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范仲淹、歐陽修、石介……慶歷新政中,那些君子與小人的糾葛
原創(chuàng) 團隊特邀作者 朝文社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食堂
《朝文社》(原《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簽約群媒體
字數(shù):5373,閱讀時間:約14分鐘
宋仁宗慶歷三年(1043年),范仲淹、富弼、韓琦、杜衍、歐陽修等人為解決宋朝日益嚴重的社會矛盾,進行了著名的改革運動——慶歷新政,可是很快慶歷新政便以失敗而告終。
可是,慶歷新政是怎么失敗的?又是被誰絞殺的呢?
就在慶歷新政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發(fā)生了一件事,成為慶歷新政的轉(zhuǎn)折點。
慶歷四年(1044年)一個叫石介的人,給富弼寫了封信,信中他勸富弼和范仲淹再接再厲,大力推行新政,“行伊周之事”!就是這句“行伊周之事”,改變了一切。
這是怎么回事?這得從石介開始說起。

天圣五年(1027年),二十三歲的石介在應天府讀書求學于范仲淹,因此他算是范仲淹的學生。天圣八年(1030年),石介中進士,跟歐陽修是同年。這樣的經(jīng)歷,注定他將成為慶歷新政的推行者。
石介這人其實官不大,先在杜衍的推薦下?lián)螄颖O(jiān)直講,后來韓琦又推薦他到了直集賢院,這就是他仕途最巔峰時刻。但是他厲害的地方不在于仕途,而是他的學問。
這么說吧,雖然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可真論文學水平,當時能當?shù)谝坏氖菤W陽修;而論學問,第一的就是這個石介。石介曾辦立兩個學院,一個是與石鼓書院,金山書院,岳麓書院并稱北宋四大書院的徂徠學院,因此當時人稱他徂徠先生;另一個是和他好友、宋初三先生之一的孫復(宋初三先生指石介、胡瑗、孫復)一起辦的泰山學院,泰山學院在中國學術(shù)史和教育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被稱作是宋明理學的活水源頭。
這兩個學院在哪?在山東,離孔子老家十分近,一個能在孔子老家辦學校的人,你說說他學問有多深。
石介對振興儒家的作用非常大,是維護儒家正統(tǒng)的大功臣,他的“理”、“氣”、“道統(tǒng)”、“文道”等思想對二程、朱熹影響特別大,開宋明理學之先聲,說他是宋明理學的老祖宗,一點都不為過。

石介學問大,脾氣也很大,性格也很古怪。這里有個故事能說明他這人。石介在范仲淹手下讀書的時候,因為家里太窮,常常吃不上飯,他一個好友王瀆聽說后,就要請石介吃頓好的。但石介卻一口回絕道:好飯人人想吃,但是吃完后,明天就沒這個待遇了。以人的性格,享受容易,吃苦難,由享受轉(zhuǎn)入吃苦更難。石介覺得自己吃了這頓好飯后,恐怕就再難咽下粗食,于是他寧愿餓肚子,也不吃好的。這個故事說明,石介對自己非常狠,要求非常高,他就是一個有道德潔癖的自虐狂!
他對自己都這樣,對別人呢?因此,性格剛烈的石介,無所畏懼,眼里容不得沙子。當初宋仁宗朝廢掉郭皇后的時候,天下輿論一片嘩然,他和滕子京是罵宋仁宗最狠的兩個人。“倡優(yōu)婦人,朋淫宮內(nèi),飲樂無時”就是他給宋仁宗的評價。
在宋朝,罵皇帝罵這么狠的,真沒幾個,這石介還真不是蓋的,這樣的人,連言官都覺得怕。慶歷新政時期,歐陽修、蔡襄、王素、余靖并稱“慶歷四諫”,是慶歷新政的四大喉舌。當時,四個人聯(lián)名一起推薦石介擔任諫官。
結(jié)果范仲淹說:“石介剛正,天下所聞,然性亦好為奇異,若使為諫官,必以難行之事責人君以必行。少拂其意,則引裾折檻,叩頭流血,無所不為矣。主上雖富有春秋,然無失德,朝廷政事亦自修舉,安用如此諫官也。”當時宋仁宗也覺得,“此人若為諫官,恐其碎首玉階。”
范仲淹和宋仁宗認為,石介這樣的人,要做了言官,大家都別想過安生日子了,他動不動就玩死諫,誰受得了?
