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躺平+轉錦鯉,當代年輕人奮斗現狀?
原創 人間觀察 二更
“求人不如求錦鯉”,在當下這個人人忙碌的時代,這屆成年人在社交平臺上轉發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求“好運”,成為了某種文化奇觀。
其中,錦鯉或許是這個時代最受歡迎的吉祥物,它和它的衍生物,幾乎霸占了“好運吉祥物”排行榜前十名。
在這種“轉運迷戀”之中,其實隱藏著成年人對生活的積極期待。


這條微博共獲得931萬轉發,258萬評論,24萬點贊。“錦鯉大王”的粉絲數已超過2100萬。
從這樣龐大的數據背后,我們或許可以窺探這樣一個事實:有很多人對生活懷抱希望,同時,他們中,有很多人沒有過上期望的生活。
在生活中,我們常聽見這條流行語:“我太南(難)了”。
好不容易休假,工作群響個不停,上百條未讀信息;
年紀越來越大,朋友越來越少,戀愛更是遙不可及;
物價越來越高,工資卻不見漲,頭發越來越少……
這是一個“且喪且行”的時代,在被生活壓得透不過氣的時候,我們太需要一點兒好運氣了。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做了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他選取了一些中學生做智商測驗,并告知老師,某幾個學生智商非常高(實際上是隨機抽選的),他們的成績將會有巨大提升。一年后,那幾個被認定為“高智商”的學生,成績真的取得明顯進步。
這就是“自我實現預言”:我們對自己或他人的某種心理預期,將會影響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從而使預先的期望在日后的行為中得以達成。
用這條理論解釋“錦鯉轉運”,就是說,如果你相信自己是幸運的,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內心的恐懼、壓力,在內心注入積極信念,增加積極結果出現的可能性。

對生活懷有期待,是支撐希望的力量,一個簡單的轉發行為,其實是許多人獲取勇氣的途徑。

可能是大環境不好吧,我投了好多簡歷,都沒有回音。一開始,我不慌,想著趁這個機會好好休息。兩個月后,我開始慌了,錢包也快癟了。到了第三個月,我好像抑郁了,吃不好也睡不好。
我以前不怎么相信“錦鯉轉運”,那段時間,我開始瘋狂轉發錦鯉。
轉發錦鯉后,我的心情會奇跡般地好一些。特別是睡覺前,我一定要轉發一條錦鯉才能睡著,“明天起來就會有好事發生!”我不斷地安慰自己。
三個半月后,我終于找到工作啦。其實,我也不太確定是不是錦鯉顯靈啦,但是,在那段灰暗的時光里,那些五顏六色的錦鯉,給了我許多力量和希望。
有時候,“轉運迷戀”不僅可以激勵自己,也能夠溫暖他人。
前些天,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沖上了微博熱搜。
武漢光谷一名程序員下班后,在餐館吃飯。他連續多日加班,和家人通話后,他突然情緒崩潰落淚。鐵板燒廚師彭師傅默默給他多煎了兩個雞蛋和一根香腸,并擺成“100”分的形狀。
程序員看到后,情緒好了很多,起身和彭師傅握手。
彭師傅說:“我曾經這么哄過我兒子,年輕人不容易,所以想鼓勵他一下。”
一個簡單的“100”分,它給予人的鼓勵,勝過千言萬語,這大概就是希望的力量吧。


男人強忍著淚水說:“姐,我渴了。”
我媽從冰箱里拿了罐可樂遞給他,他打開可樂,“哇”地一聲就哭出來了:“姐,我沒有媽媽了……小時候,我不開心,我媽就給我喝可樂,她說喝了‘可樂’就會遇見快樂的事情。我會遇到的吧?”
我媽聽了,忍不住哭了起來,連連點頭說“會的會的”。
后來,她跟我說這件事的時候,還是會哭,她說,大家都不容易,活著還是需要一點兒念想。
在當代青年眼中,錦鯉不僅僅是幸運,更是一種對于生活的信念,支撐我們在困頓的生活中,堅持向前。

讓我們夢想成真的,不是“錦鯉”,而是自身的奮斗。
錦鯉大王的微博置頂是這樣的:“愿望和運氣交給錦鯉,你只管努力就好。”
被當作“錦鯉”的楊超越也曾說過:“想要自己過得更好的人,沒有人不累,沒有人沒付出過汗水。”

為了存許多錢,我努力工作,不輕易辭職;我把手機壁紙換成了招財貓,微信頭像換成了財神爺,支付寶昵稱改成了“旺財”,我覺得這樣做的話,我的財運會好一些。
工作這幾年,我存了15萬,雖然沒有一夜暴富,但我也算個小富婆了吧。我相信,只要我堅持存錢,招財貓、財神爺,一定會庇佑我越來越有錢。

我從小就笨手笨腳的,所以,一開始,我就非常認真對待,上課不敢走神,下課后復習動作要領,每天轉發一條錦鯉,并大喊:“我要一把過!”
科目一、科目二很順利就過掉了。不過,考科目三時出了一個小插曲,我差點撞上一輛闖紅燈的電動車。
考試掛掉了,我大哭了一場。教練安慰我,沒事,你開得挺好,下次一定能過,至少運氣站在你這邊了,要是撞到人可就麻煩了。
后來,補考我很順利就過掉了。總之,感謝錦鯉,我也沒多折騰就考上駕照啦。
在社交網站上轉發錦鯉,是一種儀式感。它可能是在告訴自己,嗨,你要達成這個心愿哦;或者告訴別人,嗨,我最近要干一件大事。
考試前,我們總要換上一套專屬的“戰袍”或是佩戴“幸運首飾”;
向心愛的人告白前,轉發一條戀愛錦鯉給自己打氣;
做重大決定前,拋一枚幸運硬幣降低焦慮……
把期望交給“錦鯉們”,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這樣做之后,我們好像就沒有后顧之憂了,只管傾盡全力,無論結果如何,我們問心無愧。
所謂夢想成真,其實就是為了夢想拼搏、奮斗之后,我們和那個努力的自己相遇了。
-End-
撰文-朱門
設計- 喝羊湯 維尼
原標題:《躺平+轉錦鯉,當代年輕人奮斗現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