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丈母娘駕到,看英國女婿如何接招
原創 翟立華 婚姻與家庭雜志
很多朋友都在問小編姐姐的微信號
大家說很想看我的朋友圈
想了解編輯部的故事,也想知道我會不會和老公吵架,還有怎么教育孩子……
我平時會發發工作的日常和生活的點滴,好玩兒的、好吃的也喜歡分享
如果你想更了解我,就請添加小編姐姐微信號為好友吧
作者:翟立華 編輯:付洋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志(ID:hunyinyujiating99)
她是中國丈母娘,麻利霸氣,熱衷種菜,豬大腸做得倍兒香;他是英國女婿,幽默紳士,喜歡草坪和鮮花,害怕吃內臟。當兩個人同住一個屋檐下,會發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小婚家
01
丈母娘駕到,英國女婿怕怕
擁有394.5萬快手粉絲、219.1萬抖音粉絲的“澳洲楊姐”是個北京大妞。她當過文藝兵,唱過京劇,拍過電視劇。2006年,29歲的她到新西蘭留學,和比她大13歲的英國雙碩士皮特相識相愛。楊媽媽一聽說女兒和外國人談戀愛,斬釘截鐵地說:“不行,絕對不行!”可惜天高皇帝遠,她想棒打鴛鴦都隔著一個太平洋。
2010年,楊姐帶著老公皮特從新西蘭回北京探親。楊媽媽見皮特一頭灰發,大深眼窩子,怎么都看不順眼。她苦口婆心地勸女兒:“咱不適合嫁洋人,趁早吹燈吧!”楊姐忙著狼吞虎咽媽媽做的菜,分手的話只字不提。
礙于面子,楊媽媽還是好吃好喝地招待皮特。皮特感覺中國丈母娘對自己的熱情里隱隱含著疏離,委屈地對楊姐說:“你媽媽好像不喜歡我。”楊姐笑著說:“你好好表現,中國丈母娘的熱情會讓你抵擋不住!”
2013年的一天,已經定居在悉尼的楊姐給媽媽打來電話:“媽,我最近老感覺渾身沒勁兒,疲憊得不行。”楊媽媽的心一下子揪了起來,當即和老伴兒飛往悉尼。
丈母娘突然駕到,皮特一下慌了神兒。英國女婿小心翼翼地討好自己的樣子讓楊媽媽又好笑又心疼。這些年,皮特為了女兒放棄新西蘭的高薪工作,來到異國他鄉打拼,讓她對女婿已經開始有了一點兒好感。緊張的工作和學習讓楊姐的身體免疫力下降,血小板低到105。楊媽媽不得不留下來照顧女兒。
丈母娘不待見洋女婿,洋女婿發怵丈母娘,但為了楊姐,兩個人別別扭扭地生活在了一個屋檐下。一天早上,楊媽媽熱上2升牛奶,然后開始做早餐。為了給女兒增加營養,她又是蒸雞蛋羹又是做水煎包,忙得不可開交。牛奶熱好后,她扭頭看見皮特正從臥室走出來,隨手把一鍋牛奶遞給女婿,指了指餐桌說:“端過去,一人一杯。”皮特聽不懂中國話,接過牛奶鍋時一臉蒙圈。可北京老太太也不會說英文,只好用手比畫著,說:“eat,對,喝牛奶地干活!”說完,自己先笑出了眼淚。皮特猶豫著去餐廳的時候,還回頭看了看丈母娘,丈母娘給了他一個鼓勵的微笑。
隨后,一家人坐到餐桌前吃飯。丈母娘問他:“牛奶呢?”楊姐也問:“牛奶呢?”皮特委屈地對楊姐說:“我喝光了,你媽媽為什么讓我喝那么多牛奶,我要撐死了!”楊媽媽吃驚地看著洋女婿,娘兒倆笑成了一團,楊爸爸沒忍住也笑出了聲。皮特跟著“嘿嘿”笑,然后打了一個牛奶味兒的飽嗝,中國丈母娘忽然發現她的英國女婿挺可愛。
為了照顧楊姐,楊媽媽留在悉尼,楊爸爸自己回了北京。
時間一晃到了2018年,楊媽媽在悉尼生活了5年。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楊姐生下女兒艾拉和兒子艾瑞克,兩個混血兒漂亮又聰明。
艾拉出生后老鬧病,一家人對她百般寵愛。5歲的艾拉很任性,大人喊幾聲都不答應,吃飯有一搭沒一搭的,讓楊媽媽很是頭疼。楊媽媽拿出當初教育女兒的方法,說:“艾拉,不好好吃飯姥姥打你啊!”說著,她舉起手嚇唬艾拉。沒想到,艾拉沒被嚇到,皮特卻急了,沖著丈母娘一頓嘰里呱啦。這下子可傷了丈母娘的自尊心,她氣得直掉眼淚。
楊媽媽對女兒說:“怎么著,我還沒挨著艾拉呢就被嫌棄了?”楊姐連忙解釋說:“媽,皮特不是嫌棄您,他在跟您講打孩子犯法。”“犯啥法,你和你哥小時候哪個沒挨過打?也沒見警察把我抓起來!”楊姐頓時哭笑不得:“媽,在澳大利亞如果打孩子被鄰居舉報,警察會把艾拉的監護權收走,我們就再也見不到她了!”“啊!這啥法律啊!自己家的孩子還不能管了?”
