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年要立flag嗎?要,如果你在2020年過得不咋樣的話
原創 YeYeYe 果殼
新的一年已經到來,你的 flag 立好了嗎?
一直以來,一月被視為 flag 生產數量最多的月份。這個時候,健身房的收入會普遍上漲近 20%,約一半的成年人會制定新年目標——然而,幾個月后,健身房的收入又會逐漸回落,80% 制定目標的人會不知不覺地放棄計劃……回想一下,你去年的新年目標是什么時候被放棄的呢?

作者去年的新年愿望其實是完成前年的新年愿望……然后實際上今年也沒完成……
“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既然每年立的 flag 都會倒,那今年還要制定目標嗎?
答案是要,尤其當你在 2020 年過得不咋樣的時候。我們準備了一些“非同尋常”的辦法,或許能幫你的 flag 屹立不倒。
反正都是放棄,死馬當活馬醫試試唄。

一年一度,身上插滿了flag
新年新氣象
僅限于過得不好的時候
首先我們來回答一個問題:在新年這個時間點制定目標,對實現它有幫助嗎?
答案是:確實有,但主要是在現狀不佳時有用。

被生活摔打了一年,重新開始吧!|《貓和老鼠》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組織管理學教授戴恒辰(Hengchen Dai,音譯)發現,諸如新年第一天、生日第一天,甚至每月一號、每個周一,這些明確的時間標志,都能讓人們更明確地劃分現在和過去。這不僅能創造新的心理賬戶(mental accounting),評價接下來的表現,還能降低人們在上一個時間周期中的負面情緒,比如未完成目標所帶來的失望感。
換句話說,這種新的時間周期計算,確實會讓我們更有動力完成目標——這種現象被稱為“新起點效應(Fresh Start Effect)”。
但是,這種新起點效應只對那些在“重新開始”之前不成功的人有效。對于那些之前成功的人來說,設置新的起點、重新開始,反而會阻礙他們。

生活又充滿了希望呢!
在一項研究中,實驗參與者們被要求在一段時間內改變自身的一個壞習慣,同時他們的表現會被追蹤和評估。當日程進行到一半時,參與者被告知了這段時間內的評估結果,同時結果在此清零,重新開始。
研究發現,被告知上一階段表現不佳的參與者,在接下來的第二階段中會表現得更好,更加具有動力;而對于得到積極報告的參與者,“重新開始”仿佛阻礙了他們之后的表現。
在真實的職業場景中,這樣的結論也同樣成立。例如,對于職業棒球運動員來說,他們被俱樂部交易后,平均擊球率會被歸零,即可以當作一個“新的起點”。研究發現,一個“失敗”的球員(平均擊球率低于聯盟平均水平),交易帶來的歸零會使其平均擊球率提高 3.8%;相反,球員的表現如果高于平均水平,交易則會導致 5% 的下降。

早知道就不努力了,給自己營造一個“失敗2020年”的假象 | Giphy
因此,如果你“不幸”在 2020 年取得了人生的巨大成就,那就別給自己設立新年目標了——不如延續這種蒸蒸日上的勢頭,把新的一年當成 2020 剩下的 12 個月來過。
想達成目標,不如買個握力器
不過,大部分朋友在 2020 年恐怕都過得不太好……那我們還是老老實實立 flag 吧!
大多數的新年 flag 其實都和拒絕誘惑有關,比如“減肥減脂”是拒絕美食的誘惑,“戒煙戒酒”是拒絕成癮性物質的誘惑,“完成學業目標”是拒絕拖延的誘惑。想要拒絕誘惑,往往需要足夠的自我控制(self-control)能力。
自控力的重要性大概無需多說,但怎么才能提高它?一個辦法是做點容易堅持的小訓練——和主線目標毫無關系的也行。

先立一個小目標 | Pixabay
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的心理學家維羅妮卡·喬布(Veronika Job)曾在研究中給學生布置過一項奇怪的任務——她要求學生每天進行兩次握力器訓練,即緊握握力器直到無法堅持為止。結果,進行訓練的學生在 7 個月之后甚至更晚的考試中取得更高的 GPA,同時會在學業中投入更大的努力,比如距離考試還有四周時就開始增加學習的時間。
喬布認為,這種反復的自我控制訓練行為,似乎改變了學生們對于艱巨任務的厭惡感,使他們更愿意付諸努力于學業。
另一項研究則發現,每日握力器訓練、戒斷甜食等訓練,可以讓人們的戒煙目標持續更長時間。
因此,在執行新年目標的同時,可以試著給自己設立一個并不艱巨的“每日小任務”,在完成這個支線任務的過程中,不斷訓練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實在不行,也可以買個握力器嘛!
失敗也是計劃的一部分
如何能讓新年計劃執行更順利?以下是幾個小竅門——
計劃“要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例如,相比于“不吃垃圾食品”,“每天吃一次沙拉”可能會容易完成減肥的目標。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方法導向的目標會比回避導向的目標更容易完成(58.9% vs. 47.1%)。提出新年計劃,不要僅僅停留在“未來一年我不要做什么”的初級層面,而是思考具體的“我該怎么做”。
和目標相同的人一起努力。例如,在執行健身計劃時,以團體為單位的參與者,往往比單打獨斗的人更能完成目標。賓夕法尼亞州西切斯特大學的經濟學教授西蒙·康德利夫(Simon Condliffe)認為,社交在實現目標中的作用不在于“監督”而是“陪伴”,因為無論團體內的組員是否知道彼此的完成狀態,團體都會起到促進的作用。

