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意料之外的外匯形勢:今年海外旅行節省了2000億美元
之前在歐洲工作的時候,經常順帶著陪國內來的代表團購物,大部分人喜歡我們帶著去郊區的OUTLET。因為那里有各種大牌,而且價格便宜;但真正有錢的國內來客,非要求帶著去市中心的百貨公司購物,比如巴黎的老佛爺百貨,他們覺得那里的貨品才夠新潮、夠時尚,工廠店的那點折扣他們不在乎。
中國人在國外旅行的,實際往往帶了多個親友的購買任務,因而上萬甚至好幾萬的名牌包包可以出手買好幾個,價格不菲的瑞士名表有時也可以一買一串兒,這讓不明就里的當地老外尤其友邦驚詫:怎么中國人這么有錢!購物也就罷了,但沒見過奢侈品這么成打的買的。
原本以勤儉出名的國人,這些年在海外確實也越來越表現出了經濟實力,很多時候出手相當闊綽。這和國內經濟發展以后,消費者對高端物品的結構性調整有關,也和國內對奢侈品征收高關稅以后,一定程度上將國內的龐大購買需求逼到了相對便宜的海外市場有關。無論如何,中國國民在海外的旅行,這些年來是花了不少錢的。
每年國人到海外的旅行,到底花了多少錢,其實是有本賬可以查看的。
管理資金跨境流動的國家外匯管理局,每年都維護著我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國際收支平衡表主要有兩個大項組成: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其中,經常項目又主要包括兩個小項,一是貨物貿易,另一是服務貿易。
貨物貿易很容易理解,也就是我們對國外出口貨物而賺到的外匯,比如我們出口的機電產品、服裝鞋帽等。現在圣誕節又快到了,老外家家戶戶掛的圣誕裝飾等物品,大部分也都是我國出口的。雖然我們也從全世界進口諸多的貨品,但我國畢竟是制造大國、世界工廠,所以總體來看,長期以來我國都是出口收入的大于進口支出的。用學術一點的話講,也就是我們長期保持著貨物貿易的順差。
這個順差有多少?以2019年的數據來看,我國的貨物貿易順差是4253億美元。這句話也可以這樣理解,我們與全世界做生意,有進口業務,更有出口業務,我們賺來的比花掉的要多,所以總體來看,在貨物的交易當中,我們從全世界賺了4000多億美元。
服務貿易也不難理解。國際收支平衡表上,經常項目的另一組成是服務貿易,服務貿易這一塊從1995年開始,幾乎就總是逆差,意味著我們買國外服務花的錢大于外國買我們的服務花的錢,而且,服務貿易的逆差近年來越來越大。把服務貿易的具體細項再拆開來看,就能發現:在服務貿易當中最重要的組成是運輸、旅行兩項,而這些年的服務貿易逆差,就是主要由“旅行”這個項目所賜,并且逆差的數量不斷擴大。
2011年時,我國在旅行這項上的逆差是241億美元,之后的年份為519億美元(2012年),769億美元(2013年),1833億美元(2014年);到2015年以后,每年我國的旅行項目逆差都達到了2000億美元以上,也就是我國人員去境外旅行被國外總共賺去了2000多億美元。
綜合考察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帶來的國際收支情況,總體來看,相當于我們通過向全世界賣東西賺到的錢,卻又通過去全世界旅行等方式,被全世界賺回去不少。
以最近的2019年的數字為例,當年貨物貿易的順差是4253億美元,而服務貿易的逆差是2611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旅行,達2188億美元)。也就是說,2019那一年,在經常項下的貨物貿易一項,我國總體賺進的4253億美元,而同期在經常項下的服務貿易一項,我國又虧出去的2611億美元,而再扣除初次收入、二次收入等影響不大的項目后,最終,我國在經常項下順差就只剩下了1413億美元。
不能小看這1400多億美元,2019年末,我國的外匯儲備余額是31079億美元。如果沒有這1400多億美元,外匯儲備的數字將或低于3萬億美元了。本來我們通過貨物貿易賺到了4000多億美元,不過可惜其中一半也就是2000多億美元被大家通過“旅行”花掉了。旅行的花費太大,以至于大幅減低了我們在經常項目的順差優勢。
那么,2000億美元是被誰花掉的呢?2019年,我國出境旅游規模達到1.55億人次,沒錯,基本就是這1.55億人次花掉的。也就是每人次出境平均花了1300美元。 出一次國,花掉差不多1萬人民幣。看起來并也不算特別奢侈,但每次金額不是太大,也架不住人多。1.55億人次,也就相當于每10個國人里面有1個出國旅行。累積起來,整體在海外的總花銷就相當可觀了。2015年以來的這最近五年,每年國人出境游花掉的基本都是這個金額。
2020年,發生了一件之前年份不能想象的事情,全年由于疫情的影響,幾乎沒有人出國旅行,結果這每年都將通過被旅行花掉的2000億美元,被完全捂在國內了。從國際收支平衡表看,我們還是能夠通過貨物貿易收入4000多億美元,但往年在服務貿易花費的大頭“旅行”這一塊,卻完全消失了。
就這樣少花了2000億美元!
少支出的這2000多億美元,對改善我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有著積極的作用。往常經常項目通過貨物貿易收入的順差,有一半都會被服務貿易的逆差消耗掉,而現在這項最大的消耗不存在了,有利于平衡國際收支情況,維持健康有序的整體跨境資金流動秩序。
少支出的這2000多億美元,也給我國近期以來在外匯管理政策上的便利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大環境。為進一步加強對外開放,提高我國的整體營商環境,近年來在外匯管理領域一直在推便利化的改革,前期出臺了《經常項目的外匯業務指引(2020)版》,近期又將可能推出《資本項目的外匯業務指引》。本來這些便利化措施的推出,雖將能有力推動企業國際收支的便利化,但也增加了國際收支維持平衡的管理難度,而這2000多億美元的空間,無疑給我國的外匯管理政策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改革空間。
少支出的這2000多億美元,也將成為我國建設國內旅游市場,建設國內免稅品購買市場的動力。因為這部分沒有花出去的購買力一部分轉到國內旅行消化了,一部分旅行購物的需求,被如海南自貿港等地巧妙地承接了下來,這也就是為什么海南離島免稅購物如此火爆的原因之一,今年僅“十一”長假期間,海南的免稅購物金額就高達10.4億元人民幣。
2000億美元的旅行花費,由于2020年的特殊性,被暫時壓制下來,停留不動。被抑制的消費,未來可能有兩種后果:一種是隨著后續疫情的好轉,出現報復性反彈,之后的年份,這捂在國內的2000億美元還會被變本加厲地花出去;另一種也可以是國內旅行體驗、國內的免稅購物體驗得到較大的提高,未來,特別是海外購物這一塊,被國內如海南免稅購物等所真正取代。那樣的話,這2000多億美元就真的會有相當部分留在國內了。
(作者薛鍵為某外資法人銀行總行部門總經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