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個夜店愛情故事=40萬銷售額,蹦迪成了新媒體財富密碼?
第一次蹦迪,從入門到放棄,可能只需要看完一個5分鐘的短視頻。
體驗過“上海最貴的夜店”后,B站UP主吉原悠一_yui在視頻里表情無奈:“high倒是蠻high的,感覺不是很習慣這里的氛圍,難道是我年紀大了嗎?”

截圖來自B站UP主吉原悠一_yui《去上海最貴的夜店,感受10萬元的卡座!》
這個夜店Vlog的播放量最終超過了180萬,在吉原悠一_yui的日常更新中算得上是數據較好的一次。評論區卻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有人表示調侃、好奇,“感謝UP帶我見世面”,也有人不解、質疑,“B站這么多未成年,你發這種視頻好嗎?”
夜店和酒吧這類場所,在不少人心中的確帶有“原罪”,但這并不影響更多人對蹦迪產生興趣,尤其是隔著屏幕的“云蹦迪”。
在B站搜索#蹦迪#,相關話題頁內共有2萬多個視頻,總播放量超過3億次。不少粉絲僅在三位數的UP主,靠搬運夜店視頻就能收獲百萬播放量。抖音上帶有#蹦迪#標簽的短視頻更是超過130萬個,345億次播放量足以證明年輕人對蹦迪充滿好奇。

注:857是抖音的一個梗,因為電音歌曲《Bow Chi Bow》的副歌部分聽起來像“857857”,抖音用戶將857用來指代蹦迪,并引申出了另一層含義:8點出門,凌晨5點回家,維持一周7天的蹦迪資深愛好者。
就算離開短視頻的場域,蹦迪仍然是一個帶有吸引力的話題。
蹦迪垂類公眾號“滿分激光槍”告訴CBNData消費站(下稱C站),寫蹦迪類的稿子不難,“每隔半個月或者十幾天就很容易能寫出一篇10萬+。”建號近一年,他吸引到超過20萬粉絲,用他的話說,“單個粉絲價值極高。”
粉絲價值既表現在黏性,也表現在驚人的消費力。今年“520”情人節期間,滿分激光槍為Christian Louboutin一款口紅套裝寫了一篇推送。這個牌子被稱為“口紅界的蘭博基尼”,以奢華和造型感聞名。滿分激光槍這次“恰飯”令他一舉成名:單價超過6000元的口紅套裝,僅憑一條圖文推送就成功帶貨40萬元。
蹦迪何以成為新媒體財富密碼?
漲粉多、變現快,蹦迪賬號吸引各類玩家
你可能壓根沒去過夜店,但不耽誤你被一顆大叫“好嗨喲”的粉色爆炸頭逗笑。早在2018年,多余和毛毛姐就靠搞笑演繹蹦迪跳舞一夜爆紅。
盤點抖音上播放量靠前的蹦迪視頻,可以發現垂類賬號其實并不多見。除了部分夜店官方賬號、DJ和電子音樂人之外,抖音上的蹦迪博主們多半兼有美妝博主、搞笑博主的多重身份。

頭部MCN看看世界旗下,就有這么一位業余蹦迪、專職搞笑的劇情達人智博。比起毛毛姐,智博的“蹦迪風格”既嚴肅又活潑,“假如高考考蹦迪”、“假如蹦迪有比賽”等蹦迪短視頻組成的合集播放量超過1.7億。

對美妝、穿搭博主來說,蹦迪也是一個吸粉利器。點開化妝師彭七七的主頁,會發現她不管是教化妝、教護膚、教穿搭,教啥都不如教蹦迪受粉絲歡迎。蹦迪合集的播放量是化妝合集的兩倍還多,視頻數量卻只有后者的一半。
在蹦迪合集里,彭七七演示了怎么玩骰子、怎么做基礎的搖擺動作、怎么規避被灌酒的風險,“貼心姐姐”的形象一目了然。再搭配她的老本行,妝容、穿搭一步到位,蹦迪菜鳥可以跟著上手,也讓各類“恰飯”植入無比自然。