陪伴彼此,組團失敗| Giphy
偶爾放縱,有計劃地接受失敗。堅持到底固然完美,但在實現減肥、戒酒之類長期目標時,接受計劃性的“放縱”會讓目標完成得更加順利。這種放縱被稱為“計劃性享樂偏差(planned hedonic deviations)”。
葡萄牙里斯本天主教大學的經濟學家麗塔·科埃略·杜維爾(Rita Coelho do Vale)發現發現,與直接又僵硬地執行計劃相比,設置一些小的放縱時間,更有助于恢復自我控制能力、維持動機,而且會改善因為克制欲望而產生的負面情感。而且,當我們需要完成多個目標時,在一個目標上的這種小放縱,還能對其他目標產生積極影響。
不過請注意:小放縱要有嚴謹計劃。如果隨便就用“今天好累”這樣的借口搪塞,想一出是一出,小放縱恐怕就要變成大滑坡了。

計劃性享樂:今天多吃一口,就一口 |《加菲貓》
如果還是擔心自己無法完成flag,還有更狠的方法:讓自己忙起來。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市場營銷學教授凱斯·威爾克斯(Keith Wilcox)發現,當員工更為忙碌時,他們更容易完成既定的工作計劃。
威爾克斯教授認為,忙碌的人更容易覺得自己正在實現大的目標,因此,就算出現了一些小的偏差或失敗,他們也不容易產生消極情緒。相比之下,不太忙的人更容易因某個特定的失敗而感到沮喪,并對自己的工作效率、甚至是自己本身做出消極的推斷,最終選擇放棄。也就是說,從長期來看,忙碌可以減少出錯或負面的影響,從而幫助計劃順利完成。

好家伙,996的福報還能幫助我們實現新年目標……| Pixabya
當然啦,從現實來看,大部分的 flag 最終都逃不過半途而廢的命運,畢竟生活充滿變數,還是開心最重要……但既然新年已經到來,又給了我們重新開始的機會,不如就先抓住它,好好期待新的一年吧!
參考文獻
[1] Condliffe, S., I?g?n, E., & Fitzgerald, B. (2017). Get thee to the gym! A field experiment on improving exercise habits.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economics, 70, 23-32.
[2] do Vale, R. C., Pieters, R., & Zeelenberg, M. (2016). The benefits of behaving badly on occasion: Successful regulation by planned hedonic deviations.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6(1), 17-28.
[3] Dai, H., Milkman, K. L., & Riis, J. (2014). The fresh start effect: Temporal landmarks motivate aspirational behavior. Management Science, 60(10), 2563-2582.
[4] Muraven, M. (2010). Practicing self-control lowers the risk of smoking lapse. 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 24(3), 446.
[5] Norcross, J. C., Mrykalo, M. S., & Blagys, M. D. (2002). Auld lang Syne: Success predictors, change processes, and self‐reported outcomes of New Year's resolvers and nonresolver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8(4), 397-405.
[6] Job, V., Friese, M., & Bernecker, K. (2015). Effects of practicing self-control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Motivation Science, 1(4), 219.
[7] Williamson, L. Z., & Wilkowski, B. M. (2020). Nipping temptation in the bud: examining strategic self-control in daily lif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6(6), 961-975.
[8] Oscarsson, M., Carlbring, P., Andersson, G., & Rozental, A. (2020). A large-scale experiment on New Year’s resolutions: Approach-oriented goals are more successful than avoidance-oriented goals. Plos one, 15(12), e0234097.
[9] Condliffe, S., I?g?n, E., & Fitzgerald, B. (2017). Get thee to the gym! A field experiment on improving exercise habits.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economics, 70, 23-32.
作者:YeYeYe
編輯:麥麥,窗敲雨
一個AI
新年第一flag:好好給2021年立個flag。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