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兩年內第四次大選:以色列政治困局從何而來,將走向何方?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張璇
2020-12-24 16:23
來源:澎湃新聞
? 外交學人 >
字號

當地時間12月23日凌晨,以色列議會議長亞里夫·萊文(Yariv Levin)宣布解散以色列議會,于2021年3月重新舉行大選。繼2019年4月、2019年9月和2020年3月的三次大選后,以色列第23屆議會在宣誓就職后僅7個月便自動解散,以色列即將面臨兩年內的第四次大選,以色列政治再次陷入分裂與重組的僵局。

當地時間2020年7月27日,以色列特拉維夫,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國防部長甘茨。人民視覺  資料圖

執政聯盟早已名存實亡

以色列本屆政府由利庫德集團和藍白黨聯合組建。根據雙方今年4月達成的聯合政府協議,本屆政府由利庫德集團領導人內塔尼亞胡先出任總理,藍白黨領導人本尼·甘茨(Benny Gantz)先出任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為期18個月;到2021年11月,甘茨接任總理,內塔尼亞胡改任副總理。

12月23日議會解散后,內塔尼亞胡和甘茨相互指責對方違反執政聯盟協定,將國家拖入了新一輪選舉。

然而無論對內塔尼亞胡還是甘茨而言,在這一時間進行大選都并不符合其自身利益。盡管內塔尼亞胡支持在“總理輪換期”到來前舉行提前大選,但他的最佳選舉時間應當是2021年夏季,因為屆時新冠疫苗預計可以在以色列國內大規模接種,這將成為內塔尼亞胡執政期間重要的政治成就;內塔尼亞胡也希望能在其執政期間通過豁免法案,使其免于腐敗訴訟;日前剛剛崛起的、由利庫德集團原成員吉德翁·薩爾(Gideon Sa'ar)成立的“新希望”(New Hope)黨的勢力也有望得到打壓。

從甘茨的角度來看,他領導的藍白黨在近期民調中結果慘淡,已經從去年的第一大黨淪為僅能通過“選舉門檻”(編注:進入以色列議會需要獲得的最低得票比例,目前定為3.25%)的邊緣小黨,甘茨本人的支持率一落千丈,此時舉行大選,等于是宣告了甘茨政治生涯的終結。

然而在以色列的政治困局下,當前利庫德集團與藍白黨主導下的執政聯盟已經難以為繼,這一“注定失敗”的政治聯盟早已名存實亡。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大力推動下,以色列在2020年取得了外交上的重大突破,先后同阿聯酋、巴林、蘇丹和摩洛哥等阿拉伯國家實現關系正常化。然而在多數外交實踐中,以色列方的主要參與者僅包括總理內塔尼亞胡及其政治盟友,而以色列二號政治人物甘茨以及同為藍白黨成員的外交部長加比·阿什克納齊(Gabi Ashkenazi)卻無法獲知相關的最新信息。

據以色列媒體報道,以色列與阿聯酋最初舉行會談時,甘茨與阿什克納齊并不知情,主要會談事務被內塔尼亞胡交由以色列駐美大使羅恩·德爾默(Ron Dermer)處理;甘茨關于協議中美國對阿聯酋出售F-35戰斗機相關條款的質詢也未得到內塔尼亞胡的明確答復。11月,據信內塔尼亞胡同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舉行秘密會晤,甘茨與阿什克納齊再次被屏蔽在決策圈之外。盡管內塔尼亞胡在與摩洛哥宣布關系正常化前幾小時與甘茨進行了電話交談,但并未告知甘茨正常化協議的內容,甘茨事后才從白宮獲悉相關信息。

這些以色列近期最重要的外交事件中,所謂執政聯盟的一方已經被完全排除在外,在任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從外國政府那里才得以了解到本國的最新外交決策,可謂諷刺至極。

12月22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耶路撒冷發表電視講話。新華網 圖

被工具化的預算案和右傾的政治生態

當前的以色列政府是在連續兩次大選未成功組閣以及新冠病毒在國內大規模流行的背景下組成的“新冠內閣”,具有臨時性和妥協性的特征,其內部的多重矛盾無法通過政府成立時簽署的執政聯盟協議得到解決。

此次執政聯盟破裂的導火索是國家預算無法在議會中通過。按以色列法律規定,若在截止日期前無法通過國家預算,議會將自動解散。因此,預算案能夠成為在既定時間內決定執政聯盟存廢的有效工具。兩黨圍繞預算案進行的博弈,實質上核心問題是總理輪換制度是否會得到執行的問題。