因此石介官雖然不大,能量卻很驚人。

就在范仲淹、韓琦、富弼成為宰執(zhí)之后,時任太子中允、國子監(jiān)直講的石介也不知道發(fā)哪門子瘋。他寫了一首詩,一首四言古樂府詩——《慶歷圣德頌》!在詩中他把宋仁宗夸出了花,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用了兩個大賢臣——范仲淹和富弼!
范富兩人是“一夔一契”,都是古代大圣人。除了夸范仲淹和富弼,他還指出有一妖一孽兩個大壞蛋,一個是夏竦,一個是高若訥。
石介很興奮,在他看來,自己的老師范仲淹和富弼一定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一個君子理想中的社會。他熱情的謳歌這個即將到來的新世界,他相信會有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君子一起來創(chuàng)造這個新世界,而那些像夏竦那樣的小人將無處藏身!
當他寫完這詩之后,他信心爆棚,頗有種一呼百應的感覺!這詩就是慶歷新政的勝利宣言!
但是這首詩一問世,效果卻出乎他的預料。沒錯,這詩固然讓夏竦這些人氣得跺腳,對石介恨之入骨,恨得咬牙切齒,恨不得扒了石介的皮。
而推行慶歷新政的人內(nèi)部也蒙圈了。他的好友孫復就告訴石介,“子禍始于此矣!”你完了,禍從口出,你遲早得死這詩上。而范仲淹則很頭疼,不是一般的頭疼。老石,你在搞什么!你這是把我和富弼放在火上烤啊!
我和富弼是一夔一契?章得象、晏殊、杜衍他們?nèi)耸俏覀兊念I導,他們又是什么?韓琦又是什么?你這不是沒事找事,沒問題制造問題嗎?更要命的是,石介把夏竦給罵成了奸邪,夏竦因此遺臭萬年,而其他人看完之后,則心有余悸,好嘛,一反對范仲淹,就成妖孽了?
因此,《四庫全書》曾評價此詩道:“厥后歐陽修、司馬光朋黨之禍屢興,蘇軾、黃庭堅文字之獄迭起,實介有以先導其波。”《四庫全書》認為石介這詩是宋朝黨爭和文字獄的罪魁禍首。說句題外話,這詩流傳天下,連四川眉山一個小孩子都能看到,并且為這個孩子他開啟了文學世界的大門,嗯,這個孩子名字叫蘇軾。

此詩一出,范仲淹和韓琦都覺得壞事了:“范拊股謂韓曰:‘為此怪鬼輩壞之也。’韓曰:‘天下事不可如此,必壞。’”為了救火,將此事影響降至到最低點。兩人不約而同的將石介打入冷宮。你小子就別出來禍害人了。
結(jié)果到了慶歷四年(1044年)三月二十日,出事了。范仲淹和韓琦爆發(fā)內(nèi)訌,韓琦又把石介推了出來,推薦他去了“直集賢院”。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給富弼寫了這封信。
這信其實本來沒什么毛病。可落在有些人手里,能要了慶歷新政的命,比如這個人叫夏竦。終于到夏竦出場了。夏竦是個很有才能的人,以制科入士。
制科是什么?我們都知道宋朝文官最正經(jīng)的出士方式是考進士,而制科比進士科還高一檔,整個宋朝中制科入士的只有49人,夏竦就是其中之一(富弼也是)。由此可見,夏竦有多厲害。
夏竦資歷非常老,天圣年間就擔任過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在抗夏戰(zhàn)爭初期,夏竦就是范仲淹和韓琦的頂頭上司。

慶歷三年(1043年)三月,宋仁宗下令晉升夏竦為樞密使。可他還沒來得及上任,就被歐陽修、王拱辰等人扳倒,他創(chuàng)造了中國歷史上最快的貶官速度:還沒上任,就被拉下馬!
