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聚焦AI治理|傅瑩:AI武器化不可避免,要找到治理路徑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字號
12月18日,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名譽院長傅瑩在首屆清華AI合作與治理論壇上,就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的多維透視議題發表講話。她呼吁:在人工智能領域建設包容性強的國際治理委員會,共同去研究、探討、吸納各方面好的建議和意見,形成共同的國際規范。

傅瑩
她在會上重點介紹了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方面中美合作項目取得的進展。她說,既然人工智能武器化不可避免,專家們研究的方向是尋找合適的治理路徑。大家都認為,人類必須汲取歷史教訓,例如對核武器的治理共識就發生的太晚,導致人類曾經面臨巨大威脅,互聯網的治理共識也沒能在早期實現。大家希望這次對人工智能,尤其是智能武器的治理,人類能走在技術變革的前面,充分認識其風險,早些達成治理共識。
她談到,中國國內在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治理和立法方面已經在采取了實際行動。當然,從更大的角度看,這是人類共同的難題,不是一個國家、兩個國家能解決的。中美兩國乃至國際機構和各國圍繞這個話題展開合作至關重要,我們希望也相信這不是一場零和游戲,人工智能最終應使得全人類受益。
傅瑩,1978年進入中國外交部,2009-2013年任外交部副部長,負責過歐洲和亞洲事務。目前擔任清華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名譽院長、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瑩近年來關注人工智能治理研究。她所在的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的人工智能治理項目小組,著眼于國際共同規則,在世界和平論壇上提出“人工智能六點原則”,探討人工智能綜合性治理的宏觀框架。
責任編輯:李躍群
校對:張亮亮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