皮特知道丈母娘誤會自己了,趕緊過來又道歉又賣萌,還抱著老太太親了一口。“哎喲,哪有女婿親丈母娘的?”楊媽媽嚇得起身就跑,皮特看丈母娘跑了,在后面追著親,老太太嚇得邊跑邊笑邊罵。楊姐樂得眼淚都出來了:“媽,您別怕,皮特親您是表示尊敬!”“我不要他尊敬,你快讓他停下!”
通過這件事,楊媽媽切身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異。她看得出來皮特很尊重自己的生活習慣,她也開始向女兒請教一些西方的禮儀和習俗,慢慢地改變自己,努力讓女兒的跨國婚姻更加牢固。

中國老太太的種菜熱情,誰也攔不住
楊媽媽在悉尼其實很孤單,除了照顧女兒一家人的生活,她沒有朋友,因為語言不通,一個人出門都不行。她牽掛在北京的老伴兒,想念兄弟姐妹,還有她的小孫女。怎么才能給媽媽找一些快樂呢?楊姐有點兒愁。
悉尼是個美麗浪漫的城市,家家房前屋后都有花園,草坪、游泳池,靜而雅。皮特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工作非常忙碌,但只要有閑暇時光就會悉心打理自家的花園。
但這份閑情,楊媽媽可欣賞不來。中國人骨子里熱愛土地,看英國女婿在大院子里又種草又種花,嘖嘖,太浪費。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自己家僅有的一點兒地都讓她開發成了小菜園,種菜不比種花花草草強百倍?何況澳大利亞的蔬菜特別貴,大白菜6.5澳元一斤,合人民幣28.6元。第一次逛悉尼的超市時,老太太看見菜價都驚呆了,覺得這日子簡直沒法過。
天天看著女婿暴殄天物,楊媽媽實在是忍不住,悄悄對女兒說:“你們家這么大的園子干嗎不種菜?”楊姐知道老媽想把種菜的傳統在悉尼發揚光大,趕緊說:“媽,皮特是英國人,生活儀式感很強,你千萬別打他花園的主意!”楊媽媽撇撇嘴,種菜不也綠油油的嗎?也開花,怎么就不好看了?
經過多方“偵查”,老太太發現后院游泳池旁邊的旮旯里有一小塊“凈土”,上面只種著幾株月季花,皮特幾乎注意不到這塊地方。她暗暗心喜,去超市買菜的時候悄悄買來白菜、油麥菜等種子和肥料。趁著女兒、女婿不注意,偷偷把月季花拔了,翻土施肥,撒下菜種。這一小片地成了她的樂園和精神寄托,沒事就澆水、除草,看著種子發芽。
皮特發現丈母娘的青菜郁郁蔥蔥地在自己花園里茁壯成長時,背著手來回踱步欲言又止。楊媽媽興高采烈地摘下一把青菜遞給他說:“皮特,晚上給你炒油菜豆腐,好吃!”皮特無奈地接過青菜,沖著丈母娘的背影一個勁兒做鬼臉,又對著妻子無奈地聳了聳肩。

有了網友們的支持,楊媽媽開始“有恃無恐”,一點點地蠶食女婿的花園。不僅迅速占領了后院的全部疆土,還把前院也種上了蔥姜蒜、紅薯、土豆……丈母娘的菜園子品種豐富到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她種不出!
沒想到,楊姐的悉尼鄰居也沒能頂住丈母娘菜園子的誘惑,跟著把自己家里的花草鏟除,全部種上了菜。楊媽媽扒在墻頭上一看,嚯,鄰居家的玉米、豆角、西紅柿,比自己種的還全乎!楊姐說:“媽,您可是開了在澳大利亞花園種菜的先河,瞧您把外國鄰居都帶跑偏了。”老太太特自豪:“種菜經濟實惠又綠化,何樂而不為?”
