輪值主席國德國一樣。歐盟在G20進程中的作用因為其成員國輪值G20主席而更加突出。
在意大利開始擔任G20主席國時,美國進入新舊政府的過渡時期。意大利是美國的盟國、北約成員。新的美國行政當局將重視G20意大利進程。已有美國重要智庫建議,像2009年奧巴馬政府那樣重視G20,美國應該要求意大利召集G20緊急峰會。值得注意的是,強烈抵制多邊主義和批評全球治理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退出了一些關鍵的國際組織(如世衛組織)和全球協定(如《巴黎協定》),卻居然沒有退出G20,而是參加了2017年到2020年全部四場G20峰會。
孔特指出,意大利將基于以下三個原則擔當G20主席:“人、星球和繁榮”。他希望在2021年10月底舉行羅馬峰會時,全世界大體克服了新冠疫情。除了新冠疫情這一最為迫切的全球挑戰,孔特說,他的政府將讓G20進程優先考慮氣候變化和“碳中和”問題。
如果美國新政府尋求重新加入《巴黎協定》,G20的其他國家將對此表示歡迎。美國和歐盟等G20成員圍繞氣候變化的分歧將讓位于合作,有利于G20在落實《巴黎協定》上發揮首要作用。
羅馬之后,G20重新出發開始一個新時期?
在意大利之后主辦G20的三個國家都是相對于發達國家(包括意大利)而言的新興經濟體。這一點也許將再次產生重大的象征意義。
G20是新的全球治理,其“新”就在于新興經濟體的全球治理作用。G20不是全球治理的另起爐灶,而是瞻前顧后、混合多元的全球治理創新。
不過,當今的新興經濟體,同樣面對內部轉型的艱難和和外部“去全球化”的挑戰。
羅馬之后,G20主席國將由兩個亞洲國家擔當,持續2年。我們知道,中(2016年)日(2019年)韓(2010年)等G20亞洲成員國都已經輪值過G20主席。亞洲是全球經濟的三大中心之一。印尼、印度分別輪值G20主席,亞洲在新的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印尼是東盟中最大的國家經濟體,雅加達是東盟秘書處所在地。東盟在進入21世紀后,穩步走向“東盟共同體”。如同意大利亞輪值G20時歐盟的作用,印尼輪值G20,東盟也要在G20中發揮作用。過去,G20輪值主席國,如中國和日本,作為慣例都會邀請東盟輪值主席國代表東盟參加G20進程。在印尼輪值G20期間,作為地區共同體的東盟是否將發揮一種獨特作用?
印度、巴西都是“金磚國家”。與G20不同,金磚合作機制中沒有歐美國家,完全是新的全球治理安排。2009年來,金磚合作在G20進程中起步和形成,每年的G20峰會,金磚國家都要在G20框架中參與協調。印度和巴西分別輪值G20,能否成為金磚合作的戰略機遇呢?
不確定疊加疫情,G20將重回“危機應對”模式?
從意大利到巴西,未來四年的G20峰會將與2021年1月開始的美國新總統的任期相始終。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過程預示著未來的美國國內政治、經濟和外交難以企穩。未與此同時,其他的具有全球性影響的政治、經濟、社會周期在未來四年也將充滿不確定性,尤其是對這四個G20輪值主席國及其所在區域而言更是如此。未來四年,世界是否將再次遭受突發的、“前所未有”的全球危機的打擊?
從2008年到2010年,G20對全球金融危機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應對”,力挽狂瀾,功不可沒。但是,直到今天,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根本問題并未真正解決,人們仍在擔心發生更嚴重的金融危機。沙特作為輪值主席國的G20,原定日程遭受新冠疫情的打斷,一年下來,不得不以應對新冠疫情的沖擊為主,再次讓G20回到“危機應對”模式。如果沒有包括新冠疫苗以及疫苗有效全球配給的根本解決方案,未來幾年的G20將不得不把應對疫情放在突出位置,同時強調對其他全球問題的治理。
“龐觀”是中國海洋大學特聘教授龐中英的專欄,從理論到現實,多角度解讀全球事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