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霧化有毒危害大?關于霧化的 3 個真相,家長一定要知道
原創 梁世佳 丁香媽媽
一到冬天,咳嗽喘息的孩子就明顯增多,有的醫院會推薦用霧化的方式來給孩子治療。
關于霧化的謠言,也日漸猛烈:
霧化都是激素藥,不能用!
孩子用多了會有依賴性的!
給孩子用就相當于吸毒!
聽得很多家長心里都怕怕的,給孩子做過霧化的后悔不已,準備給孩子做霧化的也不敢做了。
這可真是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啊。


霧化是什么?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霧化只是我們的一個俗稱,真正的名稱是霧化吸入療法。
從名字上大家就可以看出來,它實際上是通過特殊裝置,把液體藥物變成微小的霧狀顆粒噴射出去,吸氣后就能進入并沉積在呼吸道和肺部,發揮治療作用。
對一些兒童呼吸道疾病來說,霧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手段。
最常用到霧化治療的情況,比如:
哮喘、咳嗽變異性哮喘
喉氣管炎(哮吼)
兒童呼吸道感染后出現喘息
......
特別當孩子急性哮喘發作的時候,霧化治療相當于救命。

霧化用藥真的是激素?對孩子不好?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霧化治療這么有效,那么大家最關心的霧化用藥,真如謠言中那般可怕嗎?
目前給孩子最常用的有兩類霧化吸入藥物:吸入型糖皮質激素、支氣管舒張劑。
就支氣管舒張劑來說,大家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吸入后能引起支氣管擴張,有平喘的作用,常用藥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異丙托溴銨等。
就吸入型糖皮質激素來說,常用藥有布地奈德等,很多家長一聽「激素」倆字,第一反應就是不好,拒絕。
謠言也正是利用這一點,讓家長們格外恐慌。
實際上,霧化激素和口服激素是不同的概念。霧化的用藥量很少,全身吸收量更少,正規治療使用,基本不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和骨骼代謝。
在兒科呼吸系統的疾病治療上,著名的兒科專家申昆玲教授曾經這樣形容吸入型糖皮質激素:最有效、最直接、作用最好、副作用最少。
無論是《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2018 年修訂版)》,還是《2017 哮喘管理和預防全球策略》,糖皮質激素的安全性都得到了認可。

圖片來源:《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2018 年修訂版)》
在合理的使用范圍內,霧化的作用不容置疑。

霧化會產生依賴性?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很多家長擔心霧化多了孩子會不會有依賴性。
的確,長期應用激素可能會產生一些副作用,但激素并無成癮性和依賴性。
藥物依賴性是指,當連續應用某些藥物時,能使患者在精神上或機體上產生一定變化,中斷用藥后即會出現一系列戒斷現象,使人非常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具有依賴性的藥物主要是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但糖皮質激素不在其中,其他的常用霧化藥物也同樣不屬于依賴性藥物,長期使用不會產生依賴性。

霧化是科學的給藥方式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在我國,霧化吸入療法已經有近 20 年的臨床使用時間,它的安全性早已得到了國際權威的認可。
完全不必「聞霧化而色變」,相反,比起其他給藥方式,霧化還有一些優勢。
1. 不良反應小
從藥物作用機制上看,霧化是直接作用于發生病變的呼吸道和肺部,不像口服和靜脈注射,需要經過血液循環。
這種「精準打擊」起效快,霧化的藥也很少會進入到血液循環,避免損傷孩子嬌嫩的肝腎,不良反應概率更低。
2. 安全性高
我們經常說「是藥三分毒」,霧化無需經過血液循環,能直達病變部位,吸入的藥量相比口服和輸液劑量更小,自然安全性更高。
3. 霧化對孩子來說痛苦更小
從給藥方式上看,打針,孩子痛得撕心裂肺;吃藥,家長喂得狼狽又心疼。霧化就是把藥吸進去,孩子只需要用嘴含住或者戴上面罩就行,對于較大的孩子來說,配合度更高。
其實說到底,霧化只是一種方法而已,就像一把刀,是切菜還是雕花,全看你怎么用。
朋友圈里的謠言一茬接一茬,割也割不完。作為家長,我們除了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也需要分辨那些真真假假。
正視霧化,遵醫囑,遠比別人嚇唬自己強,當然,咱也不胡亂嚇唬別人。
內容策劃:天線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本文經由 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副主任醫師 馬學梅 審核
參考文獻:
1. 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版本)
2. 中國實用醫藥2009年4月第4卷第10期
3.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3年第13卷第3期
4. 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2018年修訂版)
5.2015支氣管舒張劑在兒童呼吸道常見疾病中應用專家共識
6.2016《霧化吸入療法在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
7.2012兒童常見呼吸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共識
8. Croup:Pharmacologic and supportive interventions via UpToDate
9. Respiratory syncytial infection:Treatment via UpToDate
10. Bronchioliti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Treat,outcome,and prevention via UpToDate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