歐陽修們狠狠的羞辱了他,他想辯解,寫了一份萬言書,為自己正名。君子黨卻給了他加倍的羞辱。
當時孫抃回復道:“圖功效莫若罄忠勤,弭謗言莫若修實行!”什么意思?老夏,你別廢話了,只有辦點實事才能洗掉罵名!然后又是一棒子,夏竦接著被貶宣徽南院使、河陽三城節(jié)度使、判并州。
夏竦都被氣暈了,老子干了什么傷天害理的事了?我怎么就招你們恨?你們不是君子嗎?君子講的忠恕之道,在哪里?你們對付我可比西夏人狠多了!你們這算哪門子君子啊…斷人前程,有如殺人父母,夏竦和君子黨這仇可就深了。
夏竦這人怎么說呢?這人真是一個極會享受的主。衣食住用行,樣樣別出心裁。衣是綾羅綢緞;住的是豪宅,枕的是美人膝;用的是各種奢侈品;行很有特色,他每次出門要把兩輛豪華馬車聯(lián)起來,中間用價值數(shù)千兩白銀的錦帳遮蔽,里面美酒佳肴,當然還有不能缺的美女。食更有特色,他早上喜歡喝粥,不過粥有點不一樣,會加石鐘乳這些東西。
這粥一喝,爽了!每天清晨醒來時全身冷如寒冰,得由大美女偎抱良久,才會恢復體溫。等到了白天,身上忽冷忽熱,得想盡辦法才能正常生活。
看著像遭罪不是?夏大人沉溺其中,快活似神仙,其實他喝的這玩意就跟魏晉時期的五石散差不多,說白了就是磕藥。這樣的人對慶歷新政完全沒有興趣,既不支持,也不反對,只是想過自己的日子。你說歐陽修招惹他干嘛。拜歐陽修們所賜,他被逼成了慶歷新政的反對派。
等石介的《慶歷圣德頌》,夏竦更是差點氣暈了過去,文人重名,石介這是把他釘在了恥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夏竦不是一個吃虧的主,他發(fā)誓要找回這個場子。
慶歷四年六月下旬,夏竦被宋仁宗召回京城。回到開封城的夏竦高聲疾呼:我夏漢三又回來了,君子黨,老子跟你們沒完!意不意外,驚不驚喜?害不害怕?
于是慶歷黨爭精彩大戲的高潮來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石介寫給富弼的這封信的內(nèi)容被回京的夏竦給知道了。現(xiàn)在誰也不知道夏竦是怎么搞到手的,反正是被他搞到手了。夏竦一下就看到了重點——“行伊,周之事”!所謂行伊周之事,伊是輔佐商湯開創(chuàng)商王朝的伊尹;周是周公旦。兩人都是大權(quán)臣,也是大賢臣。
看起來這話沒什么問題,普通人看當然沒有問題,可是在夏竦手里,能成為致命殺招。夏竦找來一個擅于模仿別人字跡的使女,再拿出一篇石介寫過的文章,讓她模仿石介的字跡,做到以假亂真的地步,讓別人一看她寫的字,就是石介寫的。
過了幾天,夏竦拿出石介寫給富弼的信,重抄一遍。但千萬千萬記得:要改一個字!

就是夏竦的這一個字,就把石介通篇內(nèi)容都改變了,也把整場慶歷新政給毀了!夏竦歷史學得非常好,他叫這個使女把“行伊,周之事”給改成了“行伊,霍之事”!
伊霍,伊霍,伊還是伊尹,霍就是霍光,廢了劉賀的霍光;而伊尹除了輔佐商湯,還放逐了商王太甲,跟廢皇帝沒多大區(qū)別。
若論古代皇帝最討厭的臣子,廢立皇帝的伊霍組合,僅次于謀朝篡位的操莽——穿越之子王莽和疾走冠軍曹操!伊、霍、操、莽,是中國所有皇帝心目中最大的噩夢和最懼怕的妖孽!中華文字,博大精深,周改成霍,一字之差,天差地別!
夏竦這一改,就說石介在慫恿富弼和范仲淹廢掉宋仁宗,換一積極進取,銳意革新,更加支持新政的人當皇帝!然后夏竦將這信,散步在開封城任意一個角落!
