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沒有埋著文物的陜西不是真的老陜,你的學校地下有皇陵嗎?

雖然經常會出現挖出古墓的新聞,但大家還是樂此不疲的參與討論,今日是誰出土?墓里挖出什么寶貝?看到這些,作為挖掘現場最多次數的陜西表示見多不怪。
陜西,
位于誕生人類文明的北緯30度線。
作為人類文明中唯一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
這里埋藏著我們文化的基因密碼。

民間有七十二帝王陵之說,
因此陜西也被稱為“東方帝王谷”,
比著名的“埃及帝王谷”的數量還多,
堪稱世界第一。
這些帝王們生前叱咤風云,
死后留下了壯觀的墓葬和古老的傳說。
01 陜西的帝王陵都在哪?
從史前時期到唐代,先后有14個王朝在陜西建都,其中13個是建在西安及其周圍。
根據“陵隨都移”的規律,這些帝王們通常也會把自己的“最終歸宿”建在陜西。民間有七十二帝王陵之說,其中經田野調查能基本確定在陜西的有44座,主要集中在秦、西漢、唐三個朝代。

這里有一個小插曲,漢文帝劉恒之墓并沒有進入西漢皇家墓葬區。這源于他的母親薄姬原本是秦末群雄之一威豹的妾室,后成為劉邦的寵姬。劉恒8歲被封為代王,都于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與母親相依為命。
同時,按照漢代的昭穆制度,在宗廟中,父居左為昭,子居右為穆,始祖居中,其下依次排列。因此在墓葬區里,劉邦之子劉盈的安陵已在其右下葬。這樣,同為兒子的劉恒便沒有了地方。
02 陵墓制度是怎么來的?
流行了兩千年之久的集中公墓,在戰國后期被獨立陵園所取代。
秦始皇的陵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其建立的一系列陵墓制度既有繼承,更有發展,特別是陵寢制度、陵邑制度和陵墓祭祀制度對后代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自1974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園考古調查和發掘從未間斷過。目前陸續發現了數百平方米的建筑基址,大小形狀不同的陪葬墓、叢葬坑600余處,并出土了各類珍貴文物5萬余件。

秦始皇陵墓平面布局圖

從先秦到西漢,陵園中設有“寢”,如同活人一樣,陳設有生活用品、家具和臥具,并住有宮女,有的還設有游樂場所,如漢武帝茂陵設有白鶴館、弛逐走馬之館和西園等。茂陵也是西漢帝王陵中規模最大,建造時間最長,隨葬品最豐富的一座。東西長約9.5公里,南北寬約7公里,約等于9055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

漢武帝茂陵平面布局圖

到了唐代,皇家陵墓的選址原則主要是依山而建。相較于堆土為陵,唐陵氣勢更加宏偉,且節省人力與財力。
以昭陵為例,它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海拔1188米,是唐十八陵中海拔最高的。“昭陵六駿”、彩繪陶天王俑和十四國番君長石像,這些重要的文物都是從這里出土的。

唐太宗昭陵平面布局圖

03 帝王陵都像《鬼吹燈》里演的那么容易進去嗎?
俗話說:十墓九空,由于墓葬中奇珍異寶的極大誘惑力, 使得盜墓者利欲熏心, 鋌而走險。與此同時,防盜技術也隨之發展。
防盜第一招:高大墳丘,以山為陵。
地勢高增加了盜墓者挖掘的困難。墳丘的出現固然還有其他原因,但被利用以防盜掘不容置疑。

圖片來源:《古墓防盜的秘笈(上)》
第二招:墓內積石,即《呂氏春秋》所謂“積石積炭以環其外”這種形式在東周秦漢時期的北方大墓中較為常見。
南固始侯古堆一號墓,以砂石混合填塞,墓內填砂石達1800立方米?!侗I墓筆記》中的流沙防盜法靈感可能就來源于此。

圖片來源:《古墓防盜的秘笈(下)》
第三招:封固墓門,即用磚石等將墓室封堵起來。
如江蘇徐州北洞山西漢早期崖洞墓,通道近墓門處以三列九塊大小塞石和雙列八塊塞石堵塞,塞石重者達七噸。

圖片來源:《古墓防盜的秘笈(下)》
第四招:以汞灌墓,此法僅見于秦始皇陵。
不過水銀在古代是煉丹材料,是一種奢侈品。沒有千古一帝的身份恐怕很難擁有。
所以,想要進入陵墓并非小說里寫得那么輕而易舉,這也是一些重要的文物得以保存至今的原因。
數據來源:
[1] 段清波,劉俊艷.帝國體制下獨立陵園制的發展演變[J].考古,2019(10):86-97.
[2]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茂陵博物館.漢武帝茂陵考古調查、勘探報告[J].考古與文物.2011(02).
[3] 周金波.漢代墓葬防盜手段述論[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06):324-326.
[4] 高蒙河.古墓防盜的秘笈(上)[J].百科知識,2011(07):9-11.
[5] 高蒙河.古墓防盜的秘笈(下)[J].百科知識,2011(08):54-57.
[6] 《陜西帝王陵墓志》,三秦出版社
[7] 《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8] 陜西帝王陵數據庫
數有范工作室
數據編輯 | 馬克圖布
可視化設計 | 按住拉
校對 | 不倒翁 版面 | 蒼耳 責編 | 知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