新抖數據顯示,彭七七的粉絲中女性超過80%,18-23歲的年輕粉絲占比36%。她的帶貨櫥窗中,也多為美妝護膚、發膜棉條等女性產品。根據抖音官方商業平臺星圖,彭七七21-60秒視頻報價為24000元,是智博同一報價的3倍,但彭七七的粉絲數量不到智博的七分之一。另一位男性博主“四夕很能蹦”21-60秒視頻報價僅4000元,呈現出很明顯的“重女輕男”態勢。
蹦迪博主另一大陣營則是夜店和專業DJ,其中,電音廠牌幻音國際旗下的5位DJ構成了抖音DJ的半壁江山,粉絲量總計超過1600萬。粉絲量排名第一的DJ Tracy(吹C)在商業價值上也拔得頭籌,星圖顯示,其21-60秒視頻報價高達12萬元,不亞于一些中腰部明星。
不過對于專業DJ來說,抖音并不是直接變現的工具,星圖報價相當高的DJ Tracy(吹C)也很少通過抖音帶貨。抖音更像是他們為線下演出引流的舞臺。DJ們多半還會在個人介紹中注明所獲獎項,以顯示其專業性。幻音國際最近就有3位DJ先后獲得“最佳電子音樂女藝人”的稱號。
在公眾號領域,蹦迪垂類賬號的商業價值也遠超其他賬號。
在做自己的號之前,滿分激光槍曾為另一個蹦迪公眾號供稿。他認為自己是“寫夜店文章最好的人”,這份信心既來自于公眾號數據,也來自于實打實的變現。
他向C站透露,滿分激光槍每月廣告收入在20~30萬元,“之前不是有報道說,咪蒙有一個很努力很有天賦的助理月薪5萬,但我剛寫蹦迪公眾號兩個月不到吧,作為編輯的月薪就已經5萬了,甚至還有一個粉絲跟我說,他去做了我接的一個廣告商的代理,然后回過頭來又找我打廣告。”
滿分激光槍的報價比同等粉絲量級的公眾號高出3倍,他定價的標準來自于“實際投放價值”,“我會去向廣告主回訪轉化數據,比如說投我一條廣告花了6萬,對方一個月左右可以回本,那這個定價就是合適的。”
短視頻和公眾號,怎么帶人云蹦迪?
盡管抖音上的各路蹦迪博主身份不同、商業化表現不一,但選題方向卻出奇一致。
DJ和夜店官方賬號的短視頻多為演出實拍,其他博主的選題則是以蹦迪指南為主,比如說第一次去蹦迪選哪家夜店、穿什么衣服、喝哪種酒、什么舞最火,吃喝玩樂面面俱到。可以說,“第一次蹦迪”系列的視頻撐起了絕大部分蹦迪博主的選題庫。
抖音上#蹦迪#話題的火爆,最早要追溯到疫情期間。2月初,國內頂尖夜店TAXX一場直播霸榜抖音小時榜,獲得打賞超70萬元,其他夜店、音樂節品牌紛紛加入云蹦迪行列,吸引到了打破圈層的關注。
但夜店畢竟不是音樂會,完整的蹦迪體驗只有在線下才能完成。

