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閆妮和張嘉益又演夫妻了,這一次他們回到了熟悉的陜西
首先聲明,
標題沒有錯別字,
大叔改名了!
不是“張嘉譯”,
而是“張嘉益”了。

上一次,
“張嘉譯”和閆妮飾演夫妻,
是2019年的《少年派》。
聚焦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中間隔著個林妙妙。

這一次,
張嘉益和閆妮飾演半路夫妻。
從事裝臺工作的刁大順和蔡素芬,
結為夫妻。
兩人的生活也就隨著《裝臺》的故事而展開。

又是一部生活劇。
沒錯,
平平淡淡的生活劇。
沒有大起大落的爽快大女主復仇,
沒有時尚快節奏的都市精英生活,
劇里的每一個情節,
就真實地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根據陜西作家陳彥的同名小說《裝臺》改編,
陳彥在陜西戲曲研究院工作了23年,
這部劇也真實還原了裝臺師傅的職業和家庭生活。
滿滿的煙火氣。

47歲的刁大順帶領
一群精壯漢子在西安從事舞臺演出的裝臺工作,
他們裝臺的既有本地秦腔劇團、
也有各色歌舞演出、婚喪嫁娶的表演,
因此也遭遇了五行八作、各色人等。
無論他人怎么看待,
但順子他們始終認為這是一份和藝術有關的工作,
盡心盡責、吃苦耐勞,
并最終隨秦腔團進京匯演大獲成功。

臺上人在他們置的景里,
演出著一幕幕悲歡離合,
臺下,
他們這群“裝臺人”的人生,
同樣精彩。

和前妻所生的女兒刁菊花,
在得知爸爸沒有知會自己,
就娶了新的老婆
——蔡素芬
之后,
本就刁蠻任性的她,
在院子里就開啟了暴虐模式。

怎么辦呢?
作為一個覺得自己愧對了女兒的爸爸,
作為一個剛剛加入這個家庭的后媽,
刁大順和蔡素芬只能選擇:忍著。

而刁大順“慫瓜”的個性,
也從一點一滴里慢慢積累了起來。

沒能拿到工錢,
又要給兄弟一個交代,
于是只能用“不得體”的方式,
跑到人家里“討債”。

慫歸慫,
他不苛待自己的兄弟,
反而作為一個“城里人”,
更體會了這些“外來人”的艱辛。

他很生活。
在和媳婦相處的時候,
那種一點都不油膩,
但就是透露著對愛人的歡喜,
那感覺,
恰到好處。

張嘉益能做到不油膩地
談著中年戀愛,
說明這不是件完全做不到的事兒啊!
中年男演員們學習一下啊!
能不能成功去油了啊喂!

刁大順和蔡素芬這兩個角色
為什么如此之成功,
另一個原因,
是因為:
閆妮和張嘉益都是陜西人啊!
土生土長,
完全還原這座城市的市井氣息。

說來,
這劇一開始,
就把所有觀眾帶進了一個專屬于陜西人的世界。

全方位展現了陜西人的生活,
從這一碗油潑面開始。
(友情提示,不要在晚上看這部劇,真的會容易餓)

這牛毆辱和饃饃,
誰能擋得住啊?!!
《舌尖上的陜西》之《裝臺》
無疑了。
要說這所有演員的演技都在線呢,
看看這吃泡饃的樣子!

這叫一個現實!
感覺他們用這姿勢吃泡饃,
泡饃都變得更香了。
作為一部生活流的劇集,
沒有大起大落的劇情,
反而是對人物群像塑造的更嚴格的考驗。

疤嬸疤叔的那種遠近疏離,
似有似無的感情。
大雀兒、猴子、麻刀......
這群人和刁大順的關系,
一切都自然地呈在了“臺上”。
這才是生活啊。

撰文:大倩
原標題:《閆妮和張嘉益又演夫妻了!這一次,他們回到了熟悉的陜西......》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