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模仿抄襲偷盜詆毀或將重創家電產業
創新不只是一種口號和目標,還是所有家電廠商的經營理念、競爭手段和企業實力;創新不只是涉及產品技術層面,還包含生產工藝、市場營銷、用戶服務等各個環節;對于當前的家電產業,沒有創新能力的企業一定不會有未來!
文劍||撰稿
進入年末行情的中國家電市場,并沒有半點的冷清與蕭條,更沒有收尾盤點的總結跡象,反而因為一些家電企業間愈戰愈勇的商業爭奪和競爭手段的升級,顯得更加熱鬧與激烈。
這邊,格蘭仕起訴新寶股份等關聯公司涉嫌商業秘密的偷盜和侵占。多位接近事件真相的知情人士告訴家電圈,新寶股份實際控制人郭建剛,通過從格蘭仕在職員工中尋找多位核心技術人員,幾乎將格蘭仕經過20多年持續投入打造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微波爐磁控管全套技術,直接搬到旗下另一家公司東菱威力電器專門投資建設的美格電子公司。最終讓郭建剛的公司擁有為海外客戶貼牌微波爐的產業鏈能力,似乎這是一筆不錯的買賣。
那邊,TCL電視在自家官方微博、抖音平臺發布惡意貶低海信激光電視的短視頻內容,法院一審判決認定:TCL電視這一行為損害海信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構成對海信商業詆毀,賠償海信經濟損失50萬元。這幾年來,在一線彩電市場上,隨著海信主導的激光電視市場規模快速放大,來自同行的一系列“明槍暗箭”等不正當競爭,甚至商業誹謗等行為一直沒有停歇過。面對白熱化的彩電市場格局,TCL電視顯然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無論是格蘭仕訴新寶股份等關聯公司的商業竊密案件,還是TCL電視對同行海信電視的激光電視商業詆毀案件,都折射出中國家電產業發展至今仍然沒有能夠解決的一大弊病和軟肋:缺乏在核心技術、核心產品上的自主創新能力,缺乏參與產業競爭引領產業變革的號召力,缺乏對于市場和消費走勢的定義能力。
這也直接導致大量的家電廠商們,長期以來在一線市場的經營和競爭過程中,陷入了持續的模仿、抄襲,甚至發展到偷窺同行的商業機密,甚至在偷盜和模仿不成之時直接通過商業詆毀、攻擊同行的產品和技術等低劣競爭手段,參與競爭。最終結果卻是“害人又害己”,耽誤并拖累的卻是整個中國家電產業自主創新的進程,以及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速度。
當前,缺乏自主創新的意識、能力和體系,對于中國家電產業的危害,已經不用多說。但是,對于眾多中國家電企業的危害,在最近幾年間卻日益突出并加劇惡化。在家電圈看來,這不只是在核心技術和原創產品上,包括在市場營銷、用戶服務等各個環節上,缺乏創新能力已經帶給家電企業三重沖擊和影響:
第一,最為直觀的影響,就是讓很多家電企業陷入了同質化競爭的泥潭之中,拼不了差異化的產品和技術,只能一味地拼低價,一降再降的低價格不僅沒有刺激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反而將很多企業拖進了“量跌利虧損”的死胡同中。這一點,在彩電市場上尤其明顯和突出,很多彩電企業硬件基本不賺錢。
第二,最為意外的影響,長期以來的模仿、抄襲,甚至攻擊對手的思路,直接讓很多家電企業陷入“沒有自我”沼澤地之中,根本不知道接下來應該干什么、應該怎么干。在一線市場上,很多企業打不出自己的產品陣營、市場節奏、經營體系,總是想著跟隨同行的腳步在前進。如今卻發現已經無法復制同行的一系列經營策略和邏輯,只能陷入步步落地、步步挨打的境地之中。因為自主創新的企業有內在的靈魂和精氣神,而模仿抄襲和詆毀同行的企業不僅沒有商業道德,還缺乏自我的靈魂。
第三,最為深遠的影響,則是讓很多習慣抄襲、模仿,甚至竊密、誹謗同行的家電企業們,徹底陷入“走火入魔”的通道中:眼中沒有用戶,永遠都是對手和敵人;心是沒有創新,永遠都是模仿抄襲或者攻擊惡斗;手上沒有工具和方法,一直都想靠偷搶拐騙等來發展,最終這一系列的慣性思維讓很多企業錯過了行業一次又一次的產業轉型升級拐點,成為被時代最先拋棄的棄子。
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對于中國家電產業的所有企業來說,不管當前的實力大小、能力強弱,都需要保持一顆持續創新發展的恒心,擁有一顆持續滿足用戶需求的初心,懷揣著一份尊重市場和對手的謙卑之心,徹底地放棄抄襲模仿、攻擊詆毀的商業陋習,才能在家電這個朝陽產業的大道中穩健持續地走下去!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