皮特找妻子訴苦,想討回自己被侵占的美麗花園。看他愁眉苦臉的樣子,楊姐好笑地說:“你就知足吧,不是丈母娘你能成網紅?”說起網紅,皮特終于開心起來,因為和丈母娘的視頻段子被轉得滿天飛,現在外出時經常有人認出他,還熱情地拉著他合影呢。
漸漸地,皮特也對丈母娘的菜園子有了興趣,跟在老太太后面問這個是什么菜?那個叫什么?兩人互相教對方說一些簡單的語言。丈母娘教皮特說“蒿子稈兒”時,他別口的北京兒化音讓人發笑。艾拉和艾瑞克也幫著姥姥澆菜,姥姥一字一句地教兩個孩子說中國話:“西紅柿、豆角、白菜……”在菜園子里完成了對外孫的漢語啟蒙。

皮特一高興就往前湊,丈母娘用手勢止住他:“No,no,you no!”她真怕皮特一激動又親上來。
03
英國女婿和豬大腸,不得不說的故事
丈母娘做得一手好菜,炸醬面、京醬肉絲、春餅……7年時間,成功地把皮特改造成了中國胃。楊姐的粉絲就愿意看英國女婿用筷子夾著餃子一口一個,還嚼著蒜瓣兒。大家看著視頻一邊瘋狂點贊,一邊大笑:“成功誕生一老北京爺們兒!”
皮特的同事們知道中國丈母娘燒得一手好菜,不時結伴來蹭飯。楊媽媽煎炒烹炸做出一大桌子中國菜,色香味俱全,把老外們香得一人端一盤子猛吃,那形象也是沒誰了。老太太小聲地對楊姐說:“以后艾拉和艾瑞克到人家做客可不能這樣,太不斯文,這要是在國內,得用筷子挨個往他們手上敲!”
皮特不吃動物內臟,楊姐卻從小喜歡吃鹵煮的豬大腸。每次她吃豬大腸的時候,皮特都捏著鼻子站得遠遠的,一旁的丈母娘笑得前仰后合。
皮特老板的秘書是個21歲的小姑娘,有一次她慕名來楊姐家里做客,吃完飯抹抹嘴對皮特說:“你太太說話的聲音太大,我的耳朵都要被震聾了!”楊姐不干了,北京大妞的暴脾氣被點燃,質問皮特:“為什么帶小姑娘來家,吃了喝了還損我一頓?”皮特怎么解釋楊姐也不消氣。晚上,他蹭到丈母娘屋里,委屈巴巴地告狀。丈母娘鐵面無私地說:“你們兩口子的事兒,我不管,自己解決去!”
可第二天,楊媽媽卻私下把女兒訓了一頓:“皮特那么好的人,你鬧什么鬧!”楊姐賭氣說:“還不是您天天給他做好吃的,把他慣的!不行,您今天給我煮豬大腸,我要吃頓好吃的消消氣。”
皮特看妻子吃鹵煮豬大腸,小心翼翼地靠過來說:“老婆,你還生氣啊!”楊姐說:“想我不生氣也行,罰你吃一根豬大腸!”為了討老婆歡心,皮特用筷子夾起一根豬大腸聞了聞,回頭問丈母娘:“洗干凈了嗎?”丈母娘故意一本正經地說:“做豬大腸一般都不洗,那味道才好呢!”楊姐“撲哧”笑了。皮特小心地咬了一點兒,然后一臉悲壯地閉著眼睛咽了下去。“嗯,好吃、好吃!”最后,他竟然吃了一整根的豬大腸。丈母娘嘖嘖稱嘆,楊姐宣布:“中國胃徹底改造成功!”

常常,丈母娘做晚飯的時候,調皮的皮特跑過來拿起平底鍋當吉他,圍著丈母娘邊跳邊彈;丈母娘則隨手抄起一個鍋蓋當扇子,扭起大秧歌……
在悉尼這片土地上,霸氣的中國丈母娘和萌噠噠的英國洋女婿,既捍衛著自己的風俗文化,又嘗試融入對方的生活,他們用幽默的方式面對文化差異,積極地尋找一種讓彼此最舒適的相處方式。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志:中國情感幫助全媒體平臺,關注女性自我成長、親密關系維護。(微信/微博/今日頭條:婚姻與家庭雜志)
編輯、排版:王云峰
審核:李津
原標題:《中國丈母娘駕到,看英國女婿如何接招 | 晚安故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