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百年校史涵養育人大課,這所上海學校打造德育“模范課”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12月5日消息,新生入學,學生要學唱校歌、品讀校歌;清明時節,學生要赴龍華烈士陵園祭奠英烈;銘記校史,學生自導自演短劇《青鋒從軍》,抒發少年的家國情懷……這是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學傳承紅色基因、推進德育工作的尋常剪影。
近日,教育部在上海召開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會議深入分析當前德育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呈現的新特征,提出要促進知識學習與實踐感悟相結合、思政課程與其他課程相結合、校園文化創建與社會環境凈化相結合,不斷提升中小學德育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
會議結束后,部分與會代表走進南洋模范中學,實地了解該校堅持黨建引領,堅持德育為先、五育并舉,將立德樹人要求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的校本探索。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學前身為1901年創辦的南洋公學(今上海交通大學)附院,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最早的新式學堂之一,1959年被列為上海市首批重點中學,現為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全國文明單位。
1950年4月,毛澤東主席應該校高一學生請求,為壁報題字“青鋒”,勉勵學生爭做“青年先鋒”。數十年來,“青鋒”二字已鐫刻進南洋模范中學的師生心里。
與會代表在校觀看了《青鋒從軍》短劇的排演過程。該劇選取同學們收到毛主席題字后張貼壁報創刊號的場景,展現了該校培育具有“青鋒精神、模范追求”時代新人的積極作為。
隔壁教室里,青馬班師生正在圍繞“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年”主題進行研討,師生們發言踴躍。這也是該校推進知識學習與實踐感悟相結合,做實德育工作的新探索。
新時代,南洋模范中學秉承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志愿活動師生全覆蓋到“區政助理”課題實踐,不斷激發師生扎根中國大地、講好中國故事、凝練中國智慧的使命擔當。
記者看到,為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進課堂、進頭腦,該校近年推出了“黨員教師上思政”項目,組織黨員教師集體備課,有機融入烈士校友的紅色初心往事、院士校友的科技報國故事等,構建愛國主義教育與文化知識教育相統一的育人機制,不斷涵養學生家國情懷。
從一校到一域,南洋模范中學所在的上海市徐匯區,近年來基于較好的區域化黨建基礎和豐富的德育資源,持續優化體制機制,建立共享體系,提升德育工作實效。
龍華烈士陵園、錢學森圖書館、氣象博物館……更多社會資源正在“為教育所用”;館校合作百課計劃、思政教師成長計劃、創新人才青馬計劃……眾多專項不斷為立德樹人夯實根基。
(原題為《百年校史涵養育人大課 這所上海學校打造德育“模范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