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西北白鵝春秋大墓出土大量青銅器,似與虢國和芮國有關
澎湃新聞獲悉,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2月9日發布重大考古新發現,當地考古人員在山西垣曲發現9座春秋早期的王卿高級貴族墓葬,出土帶有銘文的銅器近50件套。專家推測,此處很可能是一處王畿內的采邑。
據考古專家介紹,新發現的北白鵝墓地,似與虢國和芮國有著某種隱秘的關系。
12月9日,在侯馬盟書發現55周年暨張頷先生誕辰10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相關人員公布:在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北白鵝村發現一處周朝王卿高級貴族墓地,很可能是一處王畿內的采邑。在研討會現場,與會專家對出土文物進行了現場觀摩。

垣曲北白鵝墓地遠景圖

2020發掘遺存分布正投影

墓地周邊,重要考古發現林立,有晉侯墓地、大河口霸國墓地、橫水倗國墓地、陶寺北墓地、邱家莊墓地、上馬墓地、芮國墓地、虢國墓地等
據山西晚報報道,垣曲北白鵝墓地,位于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英言鄉北白鵝村(現為英言鎮白鵝村)東,2020年4月至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運城市文物工作站、垣曲文物旅游局對其進行了考古發掘。
本次發掘面積為1200平方米,共發掘墓葬9座,灰坑17個。出土500余件套各類文物,最重要的收獲是發現帶有銘文的銅器近50件套,銘文內容豐富,文字清晰,計14篇。
據該考古項目負責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及耘介紹,該墓葬群墓葬形制皆為豎穴土坑墓,南北向。9座墓葬中1號墓、5號墓和6號墓為大型墓,墓葬開口均在6×4米以上,其余均為中型墓。1號墓的葬具為一槨兩棺,西北角開口2米處見有殉人陪葬,殉人無下肢。5、6號墓被盜僅留有槨,中型墓葬具皆為一槨一棺。所有墓葬中7座有腰坑,5個見有殉狗。

M1墓室及器物出土正投影
此次發掘墓葬級別高、規模大,出土器物種類豐富,包括銅、玉、石、漆、陶、骨、蚌貝、鉛、金、漆木、皮革、麻繩、竹等各類文物總計500余件套。其中,禮器類有鼎、甗、簋、盨、鋪、罐、鬲、盤、盉、方彝、匜、壺、罍、尊、爵、觶、杯、勺等,禮樂器有編鐘和石磬。
北白鵝墓地出土器物中,有一件“匽姬”甗最為奪目,因為在甑部近口沿處后腹內壁中,鑄有銘文3行11字,內容為:“虢季為匽姬媵甗/永寶用享”。說明這是虢國為名為“匽姬”鑄造的一件青銅器。

垣曲北白鵝墓地M3:10 “匽姬”甗甑部近口沿處后腹內壁鑄有銘文3行11字內容為:
“虢季為匽姬媵甗/永寶用享”
這件媵器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用于送嫁的禮器,相當于是一件嫁妝。但是“匽姬”為何人,虢國的青銅重器又為何出現在山西垣曲的周朝貴族墓地中,這無形中給墓主人的身份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這些疑問只是一種假設,還有待考古工作者的進一步分析和研究。
據考古工作者分析,北白鵝墓地的出土器物與河南三門峽虢國墓地和陜西梁帶芮國墓地在銅器制作、器物形制和紋飾運用等方面極為相似,結合墓葬形制,推斷這9座墓葬時代當在春秋早期。
在其中一座墓室中,還出土了一件“銅盒”,體量不大,做工精致,盒身上有鳥紋,盒底還有老虎的樣式。最為精巧的是,盒子蓋還能打開,里面乘有紅褐色的物體。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楊文勝表示,這充分證明墓主人是一位女性,而盒內物體,有可能是香料或者是化妝用品。此外,這件盒子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在商代,女性還有比較高的地位和權利,但是周王朝講究禮制文化,即便是貴族女性,已沒有辦法使用青銅器了。這個盒子統稱為‘弄器’,就是貴族女性為了彰顯身份和地位,來殉葬的一些器物,她們盡可能地把這些器物弄得精美化,來體現自己的存在感?!?/p>
“銅盒”

