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過會之后,愛瑪在電動車賽道的競速才剛剛開始
“愛,就馬上行動?!?/p>
這句風靡全國的廣告語恰恰刺痛了愛瑪自己。經歷了2012年、2018年和2019年的三次失敗后,愛瑪的過會姍姍來遲,再次攪動國內電動單車已不平靜的水面。
然而坐擁龐大銷售網絡和傲人品牌影響力的愛瑪卻不能從容地領跑行業——雅迪高端化成果喜人,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小牛后來者居上,鋰電車型獨領風騷;臺鈴、新日、綠源各有所長,不容小覷;美團、哈羅入局,改寫行業邏輯。
智能出行趨勢下的后國標時代,電動單車領域悄然改變游戲規則,愛瑪面臨著重重壓力,過會,才是游戲真正的開始。

1
艱難過會
IPO為產業升級送來東風
三次闖關失敗后,愛瑪于11月26日過會成功,成為繼雅迪、小牛、新日后第四家上市的電動單車公司。本次愛瑪IPO預期募集資金近16.81億元,主要用于電動車自行車整車及配件加工制造一至六期、生產線技術改造、研發中心建設、信息化升級及大數據平臺建設和終端營銷網絡升級。
本次成功過會對愛瑪意義重大。2019年新國標實施,各地存量的超標車型需更換為符合新國標要求的車型,2019—2024年間將有2.1億存量換車需求,愛瑪預計在加工制造方面投入6.4億,沖刺2021年銷量目標1600萬臺。

其次,愛瑪開始布局“愛瑪生態圈”,打通研產售鏈條,打造廠商價值一體化,預計投資4.9億元進行線下店面升級,旨在充分利用線下1900多家經銷商,增大對下沉市場的把控力度。除此之外,愛瑪在研發中心建設和信息化升級及大數據平臺建設方面用資近1.8億,推出豪鋰系列車型深化,提高鋰電車型滲透率,深化與星恒電源的合作,加碼高端制造。
盡管此次成功過會,但是2018年證監會的“靈魂拷問”仍然困擾著愛瑪。2016年至2019年,愛瑪的負債率分別為81.97%、80.85%、74.84%、72.88%,遠高于行業平均值,經營風險較大。另外,愛瑪長期利用較低售價搶奪下沉市場,依賴規模效益,同時采用明星營銷策略,廣告支出占比較高,招股書顯示,愛瑪的長期待攤費用構成中,品牌代言費占比最高曾達63.47%。低售價高支出的運營模式導致毛利率較低,運營資金壓力大。

近兩年爆出的環保及質量安全問題也為愛瑪的前行增加障礙,2019年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認定不合格的36批次不合格電動自行車中,有5批次是愛瑪的產品,被禁止上市售賣。過會之后,財務、質量環保等問題都需要愛瑪盡快解決。
2
前狼后虎
愛瑪生態位遭威脅
目前愛瑪占據國內電動單車10%左右的市場份額,但是這并不能保證它的絕對優勢。老牌對手雅迪早在2016年港股上市,后起之秀小牛于2018年登陸納斯達克,小米生態鏈企業九號公司今年也在科創板上市。除此之外,美團、哈羅也在積極布局電動單車領域。
對比同期選手,雅迪自2015年起開始發售中高端車型,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76億,股價翻6倍達到14.36港元,市值突破440億港元,在資本規模上很有優勢。11月28日,雅迪宣布成為全球首個銷量破千萬的電動單車品牌。后國標時代,雅迪的市場份額將會進一步提升。

小牛自帶互聯網基因入局,以鋰電池和高顏值圈粉無數,同時積極布局海外,Q3財報顯示,小牛電動共銷售車輛250889輛,同比2019年增長67.9%。營收8.94億元,同比增長36.7%,毛利率為20.9%,凈利潤9060萬元。
不僅如此,小牛目前的數據鏈路已經基本實現了對車輛進行實時定位、用戶遠程控制、車況檢測等功能,其自主研發的“NIU ECU”系統可以收集用戶的全新數據進行建模運算,從而針對性的改善用戶駕駛體驗。智能出行趨勢之下,小牛的優勢可以領跑。

美團、哈羅試圖將共享概念在電單車領域普及。11月27日,哈羅出行執行總裁李開逐透露,哈羅出行將切入兩輪電動車業務,推出智能兩輪新物種,在共享兩輪業務、換電和電動車三個方面持續發力。若其布局成功,電動單車行業將迎來再一次大洗牌。
對比之下,仍在走傳統老路的愛瑪智能化程度低,鋰電進程較緩慢,僅擁有龐大的線下銷售網絡和品牌影響力這兩個優勢,其在新競爭形勢下的革新刻不容緩。
3
行業邏輯漸變
高端之路道阻且長
多方入局的電動單車賽道迎來了許多新變數——鋰電池漸成主流,換電、快充熱度提升。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力神電池、億緯鋰能、比亞迪都已陸續進入電動單車市場,百城新能源和雅迪合資成立“懂鋰”,旨在建立電動單車全國快充網絡。
與十年前壓低價、搶銷量不同,如今的電動單車企業更加重視消費者體驗和產品獨特性,新興企業重視智能網絡的搭建與維護。但是相比于電動汽車,電動單車下沉的特點短期內不會改變,暫時無法以概念取勝,產品研發受用戶傳統需求和刻板印象限制,求實求穩是電動單車企業生存第一要義。

與此同時,共享思維向電動單車領域蔓延,2016年易騎換電和e換電成立,小范圍投放產品。2020年,美團向富士達和新日訂購大量電單車進行投放,共享電單車影響力擴大。To B或許能比To C帶來更大規模的產業增長,但是長遠來看,其對于傳統電單車制造行業的影響是負面的,若共享電單車打破了共享單車的魔咒,那美團、哈羅出行等一眾生態鏈玩家將會重構人們的出行習慣。
電單車賽局已經換了玩法,單純追求產品的高質量不是“高端化”的不二法門,企業家們更需要的是敏銳的用戶嗅覺和互聯網思維,愛瑪在時代分岔路口過會成功,將面臨更多的考驗。

愛瑪過會引起的關注并不完全源于其自身——新能源、智能出行、電動車、換電、共享經濟等等熱點都讓人們對這個高市占率的老牌企業投去目光。嘈雜的聲音中,我們還是需要正視這個行業依舊存在的現實問題,而不是用所謂的風口去猜測一個企業的漲跌。電動單車的重要之處不在于它是能攪動資本市場風云的明星產品,而在于它是關系到萬家出行的實用工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