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徽高鐵版圖形成閉合環,長三角“西大門”有望重振雄風
南下的高鐵列車飛馳而過,呼嘯著駛向八百里皖江的起點城市。這一次,列車沒有再像以往拐彎繞行長江南岸,而是以300公里的時速“取直”縮短著兩地之間的時空距離。
安徽高鐵版圖再添一抹亮色。12月22日8時38分,G8311次動車組列車從合肥南站發車,朝著皖西南的中心城市安慶駛去,歷經四年建設的京港高鐵合肥至安慶段正式開通運營。
作為縱貫中國南北的京港高鐵中的關鍵一節,合安高鐵的開通一舉將皖西南地區納入了高鐵版圖。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條線路還與已經通車的合福高鐵、寧安高鐵首尾無縫銜接。
一個亮眼的環形從此出現在安徽的高鐵版圖上。好消息隨之而來,長三角地區也將首度開行環線列車。來自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的消息顯示,在2021年1月20日實行的中國鐵路運行新圖中,京港高鐵合安段計劃開行共7列環線列車。

安徽環形高鐵線路 @合肥日報 圖
這條高鐵不僅拉近了省會合肥與皖西南地區的時空距離,江畔重鎮安慶也有望隨著這條高鐵的開通,激活沉寂已久的輝煌。
安徽“飛馳”
“合安高鐵開通之后,安慶到合肥有了直線到達的高鐵,距離縮短了80多公里,時間和票價也隨之降低。”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運輸部高級工程師楊秀志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以往安慶前往合肥是經寧安線上合福線,需要兩次過江,繞行路程較多,耗時大約1小時45分鐘。隨著合安高鐵的開通,這樣的歷史被徹底改寫。
雖然只有162公里,但合安高鐵的意義重大。楊秀志介紹,作為京港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合安高鐵直連皖贛兩省核心城市圈。能夠為合肥、安慶以及沿線地區構建向北通達京津冀及山東河南廣大區域,向南通達珠三角、海西、環鄱陽湖等重點城市群的快速客運鐵路通道。
從巢湖之濱到長江北岸,合安高鐵是安徽中南部地區的一條縱貫線。欠發達的皖西南地區從此無縫對接“軌道上的長三角”,沿線的肥西、舒城、桐城、懷寧一同邁進了高鐵時代。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合肥車務段營銷科科長章其波介紹,運營過渡期的合安高鐵列車運行時速為300公里,安慶至合肥最快73分鐘可達。待新合肥西站和安慶西站投入使用后,通行時間會大大縮短,時間會控制在1小時以內。

合安高鐵線路圖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 圖
合安高鐵的開通,打通了安慶高鐵的“斷頭路”,過江到達安慶的高鐵列車終于不需要折返,可以繼續向北前行。而明年1月開通的環形列車,也將串起沿線的肥西、舒城、廬江、桐城、安慶、池州、銅陵、無為、巢湖等地。銅陵、池州等地與京港高鐵合安段沿線城市間往來,無需中途換車即可直達,大大提升了出行的便捷度。
“高鐵一響,黃金萬兩”。2019年,商合杭高鐵合肥以北段通車運營,安徽16個省轄市全部實現高鐵通達,安徽也成為全國第二個“市市通高鐵”省份。而隨著合安高鐵的開通,合肥“米”字型高鐵網的一撇正式落筆。省內28個縣都通了高鐵,高鐵運營里程達2327公里,位居全國第1位,成為當之無愧的高鐵大省。
最年輕的省會城市合肥,已成為全國19個重要的綜合鐵路樞紐之一。完成了“米”字型8個方向的高鐵布局后,合肥正朝著成為“時鐘型”高鐵城市的目標前進。
安徽的高鐵網還在不斷織密。安徽省委前不久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將實施“軌道上的安徽”建設工程。“十四五”期間安徽要實現鐵路網覆蓋90%以上的縣、80%以上的縣通達高鐵。
安慶“有戲”
安徽其他沿江城市的主城區均位于長江南岸,唯一屹立在北岸的安慶顯得有些孤落。
往日的安慶有屬于它的輝煌和榮光。清末和民國時期,長江沿岸經濟發達,重慶、武漢、安慶、南京、上海自上游到下游呈一字長蛇陣排列,并稱為“長江五虎”。在當時,這五座城市是中國長江流域的“領頭羊”,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和影響力。但如今,安慶的城市發展地位不及從前,已談不上和另外“四虎”平起平坐。
安慶是怎樣落后的?在安慶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楊國才的眼里,交通建設是一個繞不開的原因。“水運時代的安慶因港而興。而到了陸運時代,安慶的鐵路、高速公路發展明顯滯后于其他城市,原有的先發優勢也逐漸喪失。”
1995年,使用亞行貸款修建的合九鐵路通車,讓安慶結束了沒有鐵路的歷史。這條單線半自動閉塞線路,客車最高時速120公里,合肥到安慶需要2個半小時。
20年后的2015年,寧安高鐵開通,安慶邁入了高鐵時代。安慶至上海由原來的11小時以上縮短至最快4小時內,與南京的通行時間縮短至2小時左右。
但不論是普鐵時代的“合九線”還是高鐵時代的“寧安線”,在安慶仍然是“斷頭路”。所有通行列車都得始發終到,極大限制了安慶的對外交通,也制約了安慶的發展。和長三角中心城市“一小時經濟圈”相比,安慶依然“遙遠”。