“銅盒”
M5墓室內出土了一件銅編鐘,與以往編鐘相比造型略有不同。在觀摩現場,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教授張昌平說,這個編鐘的紋飾屬于長江下游、江淮地區應有的特點,“有意義的是,過去,山西和長江中下游以及和長江地區的聯系,是晉和吳、晉和楚的聯系。相反,在春秋早期就和對方建立聯系,還比較少見,這件編鐘或許就是特別好的文化交流的案例。”

銅編鐘
此外,在M6墓葬中出土了寫有銘文的4件“奪簋”,從器型上看,屬于西周中晚期和晚期偏早階段,但是該墓葬年代卻屬于春秋早期。
為何春秋墓葬埋了西周的器物,4件簋或許是祖傳?也或許是一種傳承?這還有待考古工作者的進一步研究?!斑@涉及到整個家族的社會階層變化,值得期待?!睆埐秸f。



M3:21(“奪”簋)、35(“奪”簋蓋)及銘文 蓋內鑄有銘文12行94字,含重文2字
根據M3出土銅簋銘文“朕皇祖中氏”和銅甗銘文“虢季為匽姬作媵甗”,M6出土銅盨銘文“太保匽中”和銅簋銘文“中大父”判斷,墓地主人族屬身份應當為“中”和“匽”二者其一,后者尤為可能。

北白鵝墓地出土的帶有銘文的銅器

北白鵝墓地出土的帶有銘文的銅器
北白鵝墓地北依王屋山,南眺望黃河,與成周洛陽的直線距離不到80公里。結合史料分析,其所處位置當在東都成周王畿的范圍之內,故推測其很可能是一處王畿內的采邑。
周代的王畿,是以西都宗周和東都成周為中心,由周王室直接管轄的行政區域。西周王室分封諸侯有畿內、畿外之別,受封于王畿內的卿大夫食采,“采邑”就是王畿之內的諸侯國,受封于王畿外者就國,“以藩屏周”。
采邑制是周代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是周代統治者作為傣祿賞賜給卿大夫的世襲領地。這種制度最初只在西周王畿之內實行, 也就是說只有在周王朝任職的公卿大夫和王室懿親才能在王畿之內獲得采邑。采邑主在采邑內有統治權并對國君承擔義務,他們的職責是直接為周王奔走效勞。

北白鵝墓地出土的器物
本次發掘對研究和探討兩周時期的政治格局、畿內采邑分封制度及晉南地區兩周時期的埋葬制度、人群族屬、社會生活等提供了新的資料參考,對探索晉南地區文明化進程與中原地區的聯系都具有重要意義。

北白鵝墓地出土器物

北白鵝墓地出土器物

北白鵝墓地出土器物

北白鵝墓地出土器物

北白鵝墓地出土器物

北白鵝墓地出土器物
山西晚報報道稱,據考古專家介紹,新發現的北白鵝墓地,似與虢國和芮國有著某種隱秘的關系。

銅方甗 虢國博物館藏

“昶伯”匜 虢國博物館藏
虢國,是西周時期最早分封的諸侯國之一。虢國墓地位于三門峽市區上村嶺上。20世紀50年代至今,先后經過四次鉆探和兩次大規模發掘,證明這是一處等級齊全、排列有序、獨具特色且保存完好的西周晚期的大型邦國公墓。

玉璋 虢國博物館藏

透雕玉璜 虢國博物館藏
芮國,同樣是西周和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2005年,在陜西韓城市梁帶村發現了芮國“虎媽”仲姜及其丈夫桓公之墓,為研究芮國歷史提供了珍貴資料。
(本文綜合自山西晚報、中新網相關報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