TAXX集團總經理阮靚亮告訴C站,越來越多蹦迪視頻的出現對夜店來說是好事,“讓更多沒有接觸過夜店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夜店,但還是建議大家走到現場,感受現場燈光、音樂和人群所帶來的震撼感,這種氛圍很難通過視頻讓人身臨其境。”
沒有聲色光電的吸引,蹦迪公眾號該怎么寫?
滿分激光槍把自己走紅的原因總結為“全靠同行襯托”,“我剛開始做蹦迪公眾號的時候,其他號寫的很三俗,非常無聊,但是真正喜歡蹦迪的人其實都是受過一定教育,有一定品味的人,可能在其他公眾號領域,我只是一個蠻優秀的編輯,但寫夜店文章就像開了掛一樣。”
上一代人對蹦迪的認知,可能還與舞廳里的燈球和緊身褲息息相關。事實上,年輕人口中的蹦迪,不止是到酒吧跳一段舞、喝一杯酒,更關乎一種他們心中更酷的生活方式和音樂品味。
根據滿分激光槍自己的統計,他的粉絲年齡分布在18~26歲,男女比例各占一半,“可能有10%的粉絲是抱著吃瓜的心態去看,大部分是中產階級家庭,喜歡去夜店玩,有卡座消費能力的。”
所以對滿分激光槍來說,讓新媒體人頭大的選題難并不是問題,社交、潮流、愛情、親情……所有年輕人關注的議題都是他的選題庫。比如在給Christian Louboutin寫的廣告里,他編了個夜店愛情故事,男女主角通過蹦迪相識。年初科比意外去世后,他指責炒鞋黨“靠科比去世暴富”,閱讀量超過千萬。
比起視頻博主可以用鏡頭帶粉絲探索夜店,蹦迪垂類的公眾號更像是給這群愛好蹦迪的年輕人筑起了一面交流的窗口,剝離夜店的包裝,這個窗口內展示的是所有年輕人都會經歷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樂。
有窗口,自然也有門檻。滿分激光槍的煩惱是如何破圈。運營兩個蹦迪垂類公眾號的經驗告訴他,“十萬粉絲是一個瓶頸,會看公眾號,而且深度喜歡蹦迪的人,其實全國也不會太多,但是圈外人即使很喜歡我的文章,也不會輕易轉發到朋友圈讓別人看到,因為大家對夜店還是有一些偏見。”
靠蹦迪吸粉了,然后呢?
大眾層面上,蹦迪的確帶有刻板印象,它代表了酒精、電音和躁動的年輕人。但正有越來越多的傳統線下門店試圖靠攏過來。
星巴克最早在2014年就曾推出“夜店計劃”。奈雪在2019年推出酒吧品牌奈雪酒屋,至今已在深圳、上海、杭州等全國10個城市開設線下店,從下午5點營業至凌晨2點。便利店7-ELEVEN,甚至本土快餐品牌老鄉雞,都在這個月內先后開張賣酒的限定門店。

老鄉雞的深圳新店將在下午5點半后開賣雞尾酒和啤酒,并設有吧臺位
種種數據都顯示出,夜店市場有著巨大的上升空間。
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酒吧連鎖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策略探討報告》中指出,夜店在當前國內的酒吧市場中僅占15%,但遠比清吧(以輕音樂為主,沒有舞池的酒吧)更受歡迎,而國內目前85%的酒吧都是清吧。
中國的電音愛好者并不少,但他們能放松、享受音樂的地方卻不太多。尼爾森去年發布的《中國電音市場洞察報告》顯示,中國有5.3億電音用戶,電音線上播放量達到4.2千億次,但電音節數量只有300+場。各大夜店、LIVEHOUSE填上了這個市場的部分缺口。
與此同時,電音愛好者的特點是年輕且具有高消費能力:平均年齡27.8歲,年均在電音相關產品上花費2189元~2890元。

圖片來源:尼爾森《2019中國電音市場洞察報告》
線下電音空間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夜店不再是其中的唯一玩家。TAXX今年上線了餓了么平臺,還與一些潮牌發布了聯名款,試圖打破大眾對夜店的偏見,傳達TAXX作為綜合娛樂體的理念。
說唱、電音等亞文化的崛起,不只是因為年輕人在社交網絡上逐漸掌握話語權,滿分激光槍認為,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國內夜經濟市場的空白,“可能白天的互聯網化已經接近尾聲了,但夜晚的互聯網化才剛剛開始。”
未來,他打算依托于自己的內容能力,在全國各地建立蹦迪垂類公眾號矩陣,聯動當地的頂尖夜店品牌開設線下業務,包括同城聚會、夜店預約等,打造“蹦迪屆的大眾點評,附加社交功能”。
蹦迪會是門大生意,毋庸置疑,但這門生意終將回歸線下。沒蹦過迪的人永遠比蹦過迪的人多,所以在抖音和B站,短視頻博主可以靠販售初次蹦迪的體驗來變現,寫蹦迪故事的公眾號,也能讓更廣泛的年輕人共情。但在蹦迪愛好者看來,這些內容距離夜店文化還十分遙遠。至少從現在來看,蹦迪博主們并沒有能夠完成市場教育。
不過,在蹦迪的邊緣試探就已經足以夠到財富密碼的大門,這真的會成為一條新媒體爆款賽道嗎?
作者 | 顧拉風
編輯 | 鐘睿
設計 | 莊聰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