在預算第一次截止日期前,利庫德集團和藍白黨由于無法就2020-2021年兩年期國家預算達成一致,因此通過協議將預算案日期推遲到了12月23日。在內塔尼亞胡及其親密盟友、財政部長以色列·卡茨(Yisrael Katz)的運作下,預算案遲遲無法得到通過。以色列《國土報》接連發布數篇社論對甘茨進行了辛辣的嘲諷,認為他天真地信任了內塔尼亞胡所謂“輪流執政”的承諾,卻被內塔尼亞胡以拒絕預算案的方式玩弄于股掌之中。

12月,利庫德集團和藍白黨就新一輪延長預算的相關協議進行了多次溝通。然而由于雙方共同面臨黨內分裂的壓力,再次推遲截止日期的議案最終以47票贊成、49票反對的結果未獲通過,直接引發了政府的解散與新一輪大選的開始。

以色列政治力量和選民傾向集體“向右轉”,是利庫德集團與中左翼藍白黨無法維持其執政聯盟的深層原因。巴以問題不再是影響中東國家對外政策的重要因素,以色列近期與阿聯酋、巴林等國關系正常化協議的簽署使以色列面臨的外交壓力持續減少,“鴿派”思想在以色列愈發失去市場,強硬立場成為了更多以色列選民的選擇。

最新的民調結果顯示,以藍白黨和工黨為代表的以色列中左翼力量正在面臨徹底的衰弱。據目前民調預測,藍白黨僅能獲得5個議會席位,甘茨已經失去任何領導政黨的公信力;而如果沒有甘茨作為內塔尼亞胡的潛在替代者,藍白黨甚至沒有理由繼續作為一個政治實體而存在。按照目前的下降趨勢,到明年3月大選時藍白黨很可能將處于3.25%的“選舉門檻”之下。

與其命運相似的是曾經在以色列擁有絕對主導地位的工黨,在近期所有民意調查中甚至都沒有超過“選舉門檻”。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未來熱門的總理候選人全部出自右翼政黨,利庫德集團、聯合右翼(YAMINA)、新希望黨等右翼政黨在民調中占據了絕大多數份額。

多重因素將影響新一輪大選

聚焦以色列新一輪大選,存在多個不確定因素。首先,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傳統的右翼和中左翼之爭在此次選舉中演變成了右翼內部的選票之爭。

盡管內塔尼亞胡和甘茨在過去三屆選舉中進行過艱難的斗爭,但由于甘茨的支持者主要來自中左翼,內塔尼亞胡可以通過指責他為弱者和“左派”,從而牢牢凝聚起右翼選民群體,鞏固右翼票倉。然而此次選舉中,內塔尼亞胡的頭號對手吉德翁·薩爾和二號對手納夫塔利·貝內特(Naftali Bennett)都是擁有強大號召力的右翼領導者。

疫情期間,貝內特提出的扶持中小企業、失業者復工計劃等主張深得民心,他領導的聯合右翼黨在12月初的民調中的支持率一度攀升,可能取得21個議會席位,成為內塔尼亞胡的強力競爭者。貝內特提出,以色列選民可以分為三類:中左翼選民、不能忍受內塔尼亞胡的利庫德選民和強硬的右翼選民,而他所關注的就是后兩個群體。

然而政府解散前一周的12月17日,前利庫德集團議員薩爾出走另立新政黨“新希望”黨,隨后多名議員宣布加入該黨,這隨即大幅度扭轉了局勢,從利庫德集團和聯合右翼黨同時分散了大量選民,在最新的幾次民調結果中都排名第二。從意識形態來看,無論聯合右翼還是新希望黨,其右翼主張并不存在根本區別,二者都秉持大以色列主張,認為猶太人有權在“以色列地”(編注:Eretz Israel,該概念來自《圣經》中給猶太人的“應許之地”,在目前的政治語境中指包括現在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等國所在的地區)上的任何地方定居,并拒絕兩國解決方案。

2019年12月27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附近,吉德翁·薩爾在選舉后向支持者發表講話。新華社 圖

面對來自右翼領導人的挑戰,內塔尼亞胡目前仍在延續其一貫的策略,將薩爾與反對黨領袖亞伊爾·拉皮德(Yair Lapid)以及左派聯系在一起。內塔尼亞胡在推特中稱,“吉德翁·薩爾只能與拉皮德和左翼一起組成政府,別無選擇。”此舉旨在從新希望黨支持者中喚回右翼選民。但拉皮德的回應卻顯示,中左翼政黨有意聯合新希望黨,共同終結內塔尼亞胡的連任計劃。

其次,就目前來看,內塔尼亞胡在新一輪大選中很難再享受到來自美國的選舉紅利。

內塔尼亞胡在近兩年的三次大選中,特朗普一再為內塔尼亞胡送上助選“大禮”,同特朗普的親密關系使內塔尼亞胡在三次大選中都能夠卓有成效地打出外交牌。

然而,“后特朗普時代”的到來意味著內塔尼亞胡之前的選舉符號和宣傳或許會成為此次選舉中的負資產。2019年3月的選舉中,內塔尼亞胡曾在選舉廣告中著力宣傳他對奧巴馬的“教導”,宣傳他如何告知奧巴馬以色列不可能重返1967年巴以邊界的原因。這個選舉廣告旨在展示以色列能夠頂住美國壓力、捍衛以色列利益。

