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疫情壓力下開“企業國際化大會”,無錫為何鼓勵企業逆風出海

12月11日,“無錫市企業國際化發展大會”在無錫太湖飯店召開。
在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企業對外投資仍遭遇不確定性的當下,曾領近代民族工商業風氣之先的江蘇無錫又一次快人一步,于12月11日召開了“企業國際化發展大會”,積極推動無錫企業“走出去”。
鼓勵企業此時“逆風出海”,似乎不是按套路出牌。不過,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發現,無錫如此操作,背后卻潛藏著其搶先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在危機中尋找新機遇的考量。
無錫的底氣和信心來自于一份特別的成績單。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在疫情壓力仍存的時期,無錫全市備案境外投資項目73個,對外直接投資額達11.7億美元,位居江蘇全省首位,實現了逆勢上揚。
曾“率先吃螃蟹”的無錫,再提“國際化”進程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對外投資年均帶動我國貨物出口5%,直接或間接帶動國內就業超過300萬人。
截至2019年底,我國各類投資者在全球188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境外企業超過4.4萬家,對外投資存量達到2.2萬億美元,境外企業資產總額7.2萬億元。2019年中國對外投資存量位居世界第三位。可見,中國已躋身對外投資大國之列,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據無錫市副市長周常青介紹,作為近代民族工商業和現代鄉鎮企業發祥地,無錫市長期處在改革開放最前沿,集聚了超過30萬家民營企業、4000多家外資企業,累計實際利用外資665.4億美元,為企業國際化發展打下基礎。
“事實上,無錫企業‘走出去’也是較先‘吃螃蟹’的。”周常青說,
早在1980年代就開展了對外投資,其時無錫企業在荷蘭合資創辦太湖酒樓,開創無錫境外投資先河。
2008年,無錫的紅豆集團在柬埔寨主導建設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成為江蘇全省第一個境外經貿合作區。2016年10月,習近平主席曾在出訪柬埔寨前夕發表署名文章高度評價,“蓬勃發展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是中柬務實合作的樣板”。
據大會播放的短片介紹,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無錫企業參與到國際合作,一個個項目在多個國家落地生根。比如,陽光集團、一棉集團、金茂集團已在埃塞俄比亞形成無錫紡織服裝產業的集聚態勢;通用科技、確成硅化等企業在泰國羅勇府投資3.5億美元,參與“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建設。
截至今年10月,在三十多年的時間里,無錫累計備案境外投資項目1210個,協議投資額138.2億美元,覆蓋全球91個國家和地區,無錫儼然已成為對外投資的標桿城市。“眾多企業通過走國際化之路實現了技術升級,擴大了市場份額,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周常青說。
危機中“逆勢”加速國際化
當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際商務交往、貨物流通受到一定影響,部分企業跨國投資積極性被抑制。無錫在此背景下召開“企業國際化發展大會”,鼓勵和支持“走出去”,被商務部夸贊“具有全球視野、戰略眼光”。
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二級巡視員陳明霞表示,在看到困難和挑戰的同時,要辯證地看待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機遇。當前,世界各國密集出臺力度空前的經濟刺激計劃,生物醫藥、數據經濟等需求大幅增加,“新基建”方興未艾,為我國企業參與東道國的經濟建設提供了空間。
而在周常青看來,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企業國際化布局可謂“恰逢其時”。
周常青表示,進入2020年,無錫市委市政府提出,發展“數字經濟、總部經濟、樞紐經濟”三大經濟,推進創新驅動戰略、產業強市戰略,鼓勵和支持企業“走出去”,主動融入“雙循環”,做大做強本土跨國公司,有利于無錫構建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據周常青介紹,對于廣大企業而言,當前正處于戰略機遇期,要抓住機遇,通過加快企業國際化發展水平,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把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
為此,他表示,此次大會的目標就是為企業家們開展對外投資交流合作提供一個新平臺,為促進企業國際化發展提供新思路,為無錫企業在新發展格局下實現更大發展提供新路徑。
澎湃新聞注意到,與會人員既有國家關系、國際貿易方面的專家學者,也有知名投資基金和機構的負責人,還有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和咨詢機構的代表。可以看出,這次大會更像是企業對外投資的“服務大會”、“培訓大會”。
比如,政府部門牽線,讓企業與金融機構進行對接,期冀解決企業“走出去”的資金問題。同時,通過專家的研討,為企業跨境投資及企業國際化的持續發展提供意見、建議。
多數專家認為,在企業走出去之前,首先,要做好先期調研,尤其要了解外資安全風險審查,了解當地的法律及規章制度,避免盲目進入不熟悉行業。
其次,既要關注初始成本,又要關注整合成本,著眼長遠,做好發展戰略。此外,還要與當地各方加強交流溝通,樹立正面形象。注重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尊重當地風俗習慣,逐漸培育獨特的企業文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