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蘇唯一的國家農高區發布未來5到15年規劃:產業主導

江蘇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
全國首批、江蘇省唯一的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南京農高區,于12月22日發布了未來5-15年的發展規劃。
南京國家農高區位于南京市溧水區白馬鎮,2019年11月獲國務院批復建設。該鎮是農業強鎮,生態環境良好,PM2.5全市最低,江蘇省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涉農科研院校均在此設立相關科研機構。
根據規劃,南京農高區范圍為南京溧水區白馬鎮行政區域全域,面積145.86平方公里。
該農高區未來5年的目標是,到2025年總產值達35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增長5倍至100家,土地產出率2.5萬元/畝,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萬元。
未來15年的目標是,到2030年,城鄉用地規模20—22平方公里,總人口規模15萬,人口規模增長近3倍。
南京溧水區政府副區長張為真向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表示,這次規劃有兩個特別之處,一是國土空間規劃與產業發展、“十四五”科技創新和三年行動計劃等同步編制,統籌考慮了長遠發展和近期建設,同時“多規合一”,將原有的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主體功能區劃等統一整合為一個空間規劃,解決原有不同規劃之間的沖突問題。
二是,改變傳統城鄉規劃由空間主導的方法,轉向為產業主導,強調農業用地保護優先、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和延伸農業產業鏈。“過去的規劃往往先考慮建設用地放在哪里、哪里可以蓋房子,而南京農高區規劃是以產業主導,先確定產業方向,然后再落實到空間,根據產業需求布局建設空間。”
具體而言,圍繞發展綠色智慧農業,先把生態空間(基本農田、種植區)規劃出來,然后再結合生態區、農業片區進行布局,規劃加工區、研發區等。
張為真介紹,這樣規劃的好處是,改變過去農村地區種植區、加工區、服務設施等分散在不同地方,農業生產加工等效率不高的情況。
在保證生態空間的前提下,將農業加工環節引至生產地,“農民在種植地就進行首次加工,既保證農產品的新鮮度,減少物流成本,而且加工后的廢料是有機肥的重要來源,可形成有效循環。同時,種植和加工環節又可以作為鄉村旅游發展服務業。”
新聞發布會上,還發布了2021年重點平臺建設目錄。
作為江蘇省唯一的以農業為主題的高新示范區,南京農高區希望在傳統涉農產業基礎之上探索技術改進、生產率提高、附加值增加等路徑。因此引進科研部門和高新技術企業,搭建轉化合作平臺成為政府的發力點之一。
白馬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楊兵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平臺合作的主要方式是政府投資建設載體(包括辦公區、人才公寓等),供科研團隊和高新技術企業入駐,進行“1到10”的產業化落地,同時政府也會投資購買一些科研設備,供園區內科研機構和企業共同使用。目前正在調研入駐科研院所和高企需求。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