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推進校園足球,女生也擁有同樣機會”
“2017年在德國,校園足球全國最佳陣容和德國俱樂部的梯隊打比賽,有國外足球從業者看了比賽后問我:‘你們國家這么多人,你們的經濟這么好,我就不相信足球怎么能搞不上去?’我當時聽了特別慚愧”。
在2020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發展高峰論壇上,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前中國國家足球隊主教練朱廣滬分享了如上這段經歷,“我們缺什么?到底應該怎么練?怎樣才能讓中國足球更快騰飛?”朱廣滬表示,6年來的校園足球的經歷告訴他很多,“校園足球的宗旨是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接班人。‘滿天星’訓練營實際上是一種新型的足球學校模式,能夠有力推動青少年整體體育發展。”
青少年校園足球是中國足球事業發展的基礎性工程。13日,2020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市中國中學舉行,本次論壇以“融合,引領,育人”為主題,中外體育界、教育界專家學者就校園足球人才培養邏輯、中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等話題展開交流。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徐匯營區基地揭牌。
論壇當天,上海市徐匯區“滿天星”訓練營共建儀式也同步舉行,阿迪達斯向徐匯區捐贈了100萬元專項基金,用于“滿天星”訓練營后期的發展建設。

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
論壇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表示,在校園足球進入2.0時代。在中國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的時期,如何讓校園足球更好地帶動整個學校體育改革和發展,助力中國足球擺脫一提起來大家都垂頭喪氣、唉聲嘆氣的局面,這是所有從業者需要思考與努力的方向。
據朱廣滬介紹,目前國內足球特色學校約有2萬8千所,其中包含38個示范點,還有181所高校招收足球特長生。“滿天星”訓練營達到80個。和以往的精英訓練營不同,“滿天星”計劃推動男子足球和女子足球同時發展。這是因為校園足球通過面向每一個學生的體育課來實現,女生也擁有同樣的機會。
上海自2015年成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實驗區。目前上海共有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4個,其中徐匯區“滿天星”訓練營創建于2018年9月,目前已經有12所小學,13所中學和9所幼兒園獲得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校,特色園的稱號,訓練營分1個總營5個分營,分別擔任9個組別訓練營營地工作。
從體制機制的角度發力,解決體育教育兩張皮的問題
國際足球發達國家成功的經驗之一就是扎實做好青少年足球普及和培養工作。論壇上,拜仁慕尼黑俱樂部亞太區總裁魯文·卡斯帕稱,他在中國看到12-13歲的足球苗子,他們資質非常好,但中國目前教育和體育沒有很好融合,而在德國體教融合非常成熟。
魯文·卡斯帕出生成長于德國的一個小鄉村,據他介紹,這個小鄉村里面所有人平時交流就是在一家足球俱樂部,當地所有男孩的夢想就是要成為球員,他們都會在這家俱樂部踢球,所以德國當地政府也沒有普及足球的壓力。
中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未來發展之路是什么?體教融合背景下如何做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
在本次論壇采訪環節,王登峰對此表示,目前體教融合的相關文件里面主要界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從教育角度來講,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傳統學校變為特色校。特色校就是所有的學生都要學這個體育項,學生既可以考體育教育專業,也可以考體育運動專項,或者考普通的大學,進而能夠產生的優秀后備人才。
第二,教體系統的競賽體系要進一步的融合。比如說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他們要參加什么樣的競賽,由教育和體育共同謀劃與推進。
第三個方面相對要難一些,就是關于青少年體育和學校體育的資源整合。優秀的退役運動員如何服務于學校體育?體育系統的優秀教練員如何幫助學校體育?體育系統有很多的場地、設施,包括經費方面的資源,如何更多向學校體育方面傾斜,這些可能需要體制機制進一步的改革。
體育要求提升,如何平衡孩子的多學科學習壓力
今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如下簡稱“意見”)。意見就明確提出要構建一個完善的校園體育的課余訓練體系,以及構建一個完善的面向人人全員參與的校園體育競賽體系。未來,通過對體育課、體育鍛煉、體育競賽,體育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以及在升學考試中占的分值越來越高,同時文化課的考試的比重就會相應下降,王登峰坦言這是一個博弈的過程,一個逐漸改變不斷調整的一個過程。
家長和孩子最關心的就是體育要求高了,整體性學習壓力會變得更大嗎?未來學校和孩子如何平衡學習與體育鍛煉。
當天論壇采訪環節,王登峰強調了教育部提出的“一增一減一保障”,“一增”就是增加體育課和體育鍛煉的時間,“一減”,減掉不必要的文化課的負擔。教育部也已經印發了很多相關《通知》。
王登峰表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方面可能也需要有更多細化的措施。比如說落實減負后,學生的課業量減了多少,學習教學進度減緩了多少?這個都必須得真正落到實處。
“不是一個誰說一句話這個問題就解決了,這涉及到一個學生怎么安排自己一天的活動,一個學校怎么編排一天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一個家長怎么安排他的孩子精力分配,才最適合他的孩子的成長升學。”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