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一邊作死,一邊自救”:當代青年“朋克養生”生活實錄

2020-12-08 2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華東師大心理中心 華東師大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 收錄于話題#近期科普31個

本文共2388字,建議閱讀時間6分鐘

@Ryo Takemasa

作者:Monana

文編:驚蟄

美編:沈星雨

■■■

“敷最貴的面膜,熬最晚的夜”,“一邊暴飲暴食,一邊吃健胃消食片”,“喝奶茶睡不著,褪黑素少不了”,“雪糕太涼所以要吃紅棗口味”,“睡前刷手機一定要開護眼模式”……

這些行為要是被爸媽看到了,難免一番說教,但在年輕人中卻十分常見。

有一個詞準確形象地概括了這種“一邊作死,一邊自救”的生活方式——朋克養生。

為什么朋克養生這種自相矛盾的行為,會在年輕人中流行開來?你可能會說,還能為什么,生活所迫唄。的確,丁香園和《健康報》聯合發布的《2019國民健康洞察報告》中顯示,在60后至90后這四個群體中,90后群體對自身健康狀況的評分最低,進行定期體檢的比例也最高。但是,在今天的文章中,小丘想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朋克養生的背后究竟暗含著人們怎樣的心態?

@Ryo Takemasa

當代年輕人有著更多選擇的自主權,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對生活的失控感。忙著趕作業錯過了飯點,晚上回到宿舍,你只能點一份油膩的外賣來充饑;夜深了,躺在床上回想被各種信息塞滿的一天,你選擇通過刷手機的方式來放空自己,開始又一次的報復性熬夜;好不容易到了周末,社團里卻約著要去轟趴,為了顯得合群,你還是去了,拖著疲憊的身體又嗨了一個通宵……這樣的經歷在年輕人身上并不罕見。

有時候,我們并非是完全出于自愿,而選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是在被外界牽著鼻子走。就拿報復性熬夜來說,雖然熬夜是人們主動選擇的,但進一步探究其原因,便會發現這和白天生活的滿意度密切相關,我們報復的,是被外界剝奪的時間和白天的生活不如意。

根據控制感補償理論,個體處于低控制環境中會產生焦慮感,從而驅使個體采取行動來重建對生活的控制感。人們希望自己可以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但無奈于現實中的重重阻礙,因此處于渴望健康卻難以做到的焦慮之中。這時候,朋克養生作為一種折中的、易操作的行為模式,恰恰可以緩解這種因失控而帶來的焦慮。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年輕人總是執著于“作死”后的“再搶救一下”。有時候,自救只是為了緩解我們的健康焦慮,獲得一些心理上的安慰——至少,我沒有放棄自己。從這一角度來看,朋克養生其實是年輕人在快節奏、高壓力生活下發展出的一套獨特的應對策略。

@Ryo Takemasa

另外,朋克養生與傳統養生的區別之處在于,前者往往是通過購買養生產品實現的。因此,朋克養生的流行,也離不開消費主義的催化作用。

前段時間,我在某知名公眾號看到了一篇有著10w+閱讀量的文章,叫做《胖的真相難道是窮?》。雖然標題引起極度不適,但我還是按捺不住好奇點了進去。文章首先展示了《Nature》的一項調查結果——80%的肥胖率增長發生在經濟欠發達的國家,隨后對該現象背后的原因進行分析。雖然內容不無道理,但是“胖的真相是窮”這種表述,確實有販賣焦慮的嫌疑——它將健康與階層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消費主義抓住的便是這一心理,為自己的產品塑造出一批批“精英”代言人。精英們喝水要喝依云,睡前要吃褪黑素,熬夜之后要敷SKⅡ面膜,每天還要服用來自世界各地的保健品,像日本的深海魚油、新西蘭的膠原蛋白、澳大利亞的葡萄籽……諸如此類的宣傳有很多,以致于讓人們產生了使用這種商品就可以實現自我提升的錯覺。在當代社會,人們追求的不僅僅是無病無災,更多的是精致、體面的生活方式。年輕人們購買養生產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滿足對“自我提升”和“階級提升”的渴望。

讀到這里,可能有些人會長舒一口氣:“我就說嘛!朋克養生是年輕人的通病,是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并不是我的問題。”

事實并非如此。誠然,生活壓力大、節奏快是人們選擇朋克養生的關鍵因素,消費主義也在其中起到了推動作用,但是朋克養生與個人的自律性也有著密切的關系。既然知道“No Zuo No Die”的道理,為什么我們還要在“作死”的邊緣反復試探呢?

因為我們在做出某些不利于自身健康的行為時,往往可以獲得即時滿足。即時滿足著眼于當下,是人們追求享樂的本能體現。

有一次,一個朋友約我去吃火鍋,這是一家我心心念念許久的店,但是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最近有些上火,不適合吃辛辣刺激。可一番糾結后,我還是選擇了滿足口腹之欲,不過我在點餐時,安慰性地多點了一壺菊花茶,美其名曰“清熱去火”。

由此可見,所謂的“養生”行為,為我們追求即時滿足提供了庇護。尋求快樂是人類的本能行為,克制欲望又需要耗費較多的自制力,朋克養生在其中找到了一種平衡,使得人們既可以放縱欲望,又不用擔心隨之而來的健康問題。這或許是年輕人們選擇朋克養生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因為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太多讓人欲罷不能的“快樂陷阱”。(畢竟,火鍋那么好吃,不是嗎?)

@Ryo Takemasa

或許我們無法改變環境,畢竟學業和工作上的壓力不會消失,生活的節奏不會變慢,消費主義的浪潮也不會停止,但我們至少可以做到,在這個充滿“快樂陷阱”的社會里,主宰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被欲望主宰。Keep有句著名的口號叫做“自律使我自由”,當我們擁有了抵抗誘惑的能力,也就擁有了對生活的掌控感,實現了真正的自由。

我們需要意識到,“朋克養生”并非真正的養生,或許最后那一下“自救”真的有用,但這終究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行為。傳統的養生來源于道家思想,主張人們應該遵循天地四時的規律,休養生息。

由此看來,養護身體還是要從日常做起,“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才是健康的不二法寶哦!

■■■

參考文獻:

[1]郭昫澄 & 郭永玉.(2012).社會情境中的控制感. 心理科學進展(11),1860-1868.

[2]張睿 & 楊力超.(2020).健康焦慮的建構與反思——消費主義嵌入下青年人的日常養生實踐. 中國青年研究(10),87-93.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川| 广平县| 凤山市| 瑞丽市| 宜宾县| 冕宁县| 建湖县| 太白县| 浦东新区| 堆龙德庆县| 新平| 潍坊市| 合水县| 绍兴县| 隆安县| 精河县| 霍林郭勒市| 陵川县| 新昌县| 土默特左旗| 安丘市| 永康市| 江源县| 屏南县| 正阳县| 浦北县| 盐边县| 萨嘎县| 巩留县| 从化市| 虹口区| 江阴市| 长岭县| 曲麻莱县| 建昌县| 句容市| 汤原县| 都昌县| 葵青区| 汨罗市| 靖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