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溫州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降至0.79%,達近年最低水平
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宗旨的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交出近八年來的成績單。
據《浙江日報》1月5日報道,截至去年11月,溫州全市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降至0.79%,達近年最低水平;全市社會融資規模新增2860.7億元,增量創歷史同期新高。去年1~10月,市級31家銀行機構及11家農商行出臺相關舉措360余條,全市享受激勵政策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本金128.98億元,惠及5.7萬余戶;已辦理無還本續貸6.08萬戶、654.75億元,節約轉貸成本1.77億元。
同時,針對當地民營企業多、小微企業抵押貸款難度高等現狀,溫州金融機構多渠道打通融資路徑。如,探索小微企業無抵押信用貸款模式,截至2020年10月末,全市企業及個人經營性信用貸款余額1536.59億元;探索企業發債融資,提升企業直接融資比例;農民(小微)資產授托代管模式服務客戶10萬多戶,貸款余額197.15億元。
另據《溫州日報》報道,通過提升民營小微、制造業等重點領域的信貸投放質效,2020年1~11月,溫州全市民營經濟貸款、小微貸款和制造業貸款分別增加893.9億元、281.2億元和181.1億元;全市企業首貸戶累計增加7916戶,貸款336.4億元,占全市對公貸款增量29.4%。
位于浙江南部的溫州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區、民營經濟的發祥地,憑借其艱苦卓絕的改革探索,曾創造出以民本經濟、市場經濟、實體經濟和有限有為有效的政府治理為核心內涵的“溫州模式”。但發達的民營經濟和活躍的民間金融也讓溫州在發展過程中遭遇了新的挑戰和隱患。
2011年,溫州民間借貸風波爆發,出現了部分企業破產、老板跑路的情況,引發了當地局部金融風險。受此影響,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雙雙持續快速上升,不良率最高峰曾達4.68%。
2012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確定了規范發展民間融資、加快發展新型金融組織、發展專業資產管理機構等12項主要任務,并要求溫州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體系,使金融服務明顯改進,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能力明顯增強,金融環境明顯優化,為全國金融改革提供經驗。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金改啟動后,溫州不良貸款率進入下行通道,2017年末由2014年最高時的4.68%降至1.92%,是民間借貸風波爆發后首次降至“1”字頭,2018、2019年兩年繼續分別下降至1.29%、0.94%。
據《溫州日報》報道,2020年疫情之下,溫州不良率仍保持低位運行,11月末全市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107.25億元,比年初下降2.14億元,不良貸款率比年初下降0.15個百分點,累計處置不良貸款102.6億元,比上年同期少處置42.4億元,處置壓力有所下降。
另據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統計,去年11月末,溫州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5222.7億元,比年初新增1843億元,同比多增609.6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3621.3億元,比年初新增2012.6億元,同比多增622.5億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