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戶外活動與近視防控
原創 眼視光專家胡穎
不少細心的家長朋友可能會了解戶外活動可以延緩近視的發生發展。但戶外活動為什么會延緩近視發展?究竟需要多長時間的戶外活動時間呢?

戶外活動對近視的影響其實主要就是光照對近視的影響。作為光的物理特性,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光照強度,光照周期節律,光照頻率,光的波長。
一
光照強度
一定強度的明亮光具有對近視眼發展的保護作用,且在一定范圍內隨著光照強度的升高,這種近視保護作用逐漸增強。
大量研究認為戶外更強的光照能夠刺激視網膜多巴胺的釋放,而多巴胺能夠阻止眼軸的延長,也就是“光-多巴胺”假說。但要注意的是強度過高的光照即白光污染也可以損害視細胞甚至增加近視發生幾率。

二
光照周期節律
前述提到的多巴胺的合成及釋放白天高,夜晚低。這也提示光照周期節律對近視的影響。Vannas 等的一項有意思的研究顯示居住在極晝極夜的北極圈,近視眼發生率較高,也佐證了眼發育存在可能的光照周期現象。而當偏離正常光照周期,或者增加光/ 暗比值時,也可以引起近視眼的發生。

三
光照頻率
光照頻率對近視眼的影響同樣存在最佳的頻率段,過高或過低的光照頻率對近視眼發展均有促進作用。

四
光的波長
多數研究支持波長較長的單色光容易引起近視,也就是說藍色、綠色光更加不容易引起近視。戶外光本身就涵蓋了藍色、綠色等短波長光線。同時由于其多波長的特點,可以刺激人眼產生調節的放松與緊張反射,起到延緩近視的作用。
除此以外,戶外活動時視野更廣,而且遠距離用眼減少了眼的調節。同時室外更高水平的光照能夠刺激瞳孔收縮,增加景深,減少視物模糊,都可以幫助控制近視。

有研究表明,每周增加戶外活動1小時,可以降低2%的近視發病率。如果每周戶外活動時間從5小時增加到14小時,近視概率幾乎減少1/3。
因此,現在主流的觀點認為青少年每天至少應該保持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醫學博士
眼科屈光及視光部負責人、眼科副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眼科學會 委員
上海激光醫學分會眼科學組 委員
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眼科分會 委員
國際隱形眼鏡協會 會員
上海市浦東新區醫學會眼科專委會副主任 委員
擅長:成人屈光不正的診治,各種復雜斜視和復視的治療,兒童弱視的綜合治療,低視力的康復治療,青少年近視的控制,醫學驗光和雙眼視覺檢查,圓錐角膜等特殊隱形眼鏡的驗配。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