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人身高東亞第一了,但我還在拖后腿
關于身高,人們好像總有說不盡的話題,而這些話題里,不少都帶著惡意。
個子太矮會被嘲笑,在相親市場里甚至被嘲諷為“殘疾”,而個子太高,常被喊“傻大個”,高個女生還常常被說“嫁不出去”。
相比之下,人們還是寧愿高一點,看到新聞里出現全國平均身高數據時,不至于在評論區邊流淚邊打下“拖后腿”了。
不過,無論你是否承認,中國人確實越來越高了。
中國人身高增幅領先世界水平
中國人越來越高了,首先這個高是在世界范圍的語境中。
一項發表在《柳葉刀》上涉及 6500 萬人,對 2181 項研究進行匯總分析的研究顯示,過去 35 年,中國 19 歲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增長最多,19 歲成年女性身高增長排名世界第三 [1]。
全球范圍內來說,1985 年至 2019 年間, 19 歲成年男性身高的世界均值增加了 2.8 cm,增長率為 1.7%,19 歲成年女性同期身高增幅為 2.1 cm,增長率為 1.3% [2]。
作為對比,中國 19 歲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同期增加 8.1 cm,增長率為 4.8%;19 歲成年女性平均身高同期增加 6.1 cm,增長率為 3.9%。
無論從身高增加的絕對值來說,還是從增長率而言,中國兩性成年人身高增幅都顯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國人長高并非一蹴而就,上圖展示了全球范圍內部分區域 19 歲成年人近 35 年平均身高變化的趨勢,可以看出中國人身高增長軌跡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對比。
中國 19 歲成年男性的身高從低于世界均值,增加至超過世界均值,最后超過東亞、南亞地區和高收入亞太區均值;而中國 19 歲成年女性的身高 1985 年時只是略高于世界均值,如今已經逼近高收入西方國家女性身高均值。
全球范圍內不同區域成年人身高變化的幅度存在差異,這是一個常識,那么中國到底是在一個什么位置?
如果按國家進行排名,中國 19 歲成年男性平均身高的全球排名從 1985 年的第 150 位上升至 2019 年的第 65 位,中國 19 歲成年女性身高全球排名同期從 129 位上升至 54 位,35 年間分別上升了 85、75 個名次。

從亞洲范圍來看,中國 19 歲成年人身高均值已經位居亞洲前列。 2019 年,中國 19 歲男女的平均身高已經超過了韓國,位列東亞第一。
和世界其他區域對比,中國人的身高也不遜色。
目前來看,只有高收入西方國家、中歐東歐兩大區域的成年人平均身高顯著高于中國,排名前列的國家包括荷蘭、黑山、丹麥、冰島、拉脫維亞等。
其中,荷蘭是世界上身高最高的國家,2019 年其 19 歲成年男性平均身高為 183.8 cm,女性平均身高為 170.4 cm。
我個子矮,都是因為生得太早
2019 年,中國成為了亞洲平均身高最高的國家,如果縱向來看,中國人越長越高是一個代際堆疊的過程。
換句話說,每一代人和他們的長輩們相比,都要更高。
大家都知道,長高也有個窗口期,人到中年,飽受生活的摧殘,想要長高只有在夢里。
如果分三個年份對比近 35 年來中國未成年人的身高增長情況,可以發現,無論是女性還是男性,中國 2019 年的未成年人至少從 5 歲起就比 1985 年的同齡人高了不少。
不過身高增長的幅度,不同年齡存在一定差異。

對于女性而言,5 歲是代際身高增幅最大的年齡,之后和前輩同齡人的身高相比優勢會越來越小了。
2019 年中國 5 歲女童平均身高 114.9 cm,而 1985 年的同齡人身高為 105.0 cm,身高增幅高達 9.9 cm。而 2019 年的中國 19 歲女性比 1985 年的同齡女性僅增高 6.1 cm,和 5 歲時候的增幅相比有所減少。
男性存在類似的情況,不過男性代際身高增幅的峰值年齡是 13 歲。
雖然增高幅度比未成年時有所減少,不過中國成年人身高在 35 年之間依舊存在代際增幅。

在 1985 - 1990 年之間,兩性平均身高幾乎沒有變化,1990 年開始以微小幅度逐年增加。更值得關注的是,平均身高的年度變化率也呈持續上升的趨勢,也就是說,身高增長的速度在加快,男女都基本如此。
盡管變化幅度小,但是持續時間長,而且每年增幅漸長,在這兩個因素的疊加之下,促成了 35 年間中國 19 歲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增加 4.8%,成年女性身高增加 3.9% 這一結果。

除了在不同年份收集同一年齡層數據這種方式來察覺平均身高的代際變化,還可以在同一年份測量不同年齡層的身高,《2014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數據就提供了一個絕佳的例子 [3]。
從上圖不難看出,無論哪種性別,以 5 歲為年齡段間隔的平均身高都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這代表的當然不是成年人會越長越矮,而是越早出生的成年人,Ta 們普遍沒有最近出生的成年人高。
這也是中國人越來越高的另一證據。
身高漸長,但身高焦慮不減
雖然中國人個頭長得越來越高,但對于身高的焦慮卻并沒有隨之減少。
一方面,這些焦慮源于平均身高這一指標描繪的是群體集中趨勢,對身高這類十分接近正態分布的數據而言,平均數和中位數差異不大。
大概一半人要比平均身高矮,所以在身高相關新聞的評論區里,總是能看到“拖后腿”一說。
對于平均數之下的這部分人來說,難免每次都要感慨一番了。由于國內平均身高存在一定的省份差異,平均身高相對較矮的省份,可能對此的感慨就會更深。
中國人是越來越高了,但這只是在代際差異的語境之中,身高焦慮主要來自于同輩,而非長輩。

來自百度搜索的數據顯示,四川、江蘇、廣東、北京、湖南 5 個省份最常搜索“長得矮會被歧視嗎”這類問題,這些省份的人看來對身高最焦慮。
他們之所以焦慮是因為,身高不僅僅是一個數字,而是會對生活里一些場景,例如戀愛/相親等產生負面影響。
在社交平臺上,“女性到底有多在乎男性的身高”這類問題往往能收到大量的訴苦和吐槽。
試想一下,對男生來說,看到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卻因為覺得自己身高不夠完美而不敢上前追求,一定不是什么好的體驗。
不過,和男生有些不同的是,雖然很多女生也想長高,但當她們比很多男生都高時,又得擔心自己過高了。一方面會讓男生望而卻步,顧慮重重,另外一方面也會受歧視,不被正常看待。

擔心自己受到外部影響而長不高,也讓很多人腦洞大開。在搜索引擎中,除了練腹肌、練肌肉、熬夜、舉啞鈴這類看起來比較可能有關的因素,竟然還出現了“經常射精會影響長高嗎”這樣的搜索,可以說是讓人哭笑不得。
需要說明的是,長不高還真不怪你,要怪就怪父母沒給你長高的基因。實際上基因是影響身高的最大因素,53% - 84% 的身高差異可以由基因解釋 [4]。
那既然遺傳已經是這樣了,那靠后天能不能努努力?確實還是可以的。
營養攝入情況對身高也有所影響,有研究顯示,雞蛋、奶制品、紅肉、魚類等提供的蛋白質對身高發育有正面作用 [5]。均衡膳食、足量運動是長高的重要推力 。
當然了,營養攝入和運動也要把握住在發育階段。你都成年了,太多的營養只會讓你長胖,長高還是別想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