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立雪南門”展呈現南懷瑾、金庸、林散之等名家墨跡
從汪道涵、顧廷龍、金庸、南懷瑾、李敖等名人墨跡,到林散之、王蘧常、啟功、唐云、黃胄等書畫名家之作,這些一直珍藏的名家墨跡書畫匯成了12月10日在上海中國書法院(新虹藝術館)揭幕的“立雪南門——張耀偉藏名人名家墨跡暨習作展”。
澎湃新聞獲悉,由文旅部中國國際書畫研究會上海代表處、中視視文國際傳媒集團、上海文化藝術品鑒促進會主辦,上海中國書法院、新虹藝術館、懷瑾精舍等承辦的這一展覽也是繼今年初在上海圖書館舉辦“立雪南門”首展后的第二次展覽。
走進地處新虹藝術館的上海中國書法院展廳,難得一見的是展覽開篇呈現的諸多名家墨跡,其中金庸的書法可見英雄俠氣,啟功的書法挺拔安靜,林散之的草書筆墨淋漓,顧廷龍的篆書高古嚴謹,汪道涵的是儒雅文氣……

金庸書法

展覽現場,汪道涵書法作品

林散之書法
對于與汪道涵、顧廷龍、蘇淵雷、裘沛然、洛夫、饒宗頤等名家的交往,張耀偉幾乎都寫有一篇文章進行記敘。在介紹此次展覽的背景時他說:“這幾十年來,在我的心目中,就產生了一個‘大師情結’。我搜集他們的事跡,閱讀他們的著作,追蹤有關他們的報道。所以就有了這樣一個展覽。”

趙樸初書法

南懷瑾書法

展覽現場,裘沛然書法
這些名家之作的收藏者張耀偉,筆名耀智,號日月禪心,是南懷瑾學生,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上海代表處主任、上海文化藝術品鑒促進會執行會長、上海中國書法院執行院長,歷任公務員、記者、企業家,豐富的人生經歷為他在書畫藝術創作上奠定了基礎。原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認為,“立雪南門展”表達了一位后學感懷師恩、禮敬尊賢的文化態度和情感。

展覽現場
據介紹,張耀偉青年時期開始關注與名家與前輩的交往,做有心人,收藏了許多名師的資料,包括手跡、器物、書稿等。尤其是追隨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學習傳統文化,并在南先生支持下創辦道南大學堂。為紀念這些師長,他撰寫了系列文章,以鮮為人知的故事,道出這些名師的精神風貌。張耀偉也是上海許多文化活動的主要策劃者、組織者、參與者,作品入展“第九屆上海書法篆刻大展”等,組織參與了“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海內外名家邀請展”、“首屆中國禪語楹聯書法大賽”、“紀念胡問遂誕辰100 周年海內外名家書法邀請展”、“2019 首屆長三角書 法院聯展”等。
“古人對尊師有‘程門立雪’的成語,從今年初上海圖書館的展覽開始用‘立雪南門’,就是向包括南懷瑾老師在內的一批名家恩師致敬與感恩。”張耀偉說,“與南老師淵源是從1980年代后半葉開始的,當時我的伯父張尚德以中國臺灣知名教授的身份常來大陸進行學術交流,我也因此拜識了很多大家。”

王蘧常書法

顧廷龍書法
據悉,此次《立雪南門--張耀偉名人名家墨跡藏品暨本人習作展(二)》,與第一次在上海圖書館的展覽不同的是,增加了150多張名人簽名封,還有包括張耀偉新近創作的100余幅書畫作品。展出多位蜚聲海內外的名家的墨跡約五十余幅,信札、手稿、簽名封一百余幅,包括顧毓琇、茅盾、趙樸初、汪道涵、南懷瑾、巴金、季羨林、任繼愈、李敖等名家墨跡,以及啟功、林散之、黃胄、王蘧常、舒同、陸儼少、謝稚柳、唐云等名家書畫。此外,還有他收藏的名人簽名封,既有老一代革命家陳毅,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莫言,也有劉歡、王菲、那英、楊瀾、趙忠祥等。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大多數名家與張耀偉都有交往。據他介紹,有一次陪裘沛然先生去唐云先生家,裘老唐老談笑風生,裘老看到唐老的一幅牡丹畫作,當即,用寧波話吟誦:“咋看驚富貴,凝視似云煙”。唐云先生一聽拍案叫絕,立即吩咐家人拿酒來。唐云說,“畫了一輩子牡丹,第一次聽到如此絕妙深刻的解釋牡丹的詞語。”唐老畫了一幅牡丹,作品便題款為“咋看擎富貴,凝視似云煙。”

唐云畫作

朱屺瞻畫作

黃胄畫作

陸儼少書法

謝稚柳畫作
展覽除了名師大家的文章、墨跡、照片、明信片簽名系列等。展覽作品中還有他的兩幅丈二巨幅書法作品《立雪南門》、《禮敬》、《德》,書畫作品《吻別卻盈盈》是今年春節疫情爆發后創作的,也記錄了對疫情的體會。
展覽還展出了龔學平、龔心瀚、童世平、張學兵、周志高、張森、蕭海春、謝春彥等為此次展覽專門創作的紀念作品。

龔學平書法

陳燮君書法

周志高書法

展覽現場,蕭海春書法

張耀偉書畫
據悉,展覽揭幕活動還舉行了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上海代表處掛牌儀式。新書《五體書南懷瑾詩選》也在展覽開幕式上首發,五位書法作者分別是崔志強、孫敏、朱培爾、張耀偉、王立翔。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