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郭敬明、于正遭“圍剿”,唯流量論背后的“影視困局”
原創 林芝 柒財經 收錄于話題#關注65個娛樂圈從來不缺少刺激。
日前,這圈內大震動莫過于郭敬明、于正被超150名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從此次輿論引導者編劇宋方金在微博上發布的公開信來看,主要呼吁不要給抄襲剽竊者提供公開舞臺。
眾所周知,近段時間,郭敬明、于正分別被《演員請就位》《我就是演員》兩檔綜藝節目捧為導師,在節目內不斷制造話題,創造收視率。
可值得一提的是,郭敬明、于正都有抄襲劣跡在先,也致使引發了前述二人遭到抵制的局面。與此同時,這場風暴之下,引發廣泛探討,即究竟流量價值與職業操守,孰重?
01
剽竊不道歉、被捧為導師
郭、于遭聯名抵制
12月21日,宋方金在微博上發布一篇名為《抄襲剽竊者不應該成為榜樣》公開信,文章底部有111名編劇、導演、制片人、作家署名,其中不乏瓊瑤、汪海林等知名編劇。

圖 / 公開信部分內容
公開信指出,郭敬明、于正存抄襲劣跡,尤其法院判決后拒絕執行道歉判決,未對自己的違法行為做出任何探討,而這樣的“文賊”還被網絡平臺、電視臺捧為導師,讓其販賣“成功學”。
事實上,郭敬明、于正抄襲之名由來已久。早在2003年,女作家莊羽向法院提起訴訟,稱郭敬明所著的《夢里花落知多少》剽竊其《圈里圈外》。
一審中,《夢里花落知多少》被認定存剽竊情況,郭敬明選擇上訴。到2006年,終審判決駁回郭敬明上訴要求,判決賠償莊羽經濟損失及精神慰問金21萬元,并要求公開道歉。
據媒體報道,事后,郭敬明雖賠了錢,但并沒有道歉,回應稱“為了自己的原則,絕不道歉”。
另2014年4月,瓊瑤發公開信,舉報于正《宮鎖連城》多處劇情抄襲《梅花烙》,并列舉幾個于正抄襲案例作為證據,并懇請停止播出《宮3》。
同年同月28日,瓊瑤正式起訴于正侵權,同時對湖南衛視(播出單位)一同追責。
且到了年底,法院判決《宮鎖連城》侵犯了《梅花烙》的改編權,于正被要求向瓊瑤公開賠禮道歉,5家被告共計賠償500萬元。
到2018年,因于正遲遲不道歉,法院依據判決在《法制日報》刊登案件內容作為公告,公告費超33萬元由于正承擔。
從法院的判決來看,郭敬明、于正抄襲實錘。而就聯名抵制一事,二人并未做出公開回應。
不過,12月14日,汪海林、影視投資人譚飛在微博內涵于正抄襲,于正當天在微博表示,一些同行因為嫉妒靠罵人來博取眼球,汪海林隨即公開喊話斥于正抄襲,往來交鋒。

圖 / 12月14日于正內涵汪海林、譚飛
另上周有媒體就此事采訪于正,于正回應說“我覺得每個人都有過去,我不對我的過去做任何解釋。”到了22日,簽名的影視從業者又增加45人,共計156人署名。
02
制造話題引討論
綜藝節目唯流量論
事實上,對于這次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的事,有很多人對此作出評論。
《優傷的喜劇》編劇劉開建(聯名人之一)在微博上表示,綜藝節目為追求流量,邀請有抄襲行為卻拒不道歉的人當導師,造成一種不正確的價值導向,即紅成為絕對真理。
當然,也有網友質疑,聯名的名單中有些人作品不火,眼紅于郭敬明、于正。而追究這場輿論風暴本質,在于流量價值VS職業操守,哪一個更重要?

柒財經注意到,《我就是演員》首播當天,“于正說李汶翰能力太差了”、“于正分享去油方法”在微博高位熱搜,流量分別已達3.8億次、1.7億次。
另抖音上相關話題有近20個,播放量破千萬,首期節目CSM59城市組收視第一。且于正《延禧攻略》《美人心計》等成為爆款電視劇。
《演員請就位》中,郭敬明對無演戲經驗的流量偶像追捧、維護,給何昶希等人最高市場定級(S卡),與老演員李成儒爭論,都在社交網絡引起極大爭議。
影視方面,郭敬明執導的電影已有5部在院線上映,其中《小時代》系列4部電影創下近18億元票房,《爵跡》票房3.83億元,其他作品也屢屢被搬上電視熒幕。
于正、郭敬明自帶的流量以及吸引收視、票房的能力,在影視寒冬顯得尤為突出。
從綜藝市場看,根據國家廣電總局數據2019年全國綜藝益智類電視節目制作時間同比下降8.95%,播出時間同比下降8.21%。
電視臺和視頻網站都生存艱難,2019年傳統廣播電視廣告收入下降9.13%,節目銷售收入同比下降22.55%。視頻網站以愛奇藝為例,今年第三季度虧損近12億元,2019年虧損103億元。
今年3家在線視頻網站和6家影視公司發布自救倡議書,里面提到,疫情期間播出機構僅廣告收入平均跌幅就超過30%以上,制作機構資金緊張,影視行業上市公司市值大幅縮水。
電視臺、視頻網站缺流量、缺資金,于正、郭敬明受到資本、平臺追捧,原因即在于此。
況且于正、郭敬明本就是資本的一部分。以郭敬明來說,他持股樂視影業,控股的上海柯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第二大股東是哇唧唧哇法人,而哇唧唧哇董事馬延琨是騰訊視頻副總裁。顯然于正、郭敬明短時間內不會被電視臺、視頻網站驅逐。
某業內人士接受柒財經采訪說道,影視行業的現狀是專業的人沒有流量、不專業的人流量很大,于正、郭敬明在綜藝里炒作話題、吸引流量,從長期看不管是綜藝還是影視領域,優質內容才能有觀眾粘性,流量才能轉化為持續穩定的高收視率、高播放量。
他提到我國很多觀眾喜歡看美劇,比如漫威英雄系列電影,是從業者深耕多年的果實,但我國很多影視項目追逐流量、一味賺快錢,導致市場上缺少優質影視節目。
原標題:《郭敬明、于正遭“圍剿”!唯流量論背后的「影視困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