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神仙工藝:梅蘭芳必備,這個明朝“杜邦紙”百年不腐不爛

這是 「最城市THECITY」 深度挖掘的第 2 個城市
采云貴深林的棕竹
嗆石灰,劈削修
用面承雨露的桑紙
上幾番,諸暨柿漆
在一眾紙扇中
只有它
值得被稱為“自然造物”

曾出土過一種明朝版“杜邦紙”制品
在水中浸泡幾百年,不僅沒有破爛之處
繪制在上面的圖案也清晰可見
那時的人,叫它“黑紙扇”
京劇大師梅蘭芳,在《貴妃醉酒》中
用的就是一把泥金涂飾的,牡丹花黑紙扇
作為扇中一絕
它雨淋不透,曝曬不翹,紙不破,色不褪
有“一把扇子半把傘”的說法

我們前段時間在紹興柯橋
便尋到了黑紙扇的身影
有位研究扇藝40多年的工藝大師李德順
花費一年心血,秉燈伏案夜作
把數百張草圖,拼接成3張長卷
然后在1.2尺的黑紙扇面上
濃縮繪制出,500個2cm高的羅漢
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五百羅漢圖》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
授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這把繪制人物最多的黑紙扇
一時間驚艷了許多收藏愛好者
有人愿重金購買,李德順卻一一謝絕
因為“畫一幅少一幅”

生于扇藝世家的他,從小就會制扇、畫扇
后又離開首批中華老字號,王星記扇廠
自立門戶
為了養家糊口,他旗下的扇廠
做了20年的白紙扇,遠銷海外
可李德順,從沒忘記手里的黑紙扇

制作白紙扇,需要20多道工序
完成一把黑紙扇,卻要多人合力
足足闖滿86關
在選材上,也更為精致講究
單是扇骨,就要云貴深林中
6年以上硬度足夠的棕竹
手工劈削,再放石灰里嗆過,泥中爛過
煉成不腐不爛不蛀的質地

86道工序包括制骨、糊面、折面、上色
整形、砂磨、整理、描金等
扇面則用質地綿韌,古時用于制傘的桑皮紙
再趁諸暨柿子青的時候,摘下搗爛
在鍋中煮至280度上下
盛出放涼,靜置一年
用發酵產生的膠狀物柿漆,涂刷染黑
上過柿漆的黑紙扇,烏黑發亮
經得起反復收折,雨淋不透、日曬不翹
既能消暑納涼,又可遮陽避雨
可以說在所有紙扇中
只有黑紙扇,稱得上是自然造物

不過最難的部分,還是畫扇畫
黑紙扇不能拆卸扇骨
只能在凹凸不平的扇面上創作
根據扇面的起伏
人物的臉要避開折痕處,拉高拉低
同時還要注意下筆輕重
厚了,顏料容易脫落
薄了,又會露出黑底

如今,會這門小眾非遺的手藝人越來越少了
這些年,李德順費盡心力
想多留下幾把傳世的黑紙扇
見山下田,聽鳥看竹
行筆勾勒一方小天地
只為興之所至地
守住少年時代拿起畫筆的一瞬:
“我不畫,難過”

「最城市THECITY」紹興站下期預告:
蘭亭書法家

視覺 | 昵稱走丟了 編輯 | 路邊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