你們不是罵我奸佞小人嗎?那我就讓你們這群自命不凡的君子嘗嘗小人的手段!嘴巴說不清的事,陰謀詭計如何?夏竦然后再火上澆油,偽造一篇石介為富弼做的廢立詔書!于是這篇詔書和那封信,傳遍天下!該看到的人都看到了。其中包括宋仁宗。
宋仁宗看到這封信態(tài)度是怎么樣的呢?說實話,他或許會出于本能的懷疑,但肯定不信。因為他是真宗唯一的兒子,沒有親兄弟,沒有可以威脅他地位的皇室子弟,而且他執(zhí)政日久,絲毫不擔心有人篡他的位。可退一萬步說,就算是行伊周之事又如何,伊周也是大權(quán)臣,任何一個皇帝都不能容許存在的權(quán)臣。
而透過這封信,宋仁宗很自然的想到,范仲淹等人對自己的支持力度還不滿嗎?他們還不滿足自己的權(quán)力嗎?于是他的的反應是一如既往的沉默,不說信,也不說不信。這樣的態(tài)度,讓范仲淹、富弼更難受。要么您說信,然后下旨查問,哪怕大發(fā)雷霆,我們也可以進行反駁!要么您直接說不信,我們也好去追查,澄清謠言!可您這樣什么都不說,我們又該怎么辦呢?您分明就是在懷疑我們!
范仲淹富弼受不了了,我們是君子,君子視官位本如糞土。既然您懷疑我們,那我們就辭職好了,這樣謠言不攻自破了。于是,范仲淹、富弼同時上書請辭。宋仁宗當然不肯了,再怎么不滿,也得讓他們多交幾封辭職信嘛!然后沒有然后了。這年6月22日,范仲淹離京擔任陜西、河東宣撫使。8月5日,富弼離京出任河北宣撫使。
慶歷新政遭遇前所未有的嚴重打擊,瀕臨失敗。不過請注意,這會范仲淹和富弼,包括到河東路的韓琦都還掛著參知政事和樞密副使的名頭,而且樞密使杜衍還支持慶歷新政,慶歷新政還有搶救的可能。
但另一個人的發(fā)力出現(xiàn)讓慶歷新政徹底失敗,這個以后再說。看到?jīng)],夏竦就是這么厲害,一字之差,讓范仲淹、富弼的心血付諸流水。石介呢?禍是你惹的,你該怎么辦?怎么辦,涼拌。
慶歷五年(1045年)七月,深懷愧疚的石介憂郁而亡。但是夏竦表示,人死了,就想了事?門都沒有!正好這時,石介和一個朋友,徐州舉子孔直溫,利用宗教發(fā)動叛亂。但是宋朝別的優(yōu)點沒有,就是鎮(zhèn)壓叛亂速度最為迅速,不久孔直溫叛亂被平定。但是要命的是,朝廷從孔直溫家里搜出了石介寫給他的信。于是我們敬愛的夏竦夏大人又出場了!他信誓旦旦的揚言石介并沒有死,現(xiàn)在已偷偷潛往遼國,并陰謀起兵攻打宋朝。而主使他的人正是且富弼!富弼將會成為遼國南下的內(nèi)應,我們大宋快完了!在北宋任何牽扯到遼國的事情,都是大事!
這次又是叛亂,又是遼國南下,還有前樞密副使做內(nèi)應,這事太大了。說實話,富弼會勾結(jié)遼國,這事說出來誰信啊?夏竦無所謂,你們不信沒關系,我就是要把事情搞大,事情搞得越大越好。
這年11月10日,朝廷馬上派人詳細核查石介的生死,并控制住了石介的家人。石介家人就此成為叛國嫌疑人的家屬!夏竦狠啊,這是利用石介把富弼也給整死!于是,范仲淹和富弼被害慘了一貶再貶。但事情還不算完。
慶歷七年(1047年)三月,夏竦改任樞密使,而石介口中與夏竦并稱一妖一孽的高若吶任樞密副使。夏竦接著把事情搞大,他堅稱石介沒死,石介的所謂死亡是個陰謀,就是他借機潛逃去了大契丹,為富弼送信,要里應外合顛覆宋朝!最后石介的墳墓險些被挖,得罪了夏竦,他讓你死也不好過。
現(xiàn)在知道,中國歷史上的君子為什么斗不過小人了吧,君子大多眼高手低,就會放嘴炮,沒有斗爭經(jīng)驗,而小人花樣百出,不擇手段。可是,偏偏很多時候不是小人惹君子,而是君子主動惹小人。石介如是,歐陽修如是,后世王朝很多理學名臣如是。石介的故事告訴我們,你要是打不贏別人,就別打嘴炮!讀史明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參考文獻:《宋史》、《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全宋文》、《楓窗小牘》、《青箱雜記》等
原標題:《一字之差,看宋明理學老祖宗怎么毀掉慶歷新政》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