然而在美國大選總統拜登明年上臺之后,內塔尼亞胡在奧巴馬時期同民主黨的齟齬卻給以色列帶來了新的外交壓力,使內塔尼亞胡面臨破壞了美以“特殊關系”的指責。而拜登希望美國重新加入伊核協議、與巴勒斯坦恢復外交接觸等表態,與內塔尼亞胡的一貫主張相悖。

內塔尼亞胡的訴訟案件也將成為未來大選中的一大重要因素。2019年和2020年的三輪選舉以及新冠疫情拖延了內塔尼亞胡三起案件的訴訟程序。今年12月議會解散的消息一經發布,甘茨隨即發布推特稱,內塔尼亞胡將國家帶進新一輪選舉的目的只是為了讓他本人不必上法庭。

如果內塔尼亞胡的案件審判在2021年2月如期舉行,這將在大選期間極大損害其公共形象和公信力。一旦在3月的大選中失敗,內塔尼亞胡將無法通過擔任政治職務的方式免于定罪,因此大選成為了他爭取自由和政治生存的重要賭局。同樣,內塔尼亞胡被起訴的三起案件以及涉及到內塔尼亞胡親信人士的潛艇案件,都將成為其政治對手攻訐的焦點,對選情產生重要影響。

對深陷訴訟的內塔尼亞胡而言,其目前最重要的關切在于通過相關法案獲得在職人士的豁免權。如果無法贏得大選,他可能會竭力利用反對派之間的分歧,以確保沒有人可以組建政府,那么內塔尼亞胡將在新一輪大選失敗后繼續擔任看守總理,直到以色列在兩年半的時間內舉行第五次大選。

民調顯示內塔尼亞胡或難再組閣

議會解散后,新一輪競選活動將持續90天。以色列12頻道和13頻道最新的民意調查結果較為一致,如果現在舉行選舉,利庫德集團將獲得28至29個席位,第二大黨新希望黨會獲得18至19個席位,未來黨獲得16個席位,聯合右翼13至14個席位,阿拉伯政黨聯盟“聯合名單”保持11個席位,宗教政黨沙斯黨和猶太圣經聯盟各獲8個席位,“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黨獲7個席位,梅雷茲黨和藍白黨分別獲得5個席位,工黨、橋黨等政黨都無法通過選舉門檻。

按照目前的民調結果,內塔尼亞胡無法倚靠其傳統盟友組成超過議會半數即至少61席的聯合政府。利庫德集團與沙斯黨、猶太圣經聯盟、聯合右翼的聯合僅能達到58個席位;而反對內塔尼亞胡的政黨如果聯合起來,即如果新希望黨、未來黨、“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黨、藍白黨、梅雷茲黨與“聯合名單”組成政治聯盟,可能獲得62個席位從而組建政府。

據12頻道預測,如果甘茨和阿什克納齊退出藍白黨,該黨將無法通過選舉門檻,而利庫德集團的席位將增加到30席,未來黨將獲得19席并成為第二大黨,新希望黨仍將保留18席。在這種情況下,利庫德集團、宗教政黨和聯合右翼的聯合將達到59席,仍然不足以組閣;然而反對內塔尼亞胡的政黨如果與“聯合名單”組成執政聯盟,將獲得61席,可以組閣。

在這兩種情況下,盡管利庫德集團仍能夠維持第一大黨的優勢,但其組閣成功率都非常低;而反內塔尼亞胡的聯盟則在民調中表現強勢,擁有較大的組閣可能。

在訪談中,38%的以色列人將內塔尼亞胡歸咎為此次以色列被拖入第四次大選的罪魁禍首。內塔尼亞胡目前已經成為在任時間最長的以色列總理,以色列的政治困局與內塔尼亞胡個人的政治困境息息相關,也反映了以色列近年來政治持續右傾的整體趨勢。

(張璇,復旦大學宗教與中國國家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閆頌陽
    校對:欒夢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调兵山市| 永靖县| 城口县| 宜宾县| 吴桥县| 长兴县| 资兴市| 桂阳县| 恩施市| 玛沁县| 昌吉市| 沈阳市| 长葛市| 靖西县| 桃源县| 兖州市| 揭阳市| 茂名市| 巴东县| 永安市| 巴彦县| 莆田市| 大同市| 康马县| 秭归县| 青浦区| 南投县| 塔城市| 长宁县| 穆棱市| 凌源市| 台东市| 定日县| 睢宁县| 安西县| 淮阳县| 双鸭山市| 蓝田县| 大足县| 炎陵县| 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