22日上午10時許,首趟G8311復興號列車抵達安慶站 安慶日報 圖
2018年,安慶以“插班生”的身份加入長三角城市群。作為長三角的“西大門”,安慶處在區域邊緣,如不積極對接融入,或面臨被邊緣化的命運。
城市的發展,靠單打獨斗已經難以為繼。安徽省外的杭州、南京都市圈已經紛紛跨省前來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在安徽省內風頭正勁的合肥都市圈,這些年也先后吸納蕪湖、馬鞍山、蚌埠“入圈”。
安慶周邊的兩個鄰市也在爭取合肥都市圈的“擴招”名額。今年8月,安徽省發改委透露銅陵市正在就加入合肥都市圈開展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根據研究情況,將按程序提請合肥都市圈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審定。池州市發改委官網也在今年下半年發布了《池州市融入合肥都市圈可行性研究課題招標公告》。
但安慶依然顯得形單影只。上海財經大學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學良教授指出,目前安慶尚未融入長三角地區的五大都市圈。他建議,安慶要發揮中心城市微循環的作用,建設好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主動接軌長三角小循環并成為關鍵樞紐。
想發展還得交通先行,高鐵的“車輪滾滾”正喚醒著沉睡的“五虎城市”安慶。合安高鐵的通車,一舉扭轉了安慶“交通洼地”的地位,使其進一步向區域性交通樞紐邁進。
“京港高鐵合安段的開通是安慶對外通道全面打通的重要標志,安慶正式成為國家‘八縱八橫’節點城市。未來安慶也將形成‘米’字型高鐵網絡,有望成為僅次于合肥的省內第二大鐵路樞紐城市。”安慶市發改委鐵路辦主任胡志強告訴澎湃新聞,合安高鐵開通后在安慶與寧安高鐵構筑成“丁”字型樞紐,待明年底安九高鐵開通后,“十”字型鐵路網也將初步成型。
而在楊國才看來,過去長江的阻隔影響到了安慶和東南沿海省份的經濟交流。而這樣的現狀隨著未來京港高鐵的貫通,安慶與長三角核心城市、東南沿海城市的時空距離將顯著拉近。
胡志強表示,“十四五”期間,安慶將以北接京津冀、南達珠三角、東融滬蘇浙、西連川渝貴為導向,向“縣縣通鐵路”目標進發,加速構建以高鐵為核心的立體化現代綜合交通體系。
合安高鐵的開通,讓安慶躋身合肥“一小時經濟圈”之內,雙城生活從此變為了現實,在時空距離上也為安慶創造了融入合肥都市圈的可能。
“高鐵一通,人去樓空。”交通條件的改善也使一些地區出現了“孔雀東南飛”的趨勢。作為自古人才輩出的文化名城,安慶又該如何留住人才并努力讓遠方的游子逆流而歸?
“從經濟學上來講,既有虹吸效應,也有擴散效應。”楊國才認為,作為欠發達地區,安慶肯定會加入發達地區的產業分工體系。短期來看,也存在資源和人才被發達地區吸走的問題。但他指出,先發地區的發展也會受到空間的限制,相關的產業會尋求向外轉移。而安慶就是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一個不錯選擇。因此從長期來看,抓住擴散效應,利用各種戰略機遇,通過發達地區的輻射和影響帶動安慶的發展,安慶的未來也會更加美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